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打開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正史為魏延留有濃墨重彩!他隨劉備入蜀,與黃忠等統軍平定了廣漢郡,隨後負責鎮守漢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可惜,沒有被採納。陽溪之戰他審時度勢,大膽用兵,擊破了郭淮、費曜。諸葛丞相第四次北伐時,在諸葛亮統一指揮下,魏延與高翔、吳班等將領一起於滷城之戰大破魏國名將司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輝煌戰果。1.魏延在蜀漢能得到重用,得益於劉備的慧眼識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勢力進一步壯大,自稱漢中王,並決定把漢中王的府第定在成都。這時,鎮守漢中的人選被提上日程,當時大多數文武都認為張飛是漢中太守的不二人選,猛張飛自己也覺這個位置非他莫屬。但是高深莫測的劉備在醖釀、權衡後,卻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做漢中太守,軍政大事一把抓。當時,全軍上下為之震驚。
劉備在宴會羣臣時,讓魏延就此事談下看法:魏延聲音洪亮,回答道:“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為大王滅了他。”,這話擲地有聲,也藴含了知己知彼的意思,沒有誇海口的狂妄。比諸葛亮移交荊州給關公時,關公的回答清醒,也令人放心。
諸葛亮在把荊州交給關公時,有這樣的情形與對話,諸葛亮提了個問題:“如果曹操來攻打荊州,將軍要怎麼辦?”。“以力拒之。”,關羽不無自信。“如果曹操和孫權同時來犯,將軍又如何應對?”,諸葛亮又問。“分兵拒之。”關羽再一次自信的回答。這有點自不量力。
諸葛亮聽完直搖頭,顯然不滿意關羽的回答,於是點拔他:“北拒曹操,東和孫權。”關羽聽完後若有所思,才明白了道理,諸葛亮才離開了荊州。
魏延的的回答讓劉備感到十分滿意,眾人也為魏延這番話叫好,覺得他是有自知之明、不畏艱險的人,稱讚其雄豪。2.因才而升遷,因才而得罪人。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魏延升遷為鎮北將軍。諸葛亮駐軍漢中時,魏延被遷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之後魏延屢建成功,升遷為前軍師。
魏延隨諸葛亮出兵,都想率兵萬人,單獨行動,再與諸葛亮會師,但遭到拒絕。所以魏延常説諸葛亮膽怯,不敢冒險,也認為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魏延生性桀驁不馴,很多人都敬而遠之,只有楊儀敢與之爭鋒,二人因此產生也矛盾。3.夢的徵兆。
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曹魏,魏延為前鋒。離開諸葛大亮大軍後,他做了一個怪夢,夢見自己頭上長出了犄角。隨後詢問軍中善於解夢的趙直, 趙直深知魏延的性格,於是故意曲解説:“麒麟有角而不用,這是敵人將不戰而退的徵兆。”趙直退下後,卻私下對別人説:“角這個字拆分,是刀下之用,兇險萬分!”。4.諸葛亮重要軍事會議沒有讓魏延參加。
同年秋天,諸葛亮病入膏肓之際,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商議,決定在他死後撤軍時,讓魏延斷後。諸葛亮還有一句話:如果魏延不聽命,就隨他去。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到魏延軍中探聽虛實。魏延坦率地告訴費禕,他不接受楊儀管制,也不願意為蜀漢大軍撤退斷後。他還想留下費禕,讓他為自己效力,費禕假裝答應魏延,以求脱身。5.魏延的行動遭後主質疑。
楊儀按諸葛亮生前的安排命令各營依次撤退。惹怒了魏延。本來,魏延是蜀漢重要的軍事將領,這次北伐,又身為前鋒官,諸葛亮生前重要的會議竟把他排除在外,這是明顯地不信任他。而楊儀在戰功、資歷、威望方面遠遜於魏延,諸葛亮偏偏讓楊儀來節制魏延,我也想不通,何況魏延呢?
魏延得知揚儀的行動後,怒髮衝冠。他率先撤軍,並且,自己的軍隊走過後,吩咐部下將撤軍的棧道燒掉了,以阻礙楊儀撤軍。
魏延、楊儀雙方各自上書告發對方謀反,後主劉禪詢問侍中董允、長史蔣琬:二人究竟誰在謀反。這二位都為楊儀擔保不反,都懷疑魏延。
4.揚儀派馬岱斬殺了魏延。
楊儀大軍只好重新開路,日夜兼行,追趕並緊隨魏延軍隊之後。魏延先行佔據了南谷口,派兵攻擊楊儀部。楊儀急令何平抵禦魏延。何平在陣前叱責魏延的士兵説:“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敢來造反!”。魏延的士兵如夢方醒,知道魏延有錯,都一鬨而散,離開了魏延。
魏延同自己的兒子以及少數親信逃亡到漢中,他的老對頭楊儀派馬岱前去追殺,斬下了魏延的首級。 如此還不解恨 ,楊儀還將魏延的頭顱摔在地上,用腳踩踏,並咆哮道 :“狗奴才!還能作惡麼?”後來,又滅了魏延三族。其實,依魏延的秉性,與 《三國志》作者陳壽的分析,魏延沒有北上投降曹魏而南下還軍,目的是除掉楊儀等人,並沒有反叛朝廷的意思。
高這樣,文武雙全的蜀漢名將,立下赫赫戰功後,留下了淒涼、悲慘的結局。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嘆息!
品酒、酌茶、讀史、看天下,我們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們嚴肅,但不乏味;我們客觀,但不迂腐。歷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讀,我們一直在這兒望眼欲穿的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