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聞通氣會:建立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防火牆”

4月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睡眠管理有關文件。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了《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有關情況。跟教育小微一起去現場聽聽田慧生局長怎麼説的——

教育部新聞通氣會:建立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防火牆”

教育部新聞通氣會:建立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防火牆”

01

出台《管理辦法》的背景和意義

一是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需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課外讀物作為育人的重要載體之一,在增長學生科學知識、開闊視野、增強綜合素質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市場上的課外讀物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個別質量低劣,存在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等問題的課外讀物流入校園,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破壞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因此,需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防火牆”,明確標準要求,規範課外讀物進校園程序,防止問題讀物進入校園(含幼兒園),確保進校園課外讀物的質量。

二是加強課程教材及相關資源建設與管理是推進教育現代化、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課外讀物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加強讀物進校園管理,有利於讀物與課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目前,我國還沒有出台明確的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規定,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確保進校園課外讀物質量,豐富拓展教育資源。

三是育人方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深化課程改革必須豐富和更新育人方式。課外閲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改進課外閲讀內容與方法,有助於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健康成長。目前,學生課外閲讀還存在功利化、應試化傾向,學生閲讀內在興趣不高,需要學校建立相應的促進閲讀活動機制,激發學生閲讀熱情,培養閲讀習慣,發揮課外閲讀啓智潤心的功能,確保學生課外閲讀有質有量,為學生成長奠基。

02

研製《管理辦法》的基本考慮

《管理辦法》的出台,既要治理以往課外讀物進校園過程中產生的亂相,又要鼓勵優質讀物進校園,營造學校良好的閲讀氛圍,達到良法善治的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立規矩。圍繞進校園課外讀物存在的問題,明確進校園課外讀物的範圍、原則、推薦程序及要求,並列出正面和負面清單進行規範引導;明確課外讀物購買原則、監督檢查機制和追責處理紀律要求。

二是劃邊界。圍繞進校園課外讀物管理職責和推薦主體問題,明確國家、地方和學校分別承擔的工作職責,將進校園課外讀物的推薦權賦予學校,將其他渠道進校園課外讀物的管理責任壓實到學校。

三是促發展。圍繞怎樣用好進校園課外讀物的問題,大力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閲讀導向,推動書香校園建設,營造家校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建立閲讀激勵機制,充分發揮課外讀物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啓迪智慧、塑造良好品質和健康人格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03

《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

《管理辦法》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內容。

一是目的和範圍。明確了《管理辦法》制定的目的意義,界定了進校園課外讀物的範圍是除教材和教輔之外的、進入校園供中小學生閲讀的正式出版物(含數字出版產品)。

二是管理職責。明確國家、地方和學校在課外讀物進校園中的管理職責及其管理邊界,解決權責不清的問題。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課外讀物進校園有關政策、推薦標準與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的全面指導與管理,地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進校園的監督檢查,中小學校負責推薦和管理工作。

三是質量要求。明確堅持方向性、全面性、適宜性、多樣性和適度性的推薦原則,要求符合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可讀性強和啓智增慧的推薦標準,列出不得推薦或選用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的12條負面清單。

四是推薦主體、程序和導向。明確了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主體和可選擇的推薦目錄範圍,確定了推薦的“初選—審議—確認—備案”程序。同時,為防止《管理辦法》落實過程中管得過多過死,出現因噎廢食的傾向,建立激勵機制,大力倡導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積極導向。另外,考慮到欠發達地區規模較小學校的特殊性,明確可由上級教育部門負責推薦。

五是購買原則和其他渠道管理。明確課外讀物堅持自願購買原則,規範校園內銷售課外讀物行為,對校園書店經營管理提出要求,強調對受捐贈讀物的審核把關。

六是監督檢查和追責處理。明確了學校對學生攜帶進校園讀物的監督管理,夯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要求。列出追責處理清單,防止出現利益輸送,防範讀物推薦廉政風險。

來源:微言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2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部新聞通氣會:建立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防火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