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秦國玲 張梓璐
我叫潘俊紅,是濰坊高新區東華學校校長。我是高新區一名土生土長的教育工作者,更是高新教育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創新”賦予了新時代教育更高的目標,高新區的教育也正從高質量教育向高品質教育邁進。
1997年畢業,我來到了高新區機關小學(東明小學的前身),25年來,從一線教師、班主任、成長為一名管理幹部……2020年隨着東華學校的拔地而起,我成為學校的執行校長。
兩排小平房、幾節小車廂、十幾個孩子……這是我對高新教育最初的記憶。懷揣着對教育的熱情,我每天都會跟孩子們“泡”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遊戲、一起拔草、一起烤花生……孩子們生活的非常快樂。課堂上,我經常會用一些簡筆畫來跟孩子串聯學習的內容,爭取把課上明白。因為投入,我收穫了一批批小粉絲,孩子們因我的熱情而被點燃,他們每天都會快快樂樂的來到學校,儼然一副《窗邊小豆豆》的寫實版。
隨着經濟的發展,學校的各種配套都在飛速改善,2001年孩子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我也逐步邁入了學校骨幹教師的行列。“課堂效率提升”成為了我每天思考的問題。“結構決定效率”成為了我當時課堂的座右銘。於是,我開始優化、整合學科的教材,把相關的內容串聯起來帶孩子一起學習,不斷提高孩子們學習的效率。每年所帶班級的教學成績都會遙遙領先,2007年,高新區大量引進優質資源,一批批先進的教學理念向我們湧來,開放辦學的先進理念讓高新區教育走了出去。2008年,我參與了濰坊市優質課評選、山東省小學數學優質課的評選,收穫了我業務成長上的“第一桶金”。
2008年10月,因為工作需要我來到了高新雙語學校。這一年,也是高新教育開始飛速發展時刻。學校每月都有一個節日,孩子們每天都像在“過節”,讓我深深的感覺到環境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孩子在這裏上學,真好。
我的課堂也逐步生動活潑起來,讓孩子在課堂上“活”起來成為了我課堂實踐的理念。在學習上孩子自己能做什麼?如何通過同伴的力量促進孩子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慢慢發生。課堂上孩子們慢慢的開始“説話”,他們學着老師的樣子跟同伴交流,他們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很多時候孩子們因見解不同而爭論的“面紅耳赤”。孩子們的表現得到了省專家組的好評,他們的身影也逐步在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平台亮相,各種平台不斷增長着孩子們的“見識”。學校的努力產生了虹吸效應,家長們都慕名而來,一“位”難求成為了學校當時最真實的寫照,我也從一個部門的負責人走向了業務校長的崗位。
2019年9月,我又回到東明學校,東明已經成長為九年一貫制的“大東明”。學校的配備、環境建設成為了區域教育優質均衡最有力的“證據”。十年來,城市發展到哪裏,優質教育資源就覆蓋到哪裏。五年來,高新區先後投資30多億元,新建、改擴建了二十幾所學校、幼兒園,學位實現了翻倍,建築面積增長2倍,保障了優質學位的持續供給。
2020年8月,我來到東華學校。伴隨着新學校的啓用,我跨入了一個新的行列,與學校一起成長。“追求高品質教育”成為了新時代高新教育的目標。作為學校,孩子成長的高品質該如何凸顯?如何讓社會看見學校的高品質發展? “潤澤生命,靜賞成長”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努力給師生創造一個安靜成長、彼此欣賞的一個生命場,我深深地知道,只有這樣,教育才會發生。我們用評價來引領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從關注結果轉向關注孩子成長的全過程。每年6月份是學校的感恩節,更是老師和孩子們總結回顧自己一年成長的時間。班級、家庭、學校都會在這個月開好自己的“家庭會議”,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成長講給同伴聽、講給家長聽,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引領每個東華人感恩他人,温暖自己。
我們關注孩子的成長方式。學校實施項目化學習,帶領孩子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學校、社區都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的場所。老師會帶孩子們到小花園裏學習“釐米的認識”,會帶孩子到空中農場“尋找秋天”,會跟孩子一起研究“荷花”的一生……,孩子的一件件作品成為了學習的產物。學校的環境在逐步發生改變,一個個適合孩子探究、溝通交流的學習空間應運而生。學習成為了隨時隨地發生的事情。
《山海經》是基於美術課開發的一個學習主題,孩子們通過熟讀《山海經》,找到自己喜歡的小神獸,通過畫一畫、捏一捏、講一講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小神獸形象的理解,更會用戲劇來演繹小神獸之間的故事,我們用藝術來滋養每一個生命。校園外的中國梧桐樹的籽兒掉到了校園中,老師們把它當做一個教育契機,指引孩子們思考、研究,梧桐的種子從哪裏來、可以用來做什麼,深入瞭解中國梧桐的生長規律和文化,通過研究,孩子們瞭解了中國梧桐的價值,對於樹木的管理和修建也給城建部門提出了我們自己的建議。不管是《山海經》地研究,還是梧桐籽的故事,我們在整個項目化學習的全過程中,跟孩子一起設計自主學習的整體路徑,讓孩子在思考、合作、探究中尋找答案。
為了能夠滿足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的需求,我們將家長、社區中的愛心人士也吸納進來,為孩子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課程40餘個,每天下午的延時時間,成為了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也為學生的個性成長注入了強大的力量。東華大集、尋找盲盒、小豆芽成長記、小神獸的旅行等長任務,都會讓校園沸騰起來。
十載光陰彈指過,作為一名高新教育人,我真真切切感覺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而這不僅是我的感受,也是身邊教育人的共同心聲。我理想學校的樣子應該是學生立場、生命自覺、一羣心中有愛的人帶一羣身上有光的孩子奔跑在生命成長的路上,創寫一段傳奇,留下一串故事…...我們也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