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秋”到“戰國”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遊行俠雲遊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歷史的回顧公元前1027年,古老的中華大地上,發生了一場王朝鼎革的大事變。這年正月,興起於陝西黃土高原上的周族,在其傑出首領周武王的統帥下,聯合周圍一些部族,東渡黃河,陳兵牧野,一舉攻克商都朝歌,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建立了周王朝。
為了治理幅員遼闊的新徵服區,自武王及其胞弟周公旦起,周人推行了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分封大批同姓子弟、姻親、少數異姓功臣和古帝王之後為諸侯,在各地建立起大小數百個封國,在周王室的號令下,分區而治,共輔王室,有效地實現了周族對全國的統治。
但是,歲月無情。曾幾何時,這種在周王朝開國之初曾起過保證王室對四土控制作用的分封政體,卻走向了它的反面。諸侯漸漸尾大不掉,權力重心不斷下移,王室日見衰微,以至最終演成了長達500年之久的諸侯割據、列國紛爭的局面。
分封制對於周王朝,何以前後會起相反的作用呢?這要從分封制下的政治結構和決定權力重心的關鍵因素談起。
在分封制下,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相標榜的周王朝實際是一種邦國聯合體,眾多邦國與周王室的從屬關係完全取決於周王室實力強大與否,強則從,弱則離,並無一定。分封之初,周王室勢強,眾邦國勢弱,尤其是直接由周王室“授民授疆土”的同姓姻親封國,在政治上和血緣宗族上對王室有着很強的依附關係,故大都俯首聽命。
不過,從政治體制上看,這些封國並非王室的派出機構,而是在各方面都自成體系的獨立王國。各封國都有一套與周王室大體相仿的管理機構和制度。如仿照王室設官建制,組織軍隊,徵收賦役,由嫡長子繼承君位,以及分封國君的旁庶子弟或親信功臣為下一級封君一卿大夫等。這就使封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具有相當的自治性。
隨着歲月的流逝,封國對王室的恩典和血緣上的親近感逐漸淡化,而欲擺脱王室的羈絆,要求獨立化的傾向卻與日俱增。尤其是那些疆域大、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當權者統治能力強的諸侯國,這種傾向就更為強烈。
與上述趨勢相反,周王室的實力在分封制下則日趨衰落。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作為王室經濟支柱的王畿土地,由於不斷分封,勢必漸遭肢解,經濟實力相對削弱;其二,王室對不服命的邦國需要經常出兵征討,軍隊時有損耗,軍事實力亦難永葆優勢;其三,宗法原則所規定的嫡長子王位繼承法下的周天子,並非個個都是文王、武王、周公那樣文韜武略、樣樣具備的英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者有之,昏昏濛濛無所作為者有之,驕奢貪暴荒淫兇殘者有之…這致使“王道微缺”,天子威信下降,難以駕馭邦國。
在開國之初,武王、周公、成王、康王之世,周王朝處於鼎盛時期,周天子君臨天下,諸侯莫敢不昕。但到第四代天子周昭王時,就出現了“荒服者不朝”,即邊遠地區的部族不再依臣禮按時朝貢的局面,爾後發展到內地諸侯亦伺機違抗王命,“或不朝,相伐”,王室不能制。到第十一代天子周宣王時,雖曾力圖有所振興,但終無法從根本上挽回諸侯坐大、王室衰落之勢。其子幽王繼位後,“使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政治癒加腐敗,加之戎狄交侵,天災橫流,國勢日益危蹙。幽王還寵愛豔妃褒氏,廢嫡立庶,引起原王后之父申侯的反叛。公元前771年,申侯糾合繒國,勾引早已為患宗周的犬戎,兵臨都城鎬京。幽王敗死於驪山腳下,鎬京遭到亂軍的無情踐踏,“流遍了,郊原血”。
第二年,被幾家諸侯擁立起來的周平王,迫於都城殘破、犬戎威逼的形勢,只好告別祖先經營300年之久的宗周故地,由趕來勤王的晉、衞、秦、鄭等諸侯護送,遷都於位於伊、洛流域的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一帶)。平王東遷是周王朝由盛而衰的重要分水嶺。歷史上,將此前的周王朝稱為“西周”,此後的周王朝稱為“東周”。東周又依政治形勢的發展,劃作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平王東遷至三家分晉)叫“春秋”,後期(自三家分晉至秦統一)叫“戰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