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我們歷史上一個燦爛的王朝,經歷過萬國來朝的輝煌,也經歷過日落西山的淒涼,第一任君王白手起家,從南到北征戰無數,建立王朝,最後一任君王無力迴天,自縊煤山,結束大明王朝的延續,明朝有很多皇帝,有明君,有昏君,有不務正業的奇葩皇帝,有勵精圖治的工作狂人。不論什麼樣的皇帝都給我們造成深遠的影響,修道的嘉靖讓我們知道不上班也是一種藝術,木匠皇帝讓我們知道原來也有不願意做皇帝的人,對中華影響最大的人物就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對朱棣遷都和崇禎自縊的形容,為何會説是天子守國門,明朝原來的都城在南京,遠離邊境,享受着中原的繁榮,安寧,在朱棣的堅持下,明朝開始向北遷都,讓北京這座都城在歷史中展示光輝。北京靠近邊境,時常受到蒙古的侵擾,明朝之後的幾任帝王都和蒙古勢力有着或多或少的聯繫糾葛,當時不論明朝受到蒙古多少的入侵,經歷過多少次失敗,都沒有放棄北京城,一直坐守都城抵禦着敵人,這樣的堅守是對明朝君王們的認可。朱棣的遷都究竟是好是壞?
朱棣是明朝第三任皇帝,他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兒子,之所以沒有成為第二任皇帝是因為他是第四個兒子,沒有合法繼承權,在太子朱標的優良表現在其他所有的兄弟都成為陪襯,不過朱標的早逝成為明朝的悲劇,最好的繼承人離世,朱棣成為兄弟們最出色的皇子,朱元璋沒有立朱棣為太子,其中有他自己的考慮。歷史上皇位的繼承是王朝的大事,立長不立幼是歷朝歷代總結的規律,身為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要給後世的皇帝們做一個表率,立長子成為他的堅持,朱標死後,即使朱棣很優秀,當時朱棣還有其他兩個哥哥,讓他成為太子會導致王朝動盪,朱元璋絲毫沒有考慮自己兒子們,將眼光放在孫子輩,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身上。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不產生矛盾,朱元璋實行藩王制度,將自己的兒子們派往各地就任藩王,有權力又軍隊,為自己的孫子守衞明朝江山,在他的想象中,朱允炆坐穩江山,安危交給他的叔叔們就可以。當時這樣的決定導致藩王們權力過大,朱允炆地位受到威脅,這樣的結果是朱元璋沒有意料到的。
朱允炆即位之後開始削藩鞏固自己的統治,生命權力受到威脅的朱棣開始轟轟烈烈的反抗,靖難之戰成為皇位爭奪的歷史例子。經過戰爭朱棣攻下南京,成為新的皇帝,朱棣是一個厲害的皇帝,在他的通知下明朝發展良好,當時市場有南下的蒙古騎兵肆虐百姓,這樣的結果讓朱棣生氣,為何蒙古的南下會這樣順利。導致這個情況的罪魁禍首是朱棣本人,原本在朱元璋的規劃中,最有能力的朱棣坐守北方,抵禦蒙古的入侵,保衞明朝的安寧,可惜經過靖難朱棣來到南京成為新的皇帝,北方的防線沒有被彌補,這樣的結局讓蒙古如入無人之境,時常侵擾明朝國土。這樣的情況是朱棣不能接受的,於是做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遷都北京。
南京是歷朝歷代多次選擇的都城,環境好,生活好,北京在當時是北方的蠻荒之地,氣候惡劣,生活條件困難,這樣的決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對,朱棣的鐵血手段讓明朝官員明白,遷都勢在必得。註定堅持遷都的原因是自己原本就是北方起家,奪取江山,對北方有故土之情,同時坐鎮北方可以讓他更好的通知疆域遼闊的明朝,抵禦蒙古的入侵,這樣的決定在朱棣在位的時候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朱棣開始這一個影響深遠的工程。遷都北京對於現代影響深遠,北京的崛起讓北方的經濟軍事政治開始崛起,逐漸成為王朝的重心,在我們現在也是首都,國家的中心。遷都北京朱棣修建的故宮經過清朝的擴建,成為我們現在著名的景點,見證我們歷史的輝煌和落寞,見證我們新時代的崛起和發展,朱棣的遷都讓我們後世獲益。
但是在當時,明朝的君主們苦不堪言,朱棣和他的父親朱元璋很像,政治軍事能力出眾,朱棣在位的時候多次對北方遊牧民族展開軍事行動,弘揚明朝威嚴,保衞邊境安全,北京作為距離較近的大本營支持朱棣多次軍事行動,但明朝的皇帝不都是和朱元璋朱棣一樣的優秀君主,之後有很多難堪大用的君王因為北京的地理位置受到要挾,土木堡大敗後蒙古的軍隊包圍北京城,危難之間有于謙堅守才讓北京倖免於難,這樣距離戰爭之近是對明朝的考驗,最後闖王李自成起義,清軍入關明朝沒能擋住歷史的進程,消失在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