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我們看古裝戲,看到唐朝,一説到地方的那個要員要出場了,往往通報,xx節度使大人到,讓人一聽就能理解,這是一個封疆大吏。

節度使這個職務看起來虎虎生威,十分耀眼。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常説的這個節度使,到底是幹什麼的?他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調度。東漢安帝永初二年 (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諸軍節度使。曹魏景元四年 (263),魏軍伐蜀,由司馬昭指授節度。

這是歷史上節度的雛形。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以左武衞大將軍薛訥兼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

著名的唐朝將領薛仁貴的兒子兼任這麼一個職務,這是節度使名稱的發軔。

緊接下來,在景雲二年,唐睿宗又對賀拔延嗣進行了一項任命,任命他為涼州都督,又兼河西節度使,由此開始就正式成為了一個官職。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新唐書·百官志四》)

當時設立節度使的職務,主要是因為對外用兵的需要,在每個地方設置一個軍事上最高的長官。

唐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

(一)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龜茲城(新疆維爾自治區庫車縣)。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統兵二萬四千。

(二)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遊牧在北方的突騎施和堅昆。治所在北庭都護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屯伊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西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二州境上,統兵二萬。以上兩鎮內外相連,專對西域天山南北兩路的諸國。

(三)河西節度使--職務是看好吐蕃、突厥兩個番邦。治所在涼州(甘肅武威縣)。統兵七萬三千。

以上一鎮兼顧西方和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四)朔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靈州(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統兵六萬四千七百。

(五)河東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統兵五萬五千。以上兩鎮互相應援,專對突厥。

(六)范陽節度使--職務是壓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統兵九萬一千四百。

(七)平盧節度使--職務是招撫室韋、靺鞨(音末合 mòhé)。治所在營州(遼寧錦州市西)。統兵三萬七千五百。

以上兩鎮專對東北諸部,主要是對奚、契丹。

(八)隴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樂都縣)。統兵七萬五千。

(九)劍南節度使--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統兵三萬九百。

以上兩鎮專對吐蕃。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七五六年--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經略使為節度使)--職務是綏靖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廣州(廣東廣州市)。統兵一萬五千四百。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節度使受命時,皇帝要賜雙旌雙節, 威儀極盛。史載:

“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新唐書·百官志》)

作為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而且往往是一個人兼統兩至三鎮,最多達到四鎮的兵力。

安祿山當年曾一身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王忠嗣更是河西、隴右節度使,兼朔方、河東節度使。

他們掌握着天下的勁兵,威權之重,令天下人驚懼。

這些手握重兵的人,死了心的終於朝廷還倒罷了,如果有覬覦天下的心思,那是十分可怕的。

果然,安祿山心懷異心,再加上楊國忠的逼迫,真的就造起反來。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廷連皇帝帶百姓都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在這種動盪局面中,中央的控制力減弱,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此外,參與叛亂的大部分將領、士兵依然存在,他們雖然投降了,但割據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而朝廷沒有力量消滅他們,就只能安撫他們,期望他們能改過自新。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在各藩鎮中,有一部分能夠服從中央指揮,但相當數量的藩鎮存在不同程度的割據,其中平盧、成德、魏博三鎮的割據性最強,被稱為“河朔三鎮”。

在這些藩鎮中,節度使父死子繼、自闢僚屬、財政自治、掌控軍隊。

此時,又出了一個名叫朱温的後起之秀,他成了大唐帝國事實上的終結者。他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

後來見風使舵,歸附了朝廷,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自己的老上級黃巢軍。

黃巢的義軍在幾股勢力的共同打擊下,被剿滅了。朱温則因鎮壓義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

招討使的位子還沒有暖熱,又拜為汴州刺史,兼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

此時的朱温就改名叫朱全忠了。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朱全忠打仗很有一套,但是很殘忍。殺降俘是經常的事。有時候攻城時遇到頑強的抵抗,破城後往往屠城,殺的是雞犬不留。

而且他對自己軍隊的士兵也有嚴格要求。他制定了一種叫“跋隊斬”的規定:

“初,帝在藩鎮,用法嚴,將校有戰沒者,所部兵悉斬之,謂之跋隊斬,士卒失主將者,多亡逸不敢歸。”(《資治通鑑·後梁太祖》)

也就是説,在作戰中,將校中有戰死的,他所轄的士兵都全部開刀問斬。所以這個規定也帶來了副作用,只要是這一隊的主帥戰死了,他的士兵也就逃亡不敢回來。

這個朱全忠,還有不一般的地方,就是和皇家的關係。他於公元901年率軍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

在長安城發號施令了三年,還覺得不過癮,於公元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

殺完立昭宗,立他的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

光給你老李家打工多沒意思,我“全忠”同志也要過過皇帝癮。

公元907年,唐哀帝禪讓,朱全忠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至此,唐朝正式滅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了。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唐朝皇帝親賜的“全忠”,成了李唐王朝的掘墓人,是否具有諷刺意味?

這麼一盤點,大家就清楚了。致使唐朝滅亡的原因也許有很多種因素,但是最後取代李唐,建立一個新國家的,確實是他昔日地方上的大員,武裝割據的節度使。

這有什麼好解釋的呢?只能説腳上的泡都是自己磨的。播下什麼種子,結什麼樣的果。一開始你就培養了一個掘墓人,那坑挖好了,你不跳誰跳?

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有點咎由自取了吧!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

《新唐書》宋·宋祁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49 字。

轉載請註明: 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務?它如何導致唐朝滅亡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