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興趣為師,培養創新少年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經典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個百分點,意味着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差距明顯。要實現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跨越,必須加強科普和科學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廣泛開展科學普及活動,加強青少年科學興趣引導和培養,形成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現代化強國需要培養大量的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和高素質的勞動者,需要高水平全民科學素質的支撐。

“自古英雄出少年。”回顧全球科技創新史,創新拔尖人才都是在科學前沿探索和創新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其成長的黃金期在青少年時期,重大原創性突破在青中年時期。從科學教育角度看,全民科學素質培養的黃金期也在青少年時期。“根深才能葉茂”,青少年科學教育是科技、人才、教育等系列強國的根基,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性投資。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隨着“科學的春天”來臨,社會上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攀登科學高峯”成為千萬青少年的夢想。伴隨改革開放進程,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飛躍,但是一大批青少年逐漸熱衷於追各種“星”。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正在從“富起來”向“強起來”奮進,科技創新被提到新的高度,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等理應成為新時代的明星。

當前,科技競爭日趨激烈,高水平全民科學素質是塑造和提升國家長期競爭力的基礎性要素。未來高質量就業崗位需要勞動者具備高水平的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能力。從2017年秋季起,國內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科學教育納入基礎教育各階段。對青少年普及推廣優質的科學教育,有利於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大批獨立思考、思維活躍、勇於挑戰的創新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基礎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6年提升至10.8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基礎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識記憶、重考試分數等問題,即便是素質教育和科學教育,本來應該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但因為“作業”而成了負擔。小學生、初中生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和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高強度的“知識灌輸”勢必讓學生“消化不良”,“標準答案”式的應試訓練勢必固化其學習動機和思維方式,沉重的學業負擔勢必會消磨其個性、好奇心與想象力。相關監測結果表明,國內青少年的科學學習興趣、內在動機隨年級增長持續下降。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5年測試數據,中國15歲學生對科學職業的期望為16.8%,顯著低於OECD國家平均水平24.5%,遠低於美國的38%,排在參測國家(地區)第68位。2018年PISA測試數據顯示,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測試中,中國是校外學習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學生對科學職業的期望進一步下降。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構建教育、科技、文化與經濟、社會良性互動的社會氛圍,要打通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

就家庭而言,應構建學習型家庭氛圍,發現、呵護、鼓勵孩子“奇思妙想”;就學校而言,應改進知識傳授方式,推行探究式、啓發式、討論式、場景式、互動式教學方法,打牢基礎學科根基;就社會而言,除了夏令營、冬令營、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外,應增加高質量科普產品與服務供給,提升全媒體科學傳播質量,還可以組織參觀學習、野外地質與植動物科學考察等科普活動,確保孩子們有時間和機會通過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活動館等科普場館仰望科學星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引導學生在基礎學科教育和實驗教學中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在閲讀、聽講座、參觀、科學實驗等各類科普活動中培養、發現科學興趣,在觀察自然和社會現象中學會用科學精神來思考問題,讓創新基因和科學薪火代代傳承。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