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國相,也是近千年來智慧和忠誠的化身。他的智慧自不必説,而除了智慧以外更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忠肝義膽光復大漢江山,其《出師表》更是流傳後世,彪炳古今。
他是蜀漢的丞相,掌管蜀漢軍政大權,輔佐後主劉禪維持鼎立之勢,可以説諸葛亮在後主在位時期是蜀漢政權實際的執政者,但為何手中有如此大權力的諸葛亮並沒有像他的老對手司馬懿一樣篡魏自立,而是盡心輔助後主苦苦維持局面呢?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有人説過“權力就像是毒品”,沒錯,權力會使人慾罷不能,權力又是不可以分享的奢侈品。當手握權力的指揮棒時,沒有人會輕易地將它交出去;當一個比你有更高權力的人凌駕於你的頭上,誰又能心甘情願地受人驅使,而毫無怨言呢!他的頂頭上司劉後主,是個智謀、閲歷、權術都和他差上百倍的黃毛小兒,諸葛亮心中私慾的天平在某時某刻或許已經倒向他自己的慾望。但是,諸葛亮最終卻選擇了維護後主的統治,成為忠君的代名詞,或許這也非他所願。
赤壁之戰後,曹操代表的北方勢力有所衰弱,江東孫權免遭滅國之禍,乘勝勢發展壯大,劉備據守荊州,佔四地八方之要衝,業已三國鼎立之勢已初見端倪。而後劉備進軍益州,佔天府之利,據長江之險,三國的實力天平發生了傾斜,劉強而曹弱。吳、魏兩國為自身利益考慮,合謀讓呂蒙奪了荊州,盡力讓天平恢復平衡。夷陵之戰,陸遜的一把火卻燒光了劉備辛辛苦苦攢了半輩子的家底,沒有辦法老劉在白帝城含淚而去。此時,經劉備這麼一折騰,蜀漢的既定戰略方針基本成為泡影,想憑益州之力完成伐魏可以説是痴人説夢,偏安一隅尚屬不易,欲成王事已經是不可能了,諸葛亮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此時他的心情應該是複雜的,老東家西去,少東家年幼,為之奈何?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諸葛亮盡心盡力輔助後主,是報劉備知遇之恩。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請諸葛亮出山,是何等的恩情。如果這麼想或許真有些道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嘛!
孔明一生活了五十四歲。很妙,它就分兩截,前面二十七歲是一段,後面二十七年又一段,很少人這樣。孔明二十七歲以前,他有幾個特性。
第一個,身逢戰亂。
旱災、水災,他都經歷過。我們奉勸現代人,把磨練跟經歷兩個要分開來。很多人有歷練,但是他沒有磨練,因為他沒有吃過苦頭嘛。這種人最好不要當領導,你會害死很多人。因為你不知民間疾苦,你想做好事都不知道怎麼下手。他有歷練,什麼經歷都有,就是沒有磨練。孔明不一樣,他是吃盡苦頭。從小媽媽就死了。爸爸娶了個繼母,這個繼母好壞我們不要管她,他沒有娶多久,他又死了,這才麻煩呢。所以他是個比較複雜的孤兒。又要逃難,跑來跑去。他從小就知道,這是個動亂的時代,我這輩子來不是來享福的。所以你看他一輩子,保持很寧靜的生活。
第二個,他知道,他這輩子不是來當皇帝的。
因為當時就是大家爭皇帝嘛,你爭我奪的結果誰倒黴,老百姓倒黴。三國時代的人死掉一大半!就是為了誰都要當皇帝。我想這些事情,在我們身為現代人,應該是很有感觸。你們幾個人爭來爭去,好處你們拿走了,我們跟着倒黴。他知道,如果還有人想當皇帝的話,那死的人更多。
所以一個人要知道我這輩子是來幹什麼的。孔明這點很了不起,他知道他這輩子要做一個好的宰相。因為他讀歷史嘛,他知道嘛,有明君,還是不夠,如果沒有好的宰相來補助他的話,這個明君還是會糊塗的。你看人沒有登基以前他是明君,登基以後還是明君,沒有多久他就變昏君了。
因為權力使人腐化,這是自古以來沒有改變的。你看曹操剛開始多好,最好簡直太可怕。孔明他説我如果要幫人家忙,我要當宰相,我要學誰呢?他的目標,鎖定了兩個人,一個叫管仲,一個叫樂毅。這兩個人,都是幫助他的領導,然後做一個很賢明的領袖。所以他從小就自比管仲、樂毅。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孔明,他了不起的,就是他有智慧。他的智慧在哪裏?
