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以上的程序員們,都去哪了?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今年2月,快手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短視頻第一股"。一開盤,高開193.91%,當天收盤,快手每股報303.6港元,相比每股115港元發行價,上漲164%,總市值12472億港元。公司4551名員工認購5.24億B類股份,人均持股11.5萬,一大波程序員實現財務自由。

去年2月,28歲字節跳動程序員提前退休,在日本山林泡温泉、經營自己的旅行品牌,追求最初的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去年11月,若螞蟻按原定計劃上市,又將誕生大批身價千萬億萬身價程序員。互聯網紅利,技術優勢,一次次逆襲,都證明程序員是離財務自由最近的一羣人。

明明是“天子驕子”人人羨慕有加,卻總有一些焦慮的聲音指向35+程序員,“三年升高工,七年做架構,十年送外賣?”難道大齡程序員都會陷入“死衚衕”嗎?其實大多數行業都會出現年齡的分水嶺,只不過互聯網技術行業,更在意學習、創新能力,年齡增長會帶來體力和腦力的力不從心,日趨年輕化的職場環境,都會成為大齡程序員無形的壓力。

35歲程序員可能會面臨瓶頸,但顯然不像外界毒雞湯講的那麼不堪,若只是一味去放大“加班”、“乏味”、“不善交際”、“青春飯”等職業畫像,難免過於片面。現實中的35+程序員,都去哪兒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以下幾位35+程序員的故事。

35以上的程序員們,都去哪了?

唯有熱愛,無懼淘汰,coding到老又如何

林立在程序員中應該屬於老天賞飯吃的那一類型,畢業即入行,一直在大廠,從初級做到後端的Leader,剛好35歲。

林立就算做了Leader,也經常把“活到老,coding到老”掛嘴邊,相信他對編程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工作中的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擼代碼上,對於管理,他幾乎是後知後覺。他喜歡大家叫他“老林”沒架子,對待下屬也像老師對待學生那般,雖然會盡心指導,但恨鐵不成鋼的時候更多,對天資好點的工程師很包容,水平差一點的,就比較暴躁。

“這樣的低級錯誤,能犯嗎?你到底能不能幹?“這樣訓斥經常會出現在林立和下屬的溝通中,儘管下屬都很害怕發飆時的老林,但是對於老林給出的專業建議,大家還是打心底信服的。

大家都知道老林的所有愛好都是編程,所以對於老林的高要求,大家也是儘量理配合,可公司卻不這麼認為。關於老林帶團隊和溝通的問題,大領導找老林談了很多次,不會管理,不善溝通,成了老林最大的毛病。最後一次談話,老林終於沒忍住,拍了大領導的桌子,轉身走人了,這是老林在35歲的第一次辭職。

老林走了,辦公室從此沒了老林的咆哮卻少了些工作的激情,那句“活到老,coding到老”時不時會被人提起,總會讓人想起那個一門心思熱愛碼磚的老林。

沉迷技術真的就無法顧及其他嗎?這個問題在老林身上體現的比較極致,熱愛編程是真愛,不善於管理也是真的不擅長,可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一種選擇而已。

後來聽説老林去了一家創業公司,還是人家三顧茅廬請老林過去的,沒想到老林提的條件除了工資,就是要一直在技術前沿,至於管理,可能這輩子都和老林無緣了吧!

35歲可能是程序員的一個坎,不僅是年齡,還是精力和學習能力。能像老林這樣以編程為至上樂趣的人確實不多,但從老林身上也能看到,35歲是程序員的天花板顯然不是絕對的,猶如感情裏的七年之癢,若不夠熱愛,蹉跎的歲月遲早會讓人疲憊,恰好是35歲,其實每個行業都一樣。

35以上的程序員們,都去哪了?

