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是怎麼把燕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在兩軍僵持幾個月後,趙王對廉頗前期接連戰敗,而後又堅守不出,有很大的怨恨。決定換掉廉頗,以趙括為趙軍主將。

趙括到任後,改變廉頗的防守策略,主動進攻秦軍,不幸中了白起的誘敵深入之計。趙軍糧草被斷,主帥趙括被秦軍團團圍困。最後趙括戰死,趙軍向白起投降,四十五萬人被殺,趙國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後,幾乎所有國家都認為趙國完蛋了。秦軍撤軍後不久,攜長平之戰勝利的軍威,再度發起滅亡趙國的邯鄲之戰,結果在魏國、楚國的支援下,秦軍損失二十多人,大敗而歸。


邯鄲之戰,趙國雖然獲勝了,但是趙軍單獨面對秦國接近一年之久,趙軍也是損失慘重。其他國家又一次嗅到了從趙國身上佔便宜的機會,這不戰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燕國,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燕相慄腹出使趙國,自認為可以攻打趙國

公元前251年,距離長平之戰已經九年時間了,這九年間,除邯鄲之戰外,秦國曾多次對趙國用兵,效果都不太明顯。趙國也因為長平之敗,元氣大傷,疲於應付秦國的進攻。

這時與趙國長期不對付,時戰時和的燕國,就想趁這個機會,在趙國身上討點便宜。於是趁這一年,趙孝成王大壽,燕國相邦的慄腹以為趙王祝壽為名,攜帶五百金來到趙國。

慄腹名為祝壽,實際就是考察趙國的情況,在趙國待了三天,與趙國貴族宴飲了三天。從他們叫苦不迭的話語中,大致瞭解了趙國的情況。


這大概就跟全班考試前三名的同學,在倒數第一問複習怎麼樣的時候,總是會説,哎,沒咋複習,都不會,全靠蒙了。這樣差生就信以為真了,把書一扔,覺得自己沒問題了。

燕國的情況,就跟這差不多,慄腹信了趙國貴族的話,回到燕國就告訴燕王喜,趙國現在就是個垃圾,比我們燕國差多了,打他輕輕鬆鬆的。

“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長平之戰把趙國耗光了,國內就剩下還沒有長大的少年了,我們打趙國絕對能勝利!

燕王喜聽信慄腹,發兵六十萬攻趙

慄腹回到燕國後,立馬把可以攻打趙國的看法向燕王喜做了彙報。要説一個國家倒黴,他一定是有一幫見解獨到的大臣在朝堂興風作浪。


燕國就是這樣,完全對趙國此前多次跟秦國對着幹,秦國一點脾氣沒有的情況視而不見。真不知道誰給燕國大臣的自信,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那個摘桃子的人,是比秦國厲害了,還是比趙國名將多了。

只有樂毅的兒子樂間表示反對,認為趙國軍民連年作戰,早已熟悉戰陣,如果燕國貿然發兵,一定會遭到趙國軍民的羣起反抗,燕軍一定會失敗的。

燕王喜也是二桿子,從後來能相信,刺殺秦王就能保住燕國的痴心妄想,就知道這貨絕逼是個鐵憨憨。幹完事,鍋還甩給自己兒子,讓兒子送人頭,這貨就是個二逼青年。

所以燕國就做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你樂間不是説趙軍厲害嗎,我們燕軍給他來個五比一,猛不猛,服不服。燕王喜發動燕軍六十萬,以慄腹為主將,進攻趙國。

廉頗率軍阻擊燕軍,斬殺燕相慄腹

慄腹率軍進攻趙國,為了取得更大的戰果,決定分兵兩路。自己率領主力大軍進攻鄗,派遣副將卿秦率一部分兵馬進攻代。

燕軍從燕國進入宋子的時候,趙國就做出了反應。趙孝成王派遣廉頗為主將,與樂乘一起北上抵抗燕國大軍。估計這時候趙孝成王自己都想抽自己,要是沒有長平之戰的騷操作,啥時候輪到燕國放肆了。

廉頗率領二十五萬趙軍出發後,冷靜地分析了燕軍的情況。認為燕軍雖然兵馬眾多,但是長途遠征,必然人困馬乏,而且認為趙軍長平之敗後,肯定有驕傲自大的情緒,決定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

廉頗派遣樂乘率軍五萬,前往代郡,迎擊卿秦率領的燕軍。而自己率領二十萬主力趙軍,前往鄗迎戰燕軍主力。廉頗本意是讓樂乘堅守代,阻止卿秦南下支援慄腹。


結果燕軍的草包程度,超出了廉頗的預料,樂乘到達代地後,與燕軍一交戰,還沒發力,燕軍就大敗,卿秦被俘虜。燕趙雙方都大跌眼鏡,慄腹大怒,大罵卿秦大草包,幹不成事。同時也因為樂乘與樂毅、樂間是同族,準備回燕國好好告樂氏一個狀。

廉頗也是沒想到,樂乘勝得那麼快,於是趁夜趕到鄗,連夜對燕軍發起攻擊,燕軍大敗而逃。慄腹仗着燕軍兵力雄厚,後撤收拾殘兵,再度與廉頗交戰,頂住了趙軍的攻勢,燕軍的士氣有所提升。

這時候,慄腹看到了燕軍勝利的希望,對所有將領下令道,勝敗在此一舉,有敢後退的格殺勿論。慄腹這麼想,但是部下不給力啊,有些人被趙軍嚇破了膽,向廉頗投降了,將慄腹的部署告訴了廉頗。

於是廉頗決定以誘敵之策對付燕軍,再次與燕軍交戰時,派出輕兵作為前鋒作戰,將主力大軍埋伏在後面。交戰不久,慄腹打敗了前鋒的輕兵後,緊追不捨,結果進入趙軍的包圍圈,埋伏的趙軍殺出,燕軍大敗,慄腹死戰不退,被趙軍趁亂斬殺。

趙軍乘勝圍攻燕國都城,燕王被迫求和

鄗代之戰趙軍勝利後,廉頗率軍追擊燕軍五百多里,直接追到了燕國國都薊,圍攻燕都。燕王大驚失色,極為害怕,急忙派出使者向趙國求和,答應割讓五座城池,於是趙軍退回國內。

此戰完全就是燕國不自量力的一場戰爭,秦軍發兵四十萬圍攻邯鄲一年多都沒有收穫。燕王覺得依靠自己的六十萬烏合之眾就能攻下趙國,真是飄得不行了,有這實力燕國是不是能一統六國了。

另外,雖然長平之戰損失四十五萬大軍,但是趙國還是有一戰之力的,國都還有十餘萬大軍,李牧在長城佈防的,應該還有近二十萬大軍,所以基本還有將近三十萬的精鋭戰力,這在當時的戰國環境下,依然是僅次於秦國的作戰力量。

而且此戰前後,廉頗還曾率軍打敗過魏國的軍隊,所以説,趙國並非已經虛弱不堪,人家還是有戰鬥力。燕國在這戰國的最後階段,想刷波存在感,找錯了對象,差點把自己給報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