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跟孩子講道理有用嗎?

我身邊不少家長認為,和孩子講道理是最沒用的,還不如打罵、懲罰這些老一輩的方法有效。

雖然我並不贊同打罵、懲罰孩子,但我以前確實覺得,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説講道理是沒用的。他們的語言能力有限,無法理解我們説的話。

相比之下,還是玩遊戲、做示範、反覆提醒這些方法更有效。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不過最近我重新看了一遍《社會心理學》教材中有關“説服”的內容,發現以前對“講道理”的看法還是太片面了。

即使是對小孩子來説,講道理也是有用的,只要我們在講道理的時候運用一些説服技巧,用符合孩子年齡的方式去講就可以了。

而且孩子總會慢慢長大,兩歲的時候聽不懂道理,不代表他五六歲時仍然聽不懂。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小,就仗着身體上的優勢用打罵、懲罰這些短期有效,長期卻後患無窮的方法傷害孩子,也傷害了我們之間寶貴的親子關係。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鬥智一定比鬥勇要好。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浪費了你聰明的頭腦,跟小樣媽一起來看看説服孩子時,可以用哪些有趣又有用的心理學技巧吧。

01 吸引力效應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普遍更樂於接受喜歡的人所傳達的觀點。也就是説,不是因為對方説的有道理,我們才相信他,而是因為喜歡他,所以他説什麼都對。

應用方法

如何運用吸引力效應來讓孩子聽我們的話呢?給大家2點建議。

1、變成孩子喜歡的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經説過,“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什麼時候和孩子的關係是好的,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我們和孩子親子關係的質量,決定了孩子是願意聽話,還是反抗叛逆。如果你的孩子總是(不是偶爾)和你對着幹,就要趕快反思一下你們的親子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怎樣才能維護好親子關係,讓孩子喜歡你呢?做起來其實並不難,難在日復一日地堅持。

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要及時回應他的需求,多陪他説話、玩遊戲,不要把孩子放在一邊,管自己玩手機。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多向他表達你的愛和關心,給他微笑和擁抱。

在乎孩子的感受,哭的時候給他安慰,不要嘲笑、斥責他。

多鼓勵,少批評,多共情,少打擊。即使孩子做錯了事,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耐心地引導他改正。

這些建議聽起來很簡單,真正能做到的家長卻很少。好在孩子都是愛我們的,尤其是在6歲前,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能變成孩子喜歡的人。

2、善用玩偶和動畫角色

在孩子的世界裏,除了爸爸媽媽,還有一羣他們很喜歡的“人”,那就是他們經常抱在手裏的玩偶,還有動畫片裏的角色。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像小豬佩奇、汪汪隊的狗狗們、《冰雪奇緣》裏的艾莎公主、愛探險的朵拉、超級飛俠,還有女孩喜歡的毛絨玩具,男孩喜歡的奧特曼等等。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説的話不好使,這些動畫角色説的話孩子卻非常願意聽。

所以我們在説服孩子的時候,可以借用它們的口吻,“小豬佩奇説,好孩子要每天刷牙,這樣牙齒才會又白又亮,我們一起去刷牙吧。”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還可以找一些相關的片段,比如佩奇看牙醫的那一集動畫片,又或者是某本孩子很喜歡的繪本,來向孩子傳遞一些健康的知識和理念。

因為這些角色對孩子很有吸引力,所以在接受它們傳遞的信息時,孩子不會反感,反而會很信服。

02 專家效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更傾向於相信權威機構或者領域專家説的話,因為他們具有專業知識,所傳達的信息更可靠。

應用方法

在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如何應用專家效應呢?這其中還藏着一些小技巧。

1、告訴孩子是誰説的

相信90%的家長都和孩子説過“吃糖會蛀牙、不睡覺長不高”這樣的話,可為什麼孩子不相信,或者不當一回事呢?原因就是這些話都是我們説的,沒有權威性。

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讓“專家”替我們説這些話。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比如帶孩子看病、體檢的時候,當着孩子的面問醫生這類問題,讓醫生親自回答。

在我們家,因為平時就有意地灌輸小樣很多科普知識,所以要説服他比較容易,只要提醒他某本書上是怎麼説的就可以了。

比如他吃完飯就蹦蹦跳跳的,我會跟他説,“還記得《我們的身體》那本書上小朋友得了闌尾炎,要開刀嗎?你先坐着休息,過半小時再跳。”

