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那是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經典

悠悠邊陲,巍巍國門,鴨綠江畔,一座座大橋橫亙江中,連接着中朝兩岸。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作戰,走的是這些橋;1951年初,東北軍區後勤部為志願軍運送後勤供應,必經的是這些橋;1951年10月,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直屬部隊運送大宗物資時,依靠的還是這些橋……

從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敵機空襲鴨綠江上的橋樑共5391架次,多時每天3架次以上……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狂轟濫炸下,中國軍民靠着血肉之軀打造出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以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志願軍入朝作戰70週年紀念日前夕,記者來到位於丹東的鐵路抗美援朝博物館,在館長解本勝的帶領下,探訪當年鐵路運輸線上的英雄事蹟。

奇蹟源於軍民同心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軍事交通部門,志願軍運輸、鐵路、工程、防控部隊,以及援朝鐵路和公路員工,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志願軍首長的領導下,同“聯合國軍”及南朝鮮部隊進行了英勇頑強、艱苦卓絕的鬥爭,戰勝了美國空軍實施的所謂“集中轟炸”“重點轟炸”和“絞殺戰”等瘋狂封鎖和洪水帶來的災害,創造了隨炸隨修、此炸彼通的“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創造了“千條萬條,運輸第一條”和運輸、防護、搶修三位一體聯合作戰的寶貴經驗,卓有成效地保障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在中國軍事交通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今年已有93歲高齡的關雲慶曾在志願軍897部隊擔任608號機車副司機,70年前,關雲慶告別新婚妻子,自願報名支援前線承擔運輸任務。

“當時單位提了兩個條件,一個是在家裏是獨生子的職工不批准;一個是剛剛結婚的不批准。我當時剛剛結婚,按規定是不批准的。但是我想,我是共青團員。我一定要爭取第一批支援抗美援朝。”關雲慶説。

經過積極爭取,關雲慶如願以償。關雲慶又做了妻子半宿思想工作,隨後給遠在吉林的妹妹打電話:“我要上戰場了,你找個時間,把你嫂子接過去照顧一段時間,我要回不來,家裏一切就都託付給你了……”

“過了鴨綠江,就是前線,無論火車司機還是鐵道兵,都得隨時做好戰鬥準備。”解本勝告訴記者,當時在朝鮮境內的鐵路工人雖然在名義上並非一線戰鬥部隊,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要面對時刻可能出現的危急情況,不但需要學會用槍、識別敵軍特務,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排爆、醫療技能。

“例如援朝工程隊成員李慶春,原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車站聯絡員。但在戰場的磨練中,他在鐵路線排爆、搶修等工作中都做出了傑出貢獻。”解本勝説。

戰爭期間,敵軍常在朝鮮境內的運輸線沿線空投定時炸彈。

1951年2月25日夜間,敵機在李慶春所在的路下車站附近的鐵路線旁投彈轟炸,一顆重三百磅的定時炸彈落地處距鐵路只有一公尺遠。為了爭分奪秒排險,李慶春顧不得安危,帶着一位朝鮮戰友趕到現場,將定時炸彈挖出,抬到離鐵路線三百米的地方,保證了運輸的暢通和同志們的安全。

“1951年6月,李慶春還在一次軍列因敵機掃射起火中,頂着汽油燃燒的烈火,將着火的車廂脱鈎,避免了軍列更大的損失。”解本勝説。李慶春的事蹟,是抗美援朝時期普通鐵路職工不顧安危、拼盡全力保障鋼鐵運輸線的真實寫照。

奇蹟源於軍民不斷創新

在遼寧丹東振安區的鴨綠江岸邊,目光敏鋭的人們可以找到一列橫貫江面、已經破損的圓木橋墩。

這列橋墩是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鐵道兵所臨時搭建的一座鐵路便橋的遺蹟。根據岸邊石碑上的描述,這座橋橋面貼近江水,漲潮時就隱沒在江中,難以被敵機發現。因此,這座看似簡陋的鐵路便橋實際上是志願軍向戰場運送物資的“秘密通道”之一。

除了利用自然規律隱蔽的“水中橋”,為保證後勤保障的暢通,志願軍鐵道兵還想出了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辦法。有的橋在通車後可以立即拆除重要部件,夜晚再搭上,成為晝拆夜架的活動便橋;有的在正橋遠處修造便橋和便線,即使敵機炸燬一處,另一處仍可以通車。

而在面對被炸燬的橋樑時,戰場瞬息萬變的環境決定了志願軍鐵道兵必須爭分奪秒、用最快的速度將橋樑恢復至能夠通車的狀態。解本勝説,面對這種情況,鐵道兵就用圓木架起臨時橋墩,搭好的橋墩上鋪上鋼軌,火車就可以通行了。

“朝鮮戰爭中,包括清川江大橋在內的重要橋樑,都是用這種方法快速修理完成的。”解本勝説,“當然,志願軍用這樣的方法修橋,可以説是邊用邊修。火車在上面跑,鐵道兵就在下面加固橋墩。”

為了加快運輸物資的效率,志願軍後勤部隊採用了“續行法”的行車方式,讓數列火車在同一時間內向同一方向行駛,發車間隔不超過五分鐘。這樣的行車方式,有效地節省了站內調度列車的時間,讓運往前線的物資數量成倍增長。

志願軍鐵道兵還發明瞭一種名為“頂牛過江”的方法,在緊急搶修不堪重壓的橋樑地段,以機車將車皮頂過橋,而機車不上橋,用這種辦法,僅東清川江橋通車一夜即搶過340節車皮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