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萬里 滋育桃李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做課間操。
資料圖片
核心閲讀
近5年來,北京以打基礎補短板為重點,支援新疆幼兒園、中小學校等建設,新增學位15萬餘個。加大援疆教師選派力度,通過“師帶徒”、手把手、公開課等形式,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同時,創新開展大學生支教項目,讓受援地的孩子儘早享受更優質的教育。
新疆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的教學樓外,六年級二班的熱則耶·阿布地力木正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塑膠跑道上跳繩。“我很喜歡學校的這個大操場,能讓我們盡情玩耍。”熱則耶·阿布地力木高興地説。
作為北京支援新疆教育的“交鑰匙”工程,短短一年多時間,這座設計新穎、設施完善的現代化學校在當地拔地而起,於2018年秋季正式啓用。“這裏一切的設計施工標準都向北京標準看齊。”項目承建方——北京建工四建援疆項目負責人張進紅介紹。
從一無所有的空地,到如今超過2100名學生,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成為當地明星學校的過程,正是北京教育援疆取得累累碩果的一個縮影。
近5年來,北京以打基礎補短板為重點,支援新疆的幼兒園、中小學校等建設,新增學位15萬餘個,極大保障了適齡兒童和學生就學。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副指揮程永濤介紹,為實現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北京將加大投資力度,實施60餘個項目,涵蓋辦學條件提升、師資隊伍培養和交往交流互動等各個方面,繼續幫助新疆和田地區及兵團第十四師提升教育質量,讓受援地的孩子儘早享受更優質的教育。
補短板
最優質資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
巍巍崑崙山下,玉龍喀什河自南向北一路奔湧,橫穿和田。在去年脱貧摘帽之前,這裏曾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區之一,教育資源短缺問題比較突出。
2015年,北京市第八批第二期援疆教師孫文鳳初次來到和田,在她的印象中,村鎮小學的課桌還是簡陋的木桌椅,顏色也不一致;幼兒園一個班有五六十個孩子,一個老師從早盯到晚,非常辛苦;有的校園圍牆破舊不堪,辦公室屋頂有裂痕、脱皮。“任重而道遠,那一刻我們的感受特別真切。”孫文鳳説。
“堅持把最優質資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一直是北京市教育援助的基本定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其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收穫最大的效益,讓受援地區儘早享受優質教育。“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累計安排教育援疆資金20.98億元,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193所,建設規模達260餘萬平方米,新建墨玉縣北京高級中學、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等一批示範學校,極大增強了受援地各類教育硬件設施規模,現階段教育硬件設施短缺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灰白底色的建築,利用首層架空和屋頂平台的方式實現空間的相互融通,打造出極富層次感的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教學樓;它身後的海淀幼兒園,則以豐富的色彩,形成極具趣味的建築造型……“我的孩子就在這裏上學,校園的建築美、環境美,教學設備也先進。”和田居民艾依努爾·依得力斯為自己的孩子感到幸福。“在這麼好的教學環境中,我們也更有信心去培養祖國的花朵。”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援疆教師、現任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校長韓傑説。
“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項目多,必須嚴把建設質量關。”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工程建設部部長周圍介紹。在注重大規模新建、擴建校舍的同時,學校的配套設施也不能忽視。5年來,北京市先後為受援地64所學校補充和完善了現代化的教學和實驗設備儀器5000餘台套,並對50餘所鄉鎮中小學及幼兒園進行供暖和洗浴設施建設改造。
手把手
留下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2016年,在北京市財會學校教語文的王建成首次以援疆教師的身份來到和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不僅令他對這裏有了許多牽掛,也讓前來探親的妻子——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的英語教師田樂芳深受觸動。
2018年,北京市加大援疆教師的選派力度,教師的援期也從一年變為兩年。這一年,田樂芳接過丈夫的接力棒,來到和田,開展教學和“師帶徒”工作。
2020年,田樂芳完成任務返京後,王建成又選擇了回到這裏。“我們夫妻接力,就是希望能夠將北京的教學經驗帶到這片4000多公里外的戈壁綠洲中。”王建成説。
同樣割捨不下新疆教育事業的,還有來自北京海淀區的教師劉全華。去年離校返京前最後一次在校園裏參加升旗儀式,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淚——作為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的首任校長,他為學校發展傾注了太多心血。2018年9月,學校首次招生,雖然硬件條件一流,卻面臨着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學經驗不足的困境。
“教育質量是生存之本,是學校的生命線。”在劉全華的帶動下,援疆教師們傾囊相授,本地教師快速成長。“能夠為和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進一步激發他們內部造血的活力,從而自行造血,激活課堂,讓學生受益,這才是關鍵。”劉全華説。
2016年以來,北京市共選派4批647名優秀幹部教師奔赴新疆。他們通過“師帶徒”、手把手、公開課等多種形式,累計建立“師帶徒”結對關係800餘對,舉行示範推廣課1500餘次,培訓教師1萬餘名。此外,北京還組織實施名校長能力提升工程、首都遠程教育互助工程等重點項目,每年選派受援地的管理幹部和骨幹教師到北京重點學校,通過跟崗學習、掛職鍛鍊,實地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為受援地建設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解難題
探索解決師資不足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和田地區學生數量快速增長,師資力量不足成為阻礙當地教育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既要立足長遠紮紮實實提升師資水平,又要有非常之舉解決燃眉之急。為此,北京市創新開展大學生支教項目,從2018年起,連續3年投入援疆資金2億餘元,招聘2萬餘名在校大學生前往支教。
95後魏恆博現在是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的一名教師。因為大學生支教項目,這個甘肅娃與和田結下了不解之緣。2019年8月,他來到和田市阿克恰勒鄉第二小學實習支教,主要教語文。4個月的實習支教生活結束後,他作了一個重要決定:留下來。
紮根和田,並不是魏恆博一時衝動的決定。“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觸動了我。”魏恆博説,“他們的眼睛裏總是閃爍着求知的光芒,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教孩子們掌握更多知識。”去年7月,魏恆博通過考試,如願入職了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學,成為一名教師。而像他這樣實習後留在和田就業紮根的不在少數。據初步統計,目前考入當地教育系統擔任教師的支教大學生就有近600人。
“2016年前,有的教師崗位連續兩年招不到人,大學生支教項目施行之後,這一問題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曾任和田市教育局支教辦主任的徐久浩説,支教大學生為和田地區帶來了新活力,也為進一步解決當地師資力量不足探索了有效路徑,助推了受援地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6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