小樣想起書上的畫面,就會馬上安靜下來,玩別的遊戲。

這點也是很多家長會做錯的地方。我們總以為孩子會開口説話了,就應該能聽懂我們説的所有話,但其實很多詞彙和概念他們是不理解的。

2、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説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沒有足夠的動機去思考的時候,熟悉易懂的表達比新異的表達更有説服力。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回想一下我們在學校聽課的時候,如果老師講話很深奧,用一些專業詞彙,我們就會放空自己,對他説的內容也不會特別贊同。

但如果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給我們打比方、舉例子,我們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那一刻就會特別認同他説的話。

對孩子來説,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就是圖畫和故事。

所以當你想要培養孩子的某個行為習慣(勤洗手,有禮貌),或者幫他塑造某種品質時(勇敢、自信),不妨挑一本相關的繪本,用看圖畫、講故事的方式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效果會更好。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03 好心情效應

這種效應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趣吧。研究發現,當信息與好心情聯繫在一起時,它們會具有更強的説服力。

心理學家還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實驗。他們讓耶魯大學的學生閲讀一些材料,結果發現當學生一邊閲讀,一邊享用花生和可樂時,相比那些閲讀時不吃東西的學生,吃東西的一方更容易被説服。

難怪心理學會得出結論:當人們有一個好心情的時候,他們會透過“玫瑰色的眼鏡”來看待這個世界,不僅會更快做出決定,而且做決定時也更衝動。

應用方法

不過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説服孩子時恰恰做反了。他們神情嚴肅,態度嚴厲,還沒開口,孩子就已經捕捉到了氣氛的變化,不自覺地在心裏產生了害怕和牴觸的情緒。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所以平時教育孩子,除非是非常危險的事,比如玩火、在馬路上玩,我們要用格外嚴肅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對待其他事情,還是要用“好心情效應”,在放鬆、愉快的氣氛下和孩子溝通,這樣説服的效果會更好。

比如孩子拖延不肯洗澡,與其扯着嗓子催,不如用開心的事吸引他,“我們一起玩泡泡吧,一起給玩具洗個澡吧”,孩子會更配合你。

不知道怎麼用好玩的事吸引孩子,可以看看這篇,有很多實用技巧哦:

想讓孩子聽話,比講道理、打罵更有效的方法在這裏,你一定要試試

04 承諾效應

承諾效應指的是人們傾向於遵守自己公開做出的承諾。這種承諾既可以是口頭上的,也可以是行為上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言行不一,説一套做一套時,心理上的不一致會讓我們感到緊張,於是我們就會傾向於改變自己的想法,因為已經發生的行為是改變不了的。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應用方法

我們平時給孩子提要求,講道理的時候,總是讓孩子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因為沒有“承諾”這一步,所以孩子很容易就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沒有改變的動力。

承諾效應提示我們,應該讓孩子參與進來,做出一些公開的“承諾”行為。

講道理的時候,讓孩子説出他的觀點和想法,不要只是命令他“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做出肯定的回答,這樣孩子會更認同你。

比如關於幾點睡覺,你可以問孩子,“你覺得很晚睡覺有什麼害處,幾點睡覺比較合適,有什麼辦法可以保證你不會太晚睡?”

多讓孩子説説他的想法,最後討論出一個折衷的方案,效果一定比你每天催他要好。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此外,鼓勵孩子動筆把承諾寫下來或畫下來,然後掛在家裏顯眼的地方,如孩子的房門上,也可以增加對孩子行為的約束力。

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用圖片的形式記錄,讓孩子按個手印,或者你抓着他的手籤個名。

如果孩子比較大,就用文字的形式記錄,讓他在底下署名。

最後提醒大家,有些時候孩子不是不聽你的話,而是因為年齡太小,能力有限,才達不到你的要求。這種時候與其責備孩子,不如給他一些實用的方法,讓他通過練習來提高自己,效果會更好。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説服”孩子的4大技巧,吸引力效應、專家效應、好心情效應,以及承諾效應,回家一定要試試看哦。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文末留言,小樣媽看到後會給大家解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62 字。

轉載請註明: 耐心講道理孩子卻不聽?心理學家教你4招説服技巧,讓孩子變聽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