一般人讀得很精很熟,要準備考試的。你有沒有發現,考試考得越好,出來社會越沒有什麼貢獻。因為他精熟嘛,他讀了太多的答案,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什麼都不行,那什麼都不要做了。孔明自己講的很清楚,他是獨觀大略,他是大致上看一看。那不是馬虎嗎?不是。他是抓到要點,抓到重點,然後要權宜應變。一個人懂得多少,其實都不是很重要,能不能用在這種千變萬化的社會上面,而做出合理的一個決策,這個才叫智慧。
一個人你活着的時候怎麼樣其實不是很重要,因為死後才知道,你生前所作所為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一個人生前了不起,死後罵得一塌糊塗,那就表示你所做都是錯的嘛。
1、舌戰羣儒
孔明真的那麼厲害嗎?沒有。他是準備工作很充足而已,他非常充足。他在隆中,但是他知道所有世界上、舞台上這些活躍的人,把他都做個案的研究,清清楚楚。所以你看他才二十八歲,他一個人就到了東吳。東吳出來所有的人想把他打倒,想給他難堪。他一個一個説出來,你是誰,你是誰,你從小怎麼樣,你怎麼怎麼樣。一個人基本功要好,基本功不行,就上台,那最後呢,是很難看的。如果孔明第一次,去見江東羣儒,就被他們弄得一句話都將不出來,那你下山幹什麼,那自討沒趣。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沒有什麼神秘的,就是有點天文科學而已。它這個風啊,吹東風的時候,偶爾會有那麼幾分種,或者幾小時是吹西風的,它會有嘛。孔明就是抓到這個訣竅而已。
3、三氣周瑜
他到底有沒有氣他,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要得到一個教訓,就是説如果你是周瑜,你碰到孔明你要怎麼辦?這個比較重要。你是周瑜,周瑜很了不起,那你碰到孔明你怎麼辦。你跟他鬥,最後自己死。
4、七擒孟獲
讓我們感覺到孔明好像是個半仙。實際上沒有,孔明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只不過他很通,他是個通才。天文、地理、人文、歷史,他都搞得很清楚。我想做一個政治人物,你要為全民服務,你不能有什麼專長。就好像我講總經理不應該有專長一樣。一個總經理最好跟所有經理講説,你們是有專長,所以當經理,我沒有專長,所以當總經理,對不對。我每一樣都懂一點,我當總經理,你財務很專精,你這一輩子就給我當財務經理,這沒有錯啊。現在人他根本不懂這個,他認為我財務幹得好,我就可以當總經理,然後害死一大片人。很多人這輩子本來不會害那麼多人,就是你有機會當了總經理,你就害死很多人。
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八個字大概講完以後,你就會想到,孔明最了不起的精神就在於此。
一、淡泊明志,淡泊就是對名利不講究。老實講一個人有沒有抱負,要為人民服務,就看你名利心重不重。只要名利心重,你再怎麼講都沒有用,全都是假的,講得好聽的而已。因為名利這兩個字,會使得一個偉大的人,然後變成很卑鄙的人,因為你超越不了這兩個。我再説一遍,老天要考驗人,就是用這兩個字來考驗你。你名關過得了嗎?你利關過得了嗎?大部分人兩關都過不了。你看活到五六十歲,活到七八十歲,滿口都錢錢錢,你就知道利關過不了。名片拿出來,一頁印不完,印兩頁,主席幹不了,全乾副主席,這做什麼嘛這。
二、寧靜致遠。孔明看到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後的事情,要不然他怎麼會説動這個劉備,就幾句話就把劉備説動。就表示他心裏很平靜,我要當不當無所謂,我下不下山不在乎。一個人只有這樣的一個心態,他才會很冷靜的去看很深的東西,很遠的東西。
一千七百多年來,講到孔明只有説他好的,沒有説他壞的。他是個失敗者,但是我們用一句話來讚美他,叫做不以勝敗論英雄。這樣你就知道中國人厲害就在這裏,他要貶你的時候就説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他想捧你就説,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叫智慧,這不是知識啊,這個跟知識無關。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情:盡人事,聽天命。所以他完全沒有遺憾,他沒有遺憾。
他二十七歲是個關鍵,因為碰到了劉備。他後來會那麼鞠躬盡瘁,就是很感謝劉備提供他表現的舞台。如果他沒有碰到劉備,他心安理得的永遠做個農夫,做個很平凡的人,寧可死掉,不願意上台。杜甫等文人也都讚美過諸葛亮的功績,可見歷史對於諸葛亮的讚譽是相當高的。
有人認為,如果不是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司馬懿主持的魏國陣營也未必能夠穩守太平,以後也就不見得能有司馬家族建立的兩晉王朝。但是不管怎麼樣,三國演義的結局就是司馬家笑到了最後。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司馬懿,字仲達,河南温縣人。中國歷史上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東漢末年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在曹操去世後多次擊退西蜀、東吳的進攻,更於238年一舉蕩平盤踞在遼東的公孫家族。政治鬥爭中幾經沉浮,曹芳執政期間發動東高陵政變,自此,司馬家族牢牢抓住了政權。繼而司馬炎滅西蜀,稱帝,滅東吳,統一全國。按道理來説,司馬懿帶領的司馬家族結束了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近一百年戰亂局面,應該是會被歷史大書特書,民間也應該津津樂道的。然而,司馬懿、司馬家族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美名,相反,罵聲一片。司馬懿家族統一了天下,卻不招人喜歡?原因就是.....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一一分析。司馬懿家族統一了天下,卻不招人喜歡?
