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很多父母只考慮生一個孩子,最多也就兩個孩子,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無論什麼要求都盡力滿足,哪怕孩子做錯事情了,也不捨得打罵半分。
但是愛孩子不等於溺愛孩子,在愛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樹立起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否則,那就等於是害了孩子。
案例“劉女士嗎?您有時間來學校一趟吧”聽老師的語氣,肯定是毛毛在學校又不聽話了,不知道這是這個學期,第幾次被老師請到學校裏去了,一時間,劉女士也是怒上心頭。
她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能這麼聽話?而自己家的孩子,就非得一次一次的給自己“找麻煩”,讓自己去學校丟人。
而每次請家長的原因都基本上是一樣的:
“您家孩子總是擾亂課堂秩序,不尊重老師,上課期間隨意走動,甚至還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每次都是這幾點,無論劉女士強調多少次,可是毛毛卻始終不改,真的是讓人十分頭疼。
“跟你説了多少次了?上課期間你就好好坐着,不學習趴在那睡覺也行,為什麼非要擾亂課堂秩序?一次一次的請家長,你覺得自己這樣真的好嗎?”聽到這話,毛毛也是沮喪地低下了頭一言不語。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劉女士其實也是十分後悔。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有在課堂上隨意走動,經常不聽老師話的毛病。雖然也聽老師反應過,但是自己卻沒有放在心上,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小愛動是天性,大點兒就好了。可是孩子上了小學之後,這種問題逐漸的擴大並暴露,才讓王女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是再想管教自己的孩子,卻已經為時已晚。
像劉女士家的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小時候孩子出現了問題不及時管教,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想管也管不了了。遇到這種事情,與其説是孩子的錯,還不如説是家長的問題。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如果從小出現了一些問題,家長卻視而不見,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大點兒上學就好了,不應該強加管教,老師會去教育的。但殊不知,家庭教育是孩子出生後受到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甚至陪伴了孩子的一生。
家長作為孩子的領路人是給孩子奠定基礎的,只有家長給孩子“立好規矩”,孩子才會朝着有規矩的方向蓬勃發展。
那麼,孩子出現上述這樣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沒有在適當的時期給孩子“立規矩”,那又怎麼能夠指望孩子之後能守規矩呢?
有很多家長認為,不能管孩子太嚴,不能對孩子太苛刻,孩子就應該用來愛護和包容。但實際上,立規矩和愛孩子,這兩者是完全不衝突的,尤其是孩子2到5歲時,必須要給他們樹立起規則意識和規矩意識,否則,家長日後再想管教孩子就會“難上加難”了,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家長們到底如何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其實,堅持這幾點就可以。
1.堅持底線,絕對不能一味的去縱容孩子首先就是堅持自己的底線,有自己的原則,堅決不能夠去一味地縱容孩子。
做錯了事情,就要讓孩子接受相應的懲罰,知道自己做錯的後果是什麼。家長一味地縱容,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越做越錯。賞罰分明,是給孩子樹立規矩的前提。
2.以身作則,想讓孩子守規矩,自己要做一個守規矩的人其次就是以身作則,要想讓孩子守規矩,家長首先就要成為一個守規矩的人。
出門在外,舉手投足,其實都在無形當中影響着孩子。自己守規矩,潛移默化當中也會讓孩子形成守規矩的習慣,無需語言的教育,孩子看着父母的舉動行為就知道應該怎麼做。
3.理智教育,讓孩子明辨是非,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後就是理智教育,千萬不能夠放縱和溺愛,從小就要讓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絕不能在孩子做錯了事之後,反而不教育不理睬,任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的行為,這樣只會讓孩子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
【辣媽語錄】: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絕對不是放縱,從小讓孩子學會守規矩,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規矩意識,也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是為了讓孩子以後更加優秀。
希望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堅持以上三點,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守規矩的人,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高素質的人,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態度。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長的正確教育之下,健康成長,優秀成才。
關於“立規矩”等於不愛孩子的這個説法,你贊同嗎?你又是如何給孩子立規矩的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