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永樂十八年建成,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幾百年的歷史中,故宮先後發生了100多次火災,仍然屹立不倒,這與其內部結構有關。
據瞭解故宮有70多口井,幾乎每座宮殿都有一到兩口井。眾所周知,故宮的建築是木質結構,宮殿與宮殿之間緊挨着,一旦發生火災,會難以控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有了這麼多井,發生火災時,可以就近取水滅火。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佩服。
然而,故宮內流傳着一個説法。一位老太監説:“故宮內70多口井,無人敢喝裏面的水!”這是為何?其實,一開始人們也會飲用井內的水,平時打掃、洗衣都是從井內取水。但到了明憲宗朱見深時期,他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叫萬貞兒,也就是萬貴妃,曾在井水中下毒。此事暴露後,由於故宮的井的水系,很多是是互通的,一口井水有毒,會污染其它的井水,所以自此沒有人敢飲用井內的水了。
還有一個原因,那時候經常有人投井自殺,小到宮女太監,大到貴妃,有自願的,也有被害的。例如八國聯軍侵華,北京淪陷。慈禧西逃前,做了一件事兒——派人將光緒帝的寵愛的珍妃推入井中殺害,美其名曰是擔心外國人來了之後凌辱珍妃,做出有辱皇家顏面的事情。直到現在,珍妃遇害的井依然保存完好,人們為了紀念她,將這口井取名為“珍妃井”。
後宮的勾心鬥角很嚴重,不少人被殺後,屍體都會扔進井內。一來二去,井水因屍體腐爛而被污染,人們也不敢喝井水了。再加上古時候人們都很迷信,他們認為人冤死後,魂魄半夜會出來尋仇鬧事。膽小的人都不敢靠近井,更別説飲用裏面的水了,最多就是用井水打掃宮殿。井水屬於地下水,水質得不到保障,還有可能有異味,這樣的水怎麼能給皇宮中的人飲用?
這井水不乾淨,皇宮內的人不喝,那他們喝的水從哪裏來?《清稗類鈔》一書中記載:“若大內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這表明皇宮的飲用水,都來自北京城郊玉泉山上的泉水,泉水的水質要比地下水的水質要好很多。相傳乾隆還曾做過實驗,把北京各種山泉水的口味進行反覆比較,最終才選擇了玉泉山的泉水。之後,歷任皇帝都會派專人看守水源,以防被人下毒或者污染水源。同時,每天都有專門負責取水的太監,到玉泉山取水,然後運回皇宮,按照各宮等級分派給他們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