1.人臣取代人君。
這點確實不好,沒有哪個皇帝想讓自己的江山被臣子搶走,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只會説司馬懿的壞話,從來不説他好話,包括那些為政府工作的史官。但是在中華大地上不僅有官方的正史,還有野史,還有民間故事、民間傳説。可是不管正史野史也好,道聽途説也罷,都沒人説司馬懿好話的。同樣是人臣取代人君的曹操、趙匡胤、李淵卻在歷史上卻沒有那麼差。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高層鬥爭再厲害關自己什麼事?東高陵政變、陳橋兵變老百姓受到損失了沒有?沒有。曹操可能受人爭議,但是一説到唐宗宋祖,人們有時候還引以為豪。所以,人臣取代人君,不是大家不喜歡他的理由。
2.奢靡風盛行。
司馬炎統一全國之後,社會之風日漸糜靡。西晉奢靡之風最著名的是王石鬥富。石崇本是將門之後,擔任荊州刺史時卻靠自己手中的權利搶劫一夜之間暴富,繼而建金谷園,廣納妻妾、窮奢其極。皇帝的舅舅王愷看到後要跟石崇在財富上一教高下。那會兒也沒有富人排行榜啊,怎麼辦呢?兩人就通過石蠟做飯、糖水洗鍋、絹紗步障來較量誰更闊氣。晉武帝不僅不反對,反而還暗中支持王愷跟石崇鬥富。這些攀比鬥富在現在人看來是非常痛恨的,簡直就是極大的浪費啊!所以你要説一個奢靡之風就讓人們不喜歡司馬家族,這點説不通。司馬懿家族統一了天下,卻不招人喜歡?原因就在最後一張圖裏!
3.老奸且巨滑
司馬懿是一個老奸巨滑的人,70歲了還精神抖擻地賺了曹爽。如果我們換一個詞語來形容“老奸巨滑”,老謀深算,足智多謀是不是也是這個意思?如果這樣説,司馬懿和諸葛亮、荀彧、劉伯温都是有智慧的人嘛,中華民族這麼智慧的民族能不喜歡這種有智慧的人?只喜歡失敗的諸葛亮卻不喜歡成功的司馬懿?沒有道理嘛!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掌權時確立的,本意是在長期內亂、士人流離、人才匱乏的情況下為政府選拔優秀人才。隨着司馬氏掌權,這種選拔就漸漸為士族所壟斷。最終導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狀況。誠然,九品中正制有他的侷限性,但是在漢朝時期的孝廉制度也不一樣有弊端?包括後世的科舉制度及現在的高考制度,同樣也不是盡善盡美。或者説九品中正制對於那些上品的世族來説,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因為他們切了最大的一塊蛋糕啊!所以一個九品中正制也不至於讓所有人都討厭司馬家族。
5.五華亂華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帶魏建晉之後,他鑑於魏國宗室力弱,終致最終滅亡的教訓,學習西周大搞分封制。大封司馬皇族為藩王,前前後後一共分封了幾十個王國,以對抗士族及有權者。這些分封的王國有大有小,除統治民眾外,國王可以任命官員,自建軍隊。而且各重要戰略要地也由這些國王們來鎮守。這麼做的確讓反抗司馬家族的人無能為力了,但“八王之亂”證明,這種政策愚蠢透頂,管得了其他士族,卻讓司馬家族內鬥!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看看這張地圖就知道了大家為什麼不喜歡司馬懿了。對,就是五華亂華!北方大地一片狼藉!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説,不管皇帝姓劉也好,姓曹也罷,只要能有一個穩定的環境,這樣就足夠了。但是到了司馬炎這兒大家都玩完,為了維護司馬家族的統治,司馬炎搞分封,最終導致八王之亂,長達16年,死傷多少老百姓?
好吧,內亂也就算了,打打合合咱們再一統繼續發展也可以啊,比如朱棣和建文帝之爭,內鬥之後大家還生活在一個安定的環境裏,照樣支持大明王朝。
但是西晉不一樣,長達16年的內亂直接掏空了國防力量,直接導致異族強大!而且最後連國家都沒有了,逃跑到長江以南,美其名曰“衣冠南渡”,普通老百姓何去何從?亂世人不如太平犬啊!
最後外族人在華夏大地上建立了16個國家!這段歷史被稱之為“五胡亂華”,亂,動亂,禍亂,戰亂!從士大夫到農夫,大家都玩完,誰還能喜歡晉朝?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司馬炎,再往前進一步就是奪取了曹魏政權的司馬懿!對,就是司馬家族讓中華大地帶進了三百年黑暗的無底深淵,三百年來大家都是亡國奴,三百年來殺人如同屠戮豬狗,如果不是出了一個不世英才楊堅,大家還繼續在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文明從此結束!如果不是楊堅,説不定現在是一羣説着嘰裏呱啦外語的人拿着一個青銅器説,這是兩千多年前的“華夏文明”,現在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你説大家誰能喜歡你——司馬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10 字。

轉載請註明: 司馬懿家族一統天下,為何人們卻歌頌諸葛亮三分天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