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雖然從小跟隨母親織蓆販履,但是人窮志不窮,他志向遠大不甘平庸。黃巾起義之際,正值青春的劉備希望能憑藉戰功出人頭地,於是乎就主動參與鎮壓黃巾亂黨。雖然有些戰功封了一個縣尉,但是遭人陷害只好走人。隨後便投靠了老同學公孫瓚,期間表現不錯,就連北海孔融都知道他的名號了,這讓劉備十分欣喜,於是帶兵去幫助孔融平定了黃巾軍。
後來劉備又輾轉徐州、小沛、許都、青州等地,投靠過陶謙,暫居過曹營,依附過袁紹,總是這一路來,劉備四處顛簸,始終沒有謀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屢次挫敗後的劉備並沒有灰心喪氣,反倒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隨後又流浪到了荊州,依附在劉表下面。作為同宗,劉表對劉備自然十分的客氣。但此時的劉備依然很落魄,追隨他的人還是那麼幾個,雖然在荊州又挖了一個尹籍,但是這個團隊依然不行,完全比不了曹操和其他諸侯。
劉備一心想招攬人才,但是總是招不到什麼人。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司馬徽,司馬徽知道劉備的那點心思,就直接對他説了三句話:“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意思就是説,你劉備整天盯着那些所謂的儒生,想把這樣的人招攬過來幫助自己,但是他們根本看不懂當即天下的局勢,招之何用?當今天下可真正稱為俊傑的,唯有卧龍和鳳雛二人。
劉備突然意識到了自己錯誤和思維的侷限性,他徹底聽懂了司馬徽的這三句話。於是就千方百計地打聽他們二人的下落,終於得知了“卧龍先生”的所在。於是帶上張飛、關羽,提上重禮便前去拜訪,可是諸葛亮也不是那麼容易請出山的,可是劉備連續三次誠懇的拜訪,終於打動諸葛亮,也讓諸葛亮看到了劉備的真誠,同時也進一步瞭解了劉備這個人。
而經過多次的交談,劉備發現司馬徽果然沒有騙他,諸葛亮果真是才學出眾,不同於一般的儒生術士,足不出户便對天下局勢瞭如指掌,果然是高人。聽過諸葛亮給他規劃的發展之後,劉備真是想都不敢想,試看一下如今的自己,除了忠心跟隨自己的幾個將領之外,其他一無所有,要兵沒兵,要地沒地。可諸葛亮卻告訴他按照隆中對策,不出幾年便可以獨霸一方的諸侯,甚至還可以實現興復漢室,統一天下的理想。
這可真是讓劉備又驚又喜,光想想就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這個“卧龍”果然不同凡響,這哪裏是什麼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儒士所能比的!就這樣有了諸葛亮的加盟之後,劉備從一個弱小無所依靠的勢力,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荊州,隨後又取得了益州,最終開創了蜀漢政權,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