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期間,都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當語文高考試題發佈時,不論是媒體還是網民,都會以極高的熱情加入對高考作文的討論,個別情況下,某些獨具亮點的閲讀理解題也可能引發輿論的關注;相比之下,圍繞數學試題的具體討論往往“門庭冷落”得多。對此,有網友調侃稱:“全民討論高考作文,是因為其他的啥也不會。”這話雖然聽來有些刺耳,但許多人恐怕都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高考後日益“退化”的知識水平,早已不足以理解和討論數學大題。
因此,今年高考的數學考試結束後,儘管“高考數學”登頂微博熱搜榜,“北京數學”“浙江數學”“山東數學大題”“全國三卷數學難度”等分支話題也不甘示弱,紛紛衝上熱搜,卻很少看到有多少網友能對考題進行詳細解答。相反,眾多網友直呼“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又回來了”。這些發言雖然語帶調侃,但也確實説明:對不少人而言,中學時代的數學知識,早已在逐漸被淡忘的同時,成了記憶中的“童年陰影”。
乍看上去,與此有關的討論似乎只是一則“花邊新聞”,充其量體現了網友對高考的關心。但是,在各種“吐槽”與調侃背後,有件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以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為代表,許多我們在應試教育階段為了取得更好成績而努力學習的知識,是否註定要被大多數人遺忘?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為學習這些知識投入的精力與時間,最終又能為我們留下什麼?
事實上,即便沒有“高考數學衝上熱搜”這樣的應景新聞,類似的問題也常常在教育領域引發討論。作為應試教育的“終點”,也出於為高校篩選人才的目的,高考註定是一場激烈的選拔性競爭。因此,在高考中考察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的知識,既顯得合情合理,也是一種必然。然而,一直以來都有人批評:當下的中學教學把太多精力用在了培育考生的應試技巧上,為了在“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勝出,考生在數理化、史地政等科目上學到的知識與技巧,可能遠遠超過課綱設計的初衷所需。由於缺乏應用場景,加上備考壓力給學生留下的“心理陰影”,這些“超負荷”的知識,難免被大多數人迅速遺忘。
一方面,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當然不會認同“數學無用”“理化生只與考試有關”“史地政是屠龍之技”之類的極端論調。但另一方面,中學所學的部分知識無法在學生心中長久鞏固,乃至於給部分學生留下了痛苦的回憶,也是不爭的事實。對此,社會還應辯證看待,既應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理解既有教學框架的合理性,也應想方設法為應試教育階段的學生“減負”,同時鼓勵更加能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的教育方式。
其實,仔細想想,即便應試知識被日漸淡忘,但它們對後來的生活並非毫無影響。中學階段高強度學習鍛鍊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是不會隨着知識被一同遺忘的。今天的我們,固然無法像高考時一樣,對理化生、史地政的知識點信手拈來,但在生活中遇到特定問題時,從前學過的小知識或許會突然在腦海中“湧現”出來,提供意料之外的幫助。其實,即便是對那些“想起高中數學就頭疼”的人而言,他們頭疼的也不是數學本身,而是“被數學支配”的感覺。想方設法讓學生與知識成為“朋友”,而非“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才是教育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