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年磨一劍,推動浙大成為“東方劍橋”,校史地位無人能及

一所大學的成長,離不開優秀的校長。遇到一位好校長,學校就會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一些重點大學的校長,其履職經歷,就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縮影。近段時間,我在介紹一些國內著名的大學校長,讓大家通過不一樣的視角,瞭解高校和高教。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被譽為浙江大學校史上最偉大的校長---竺可楨。他陪伴了浙大師生13年艱難歲月,推動浙大成為“東方劍橋”,有人説他是浙大的“保姆校長”,也有人説他是民國最好的兩位大學校長之一。(另一位是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

他七年磨一劍,推動浙大成為“東方劍橋”,校史地位無人能及

1918年,時年28歲的竺可楨已經在美留學了8年,他之前在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農業,之後又在哈佛大學攻讀氣象學。倘若他留在美國工作,前途不可限量,但他卻選擇了“科學救國”的道路,回國創建了全國的氣象觀測網。

有人説,沒有老校長竺可楨,就沒有後來的浙江大學。

1936年,竺可楨出任浙大校長。在首次參加新生入學典禮時,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做什麼樣的人?”至今,“竺可楨之問”對浙大師生還產生着巨大影響。

竺可楨認為,學生如果僅僅是學習一種專業,掌握一門技術,就不會擁有清醒的頭腦,也不會融會貫通,最後難成大器。因此在他成為校長之後,就把推行通才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1936年,竺可楨在主持第一次校務會議時,提出一年級不分系的議案,最後成立以鄭曉滄、胡剛復、蘇步青等人為首的公共科目分配委員會,通才教育被列上浙大的重要議事日程。

他七年磨一劍,推動浙大成為“東方劍橋”,校史地位無人能及

浙江大學在遵義湄潭辦學七年,被稱為浙大歷史上最光輝的七年。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浙大被迫舉校搬遷。當年9月,竺可楨帶領師生離開杭州,歷時兩年半,穿越浙江、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六省,最終將浙大遷到貴州湄潭,並在此辦學7年。

西遷途中,竺可楨提出“大學教育與內地開發相結合”的辦學思想,西遷途中不忘造福鄉里。在江西泰和,竺可楨知道當地江水氾濫為患後,讓土木系的師生考察並設計解決方案,把千年水患給制服了。在湄潭辦學期間,竺可楨發現當地氣候土壤適合種茶樹,就讓浙大的專家教農民種茶技術。

他七年磨一劍,推動浙大成為“東方劍橋”,校史地位無人能及

1938年11月19日,竺可楨在廣西宜山主持召開校務會,在他的倡議下,確定了“求是”為浙大校訓,至今薪火相傳。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説,浙大一年的“求是”校風薰陶,發端了他幾十年細推物理之樂,給了他攀登世界高峯的中華文化底藴。

在物資匱乏、居無定所的困境裏,竺可楨領導浙大師生堅持“求是”精神,堅持辦學、堅持科研,着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七年磨一劍,使浙大一躍成為中國頂尖名校。當時來訪的李約瑟博士,把浙大譽為“東方的劍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3 字。

轉載請註明: 他七年磨一劍,推動浙大成為“東方劍橋”,校史地位無人能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