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周平王遷都洛邑時,鄭國的鄭武公派兵護送周平王到洛邑,並做了周平王的卿士,也就成了周天子的權臣,後天鄭武公死了,大兒子繼位,就是鄭莊公,鄭莊公跟他老爹一樣也是周天子的權臣,一樣欺壓周天子。
後來鄭莊公的母親和弟弟聯手謀反,鄭莊公回國平叛,打敗弟弟,軟禁母親,平息了叛亂。
可是當鄭莊公回到洛邑,突然聽説他走的這些天,朝裏發生了一件事,周平王最近和虢國的虢公經常往來,還聽人説周平王私下裏有説要用虢公取代自己。
鄭莊公很生氣,於是跑到周平王那裏去鬧,怎麼鬧?搞辭職啊!
鄭莊公對周天子説:我聽説你要換人,我沒有才能,你另選賢能吧,我不幹了。
鄭莊公非常豪橫,以辭職相要挾,是因為他知道周平王不敢讓他辭職,這是在給天子難看。
周平王怎麼就不敢對鄭莊公説你給我滾出去?
周平王也想這樣説,但是他真的不敢,因為他怕,實際上這個時候周平王已被被鄭莊公控制了,他是怎麼控制周平王的呢?有三招。
第一招就是阻斷周平王和其他諸侯的聯絡,鄭莊公的老爸叫鄭武公,這個名字裏的武公真的可不是白叫的,鄭武公很能打,他把原來在洛邑周圍是二十幾個小諸侯國都吞併了,現在這些小國都歸了鄭國,鄭國一下子就成了一個大國,所以周平王現在邊上這一圈的城市都是鄭國的,等於説鄭國把周天子包圍了,周平王就沒有辦法和其他諸侯國取得聯繫,那時候沒有電話也沒有微信,聯繫都得靠人,而所有的路都被鄭國把持,所以周平王就無法向諸侯國發出聲音。
後來鄭莊公敢假借周天子的名義進攻宋國,原因就在這,他即使假傳聖旨,諸侯國也不知道。
周平王最後要想發出聲音怎麼辦?就得拿起刀槍跟鄭國去拼命,可是周平王自從失去關中,離開大本營,遷都洛邑,實力就衰落了,根本打不過鄭國。
第二招控制周平王的就是在經濟上對天子進行封鎖,鄭國有一年不高興,就派軍隊去收了天子家地裏的莊稼,周天子的軍隊打不過鄭國的軍隊,周天子能怎麼辦?周天子是一聲都不敢出,眼看着鄭國軍隊收了他的莊稼,裝車走了。
直到第二年的夏天,周天子才敢撞着膽子去問鄭國:你家今年的收成可好啊?鄭國國君都忘了去年收周天子莊稼的事了,於是很迷茫的説:還好吧。
周天子這才出了一口氣:噢,那我就放心了,太好了,我家今年的收成看來是能保住了。
周天子這話是在責備鄭莊公,但是其實我們也能從這段對話中看出鄭國對天子的控制,你不聽我的,我有辦法讓你餓肚子。
第三招控制天子的辦法就是輿論,周平王的王位來的不正,不是他老爹傳位給他的,在周平王還是太子的時候,他老爹周幽王曾經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後來周平王的外公申侯勾結外敵犬戎部落殺死了周幽王,扶這個廢太子繼位,是為周平王,所以周平王的這個王位就如同搶來的一樣,來路不正。
在這場政變中,鄭國是扶持廢太子周平王繼位的功臣之一,是鄭武公派兵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天下誰不知道鄭國的功勞有多大?鄭國是對周平王有恩的,周平王怎麼能反對為自己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鄭國?你周平王要知恩圖報啊。
三國裏的董卓為什麼一定要換個天子?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對別人心理上的控制,我扶你當上皇帝,我有恩於你,你這一輩子都得報答我。
所以當鄭莊公提出辭職的時候,周天子是一個勁兒的否認:沒有你説的那個事情。最後甚至周天子向鄭莊公提出:你要實在不相信,我把我的一個兒子給你當人質,你能不能不辭職,留下來?
這樣鄭莊公的辭職鬧劇才平息下來。
天子做到周平王這個份上真的是讓人無語,面對鄭國的不滿,周天子心中充滿的全是恐懼,最後周和鄭國交換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到周天子那裏住,周天子的兒子到鄭國去住。
質子的風氣從此開始在春秋流行,周與鄭國質子,此後也就因此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衝突,這種交換人質的辦法是用血緣關係擔保承諾。
但這也説明了周天子這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實際上已經淪落到了一個諸侯國,而且是一個二流的諸侯國,實力衰弱,和一流諸侯國鄭國相比,差太遠了。
後來鄭國和齊國在石門會盟,簽訂友好條約,不針對第三國,條約規定經濟大國齊國和經濟強國鄭國,互為兄弟,有難同當。
這個會盟更是一種突破,這是一種諸侯外交的開始,原本天下是以周天子為中心的組織架構,但是現在變成諸侯之間相互結盟,彼此抗衡的混亂局面,諸侯國開始不再依靠周天子主持公道,而是相互結盟,以武力解決利益的糾紛,雖然石門會盟盟約的內容相當的正面,但是這個盟約的後果相當惡劣,這是春秋戰國幾百年動盪時代的開端,天下大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