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後,開始創建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第一個革命根據的烽火燒紅了半邊天,由星星之火,慢慢擴展成燎原之勢,一時紅旗漫卷井岡山各地。
紅色政權在井岡山的建立和發展,江西國民黨當局對井岡山地區革命形勢發展十分震驚,急令距離井岡山最近的駐吉安的第27師,對井岡山根據地發起第一次進剿。
此時,毛澤東在遂川主持召開遂川、萬安兩縣縣委聯席會議,討論退兵之策,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將“打圈子”的戰術進一步深化,基本上概括出遊擊戰的作戰原則:“堅壁清野,敵來我退,敵走我追,敵駐我擾,敵少我攻。”
不久之後,駐吉安27師發令,要在10日之內肅清井岡山附近的萬安、寧岡、遂川等地紅色暴動,該師79團的1個營由吉安進入泰和,對萬安起義軍進行“進剿”,接着,另1個營經永新推進到寧岡縣新縣城,在當地靖衞團的配合下,企圖對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實施“進剿”。
當時,紅四軍一團一營、三營及教導隊,在寧岡新城打了一個漂亮的戰鬥。新城,位於寧岡的東部,東北兩面靠山,西南兩面環水,經北部的老七溪嶺和東北部的新七溪嶺可直抵永新縣。敵人佔領新城,等於堵住了工農革命軍北出的大門,如果不拔除這個障礙,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就無法建立,更談不上日後的發展了。
此時,江西國民黨軍1個營,約300人佔領新城,外加寧岡縣靖衞團100多人,我軍經過縝密偵察,決定乘新城的敵軍兵力不大,態勢孤立又毫無戒備的有利戰機,集中兵力攻殲該敵。
於是,在一個有霧的清晨採取襲擊和圍三缺一相結合的戰法,於運動中殲滅敵人。這一天,埋伏在附近的工農革命軍向敵軍猛烈開火,當即殺傷敵軍1個排。殘敵受到了強烈的驚嚇,丟下槍械倉皇逃進數十米遠的南門,緊閉城門,驚魂未消。
接着,另一個營在東門和北門發起進攻,並順利突破城門,敵軍全線動搖了,紛紛轉向西門突圍。工農革命軍第1團第1、第3營和特務連沿街追出西門,正好與埋伏在上、下曲石村的第2團一起夾擊敵人,將潰敵消滅在西門外的水田裏。這一仗,全殲敵79團一個營和寧岡縣靖衞團,俘虜敵人約300人。
新城戰鬥結束後,抓獲的敵人俘虜由紅四軍一團教導隊負責看管,當時,教導隊區隊長兼教官陳士榘正在值班時,突然聽到關押俘虜的樓上有人在唱《國際歌》。他覺得十分奇怪,因為國民黨部隊是不允許唱《國際歌》,只有紅軍部隊的人才能唱,所以,國民黨部隊的士兵基本就不人唱這歌。
陳士榘走上樓去,歌聲就停止了。他只得發問:“剛才這首歌是誰唱的,請站起來!”,這時,一個清瘦的青年俘虜起身答道:“是我唱的,長官,如果不允許俘虜唱,我就不唱了!”
陳士榘説:“不,可以唱,你唱得很好。叫什麼名字?”
那個青年説:“我叫譚甫仁!” 陳士榘問:“你在哪裏學的這首歌?”
譚甫仁立即變得眼淚汪汪起來。原來譚甫仁是廣東仁化人,參加過彭湃領導的第二次東江起義。在那問次起義中,他學會了唱《國際歌》,沒想到起義遭遇到巨大挫折,不得不隨着起義部隊四處逃散。譚甫仁逃到了江西一個地方,在飢寒交迫中,無奈之下只得去軍閥朱培德部,被編在該師第79團1營,當了一名士兵。這次譚甫仁隨着部隊來到新城佈防,沒想到竟成了紅軍的俘虜。
陳士榘安慰了譚甫仁幾句,問譚甫仁:“你還能想起東江起義的其他領導人嗎?”
譚甫仁説:“能啊,比如我們東江縱隊的總指揮朱雲卿。”
這時,朱雲卿正是團參謀長,陳士榘便安排他見了面,從俘虜中被解放出來,充實到了教導隊,開始當學員,不久就成了教導隊的文書。
從此,譚甫仁一直緊跟革命隊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立下許多戰功,他先後擔任紅軍團政委、師政委,八路軍旅政委、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政治委員等職務,建國後任第十五兵團軍政治委員,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三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委員,昆明軍區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0年12月17日在昆明遭反革命分子槍殺,享年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