找到平衡點,才是最好的出路

Alan屬於程序員中的比較拼的,普通院校畢業,跳了幾次槽,時機都把握的不錯,最後紮根大廠,帶着幾十人的團隊,剛好38歲。

問起Alan每次跳槽的原因,他都能説出一大堆擔心,離開第一家公司感覺行業前景不好,離開第二家公司感覺內部發展規劃不是很好,離開第三家公司是感覺沒有向上的發展空間,但每一次跳槽都讓Alan更加謹慎,越發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可以説Alan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是很清晰且具備足夠的執行力,996都沒放棄過提升自己,完全是憑實力跳槽。

如今在大廠,Alan的薪資不錯,最重要的是不再擔心以前那些問題,公司很穩定,疫情期間也絲毫沒受影響,本以為Alan可以鬆口氣,可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總是讓他感到莫名的焦慮,擔心自己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而被淘汰。

帶團隊沒有那麼容易,除了技術要過硬,還要精通產品、業務流程,大廠的人際關係更加複雜,如果沒在一定的年齡晉升成功,可能將面臨淘汰。最近一次高層的人事變動,Alan面臨連帶危機,很長時間都沒睡好,擔心自己的職位,擔心自己40歲以後的薪資,擔心自己如果再要跳槽,能否有人能開出相當的條件。

Alan開始懷戀最初單純寫代碼的日子,本想着爬到管理層可以離開程序員的天花板,沒想到做管理心太累,還覺得沒成就感。Alan有着天生不服輸的勁,儘管現在是夢寐以求的大廠,他仍然沒停下來,利用空餘時間報了MBA,他説自己最喜歡的行業是金融行業,一直想做投資,儘管工作很忙,他仍然以相當優秀的成績畢業。

之後,Alan一直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研究投資,據説已經小有收穫,合理的安排工作加上喜歡的副業,Alan開始不再焦慮,從程序員一路走來,做到管理,雖然無法完全跳脱程序員的思維,但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大齡程序員晉升管理確實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但不適應的情況也是有的,習慣了程序員的“大刀闊斧”,管理崗多少有些不夠痛快,戒驕戒躁,不焦慮,找到平衡點才是最好的方法。

35以上的程序員們,都去哪了?

離開並不等於失業,好的開始從來都不分早晚

老楊是比較早的那批程序員,從業十幾年,一直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換了很多家公司,最後一次跳槽,還是做程序員,剛好40歲。

其實這幾年老楊都過的不太順,編碼能力一直原地踏步,始終在中級打轉,遇到年輕人的嘲笑他也就一笑了之,講的最多的告訴年輕人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還有他保養的秘籍。老闆安排的事,他總是聽話照做,跟同事們相處也很融洽,雖然不出眾但也挑不出毛病來。

當初錄用老楊也是因為前任領導的大力引薦,去年疫情公司效益不好,人力資源有裁員的打算,老楊沒有懸念的進入了首發名單,得知消息後,老楊表現的很平靜,帶着家人出去旅遊了一圈,聽説回來還是準備重新找工作,單位的同事也都幫老楊留意着,可是很多公司聽説40歲還是中級水平,幾乎連面試的興趣都沒有。最後聽説有一個公司給了offer,雖然薪資少了些,大家都還是為老楊高興的。

後來有人在一家日本料理店看到老楊,才知道他沒有去那家公司,問起老楊為什麼沒去,他笑了笑説,知道自己不是做程序員的料,努力過,就沒遺憾了,不做程序員也不算是真的失業。老楊是用積蓄開了這家店,請了人,自己就負責採購和收銀,空餘時間就陪陪家人和孩子,生意不錯,收入甚至比原來還要好些,突然大家都開始有點羨慕老楊。

其實程序員也就是一門職業,有人可以一路高歌猛進,自然有人會止步不前,其實換個行業重新開始未必不是一種出路。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也許正是因為這一方面的不合適卻成就了另一番天地,適當的接受現實,知難而退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好的開始從來都不分早晚。

35以上的程序員們,都去哪了?

結語

為什麼35+程序員會格外引人關注,多少還是因為職業本身的優越性,如同大家也會擔心演員沒戲演,正因為起點高、預期高,如若難以為繼的時候就容易令人想不開。而35+程序員到底何去何從?現實也真的沒有外界説的那麼焦慮,何況任何職業都會面臨瓶頸,年齡不過是表象,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心態和選擇。

工作可以是事業、是熱愛,也可以只是一份工作,給自己留出轉身的空間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把工作看作一份經歷和沿路的風景,在乎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多過最後的結果,可能會讓人生更加充滿期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49 字。

轉載請註明: 35以上的程序員們,都去哪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