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煩惱自己的孩子“叛逆”,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和家長之間沒有共同語言,甚至產生了非常大的隔閡。家長想要解決這個方式一定要去多瞭解孩子,感受孩子的心理特徵,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前幾天鄰居跑來和我吐槽孩子的叛逆問題:“孩子現在到了叛逆期,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平時想給孩子提建議,可是到最後又成了彼此之間的矛盾,開始吵架。現在完全不能和孩子提意見,一提他就鬧。”
其實很多家長都有和鄰居相同的煩惱,總是認為青春期的孩子無法溝通,其實這都是由於家長沒有深入瞭解孩子們的心理特徵,所以才會和孩子對話的時候產生分歧,最後和孩子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無話可説。
一、青春期孩子獨特的心理特徵
1、獨立意識
青春期就是孩子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時期,並且在這個時期孩子們會產生一種自我同一性,也就是會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和方向。
在這個時期孩子們不願意家長們在幫自己做選擇,開始從外表到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上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
2、個體自尊心強
青春期的孩子們非常渴望獨立,並且孩子們非常介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會因為外界一點點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這種過度在意外界的評價行為最後會引發一種自卑感,都是由於自尊心過強導致的。
3、常帶批判的眼光
孩子們常常會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他們變得敢於表達自己並且會發表一些不同的意見。他們還會刻意尋找一些不足,來表示自己獨特的想法。
充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之後,再尋找其他的方式充分地和孩子進行溝通,這樣的教育才有效。
三、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法
1、減少控制
不管是老師還是父母,孩子們在面對長輩時總會產生一種距離感,這是一種被控制所引發的狀態。
所以想要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家長首先就需要放下自己的控制慾,在面對孩子的教育上,多給予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
同時家長們在這個時候要多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站在一個朋友的角度去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一個家長的角度去提出要求,從這個方面減少對孩子的控制會更有效果。
孩子會有自己的隱私和想法,我們不要去幹涉孩子,相反要尊重孩子,並且還需要保護孩子的成長空間。
減少控制孩子的教育的同時一定要謹防教育的邊界,不要逾越孩子成長的界限,否則對孩子來説就是一種侵犯。
2、懂得示弱
父母在孩子面前如果一直處於一種強勢的狀態,就非常容易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壓迫感,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們的叛逆心理。
所以這就非常容易造成在彼此的溝通過程中,產生一種“錯位”,家長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孩子們也在説自己的想法。
父母們一定要懂得示弱,簡單來説就是創造更多“平行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們和家長處於同一個水平上合理地溝通。
示弱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們多考慮家長的不容易之處,並且真正地參與到家庭中來,這會使孩子變得更富有同理心,從而更願意和父母交流。
3、打開溝通之門
很多家長不知道和孩子聊什麼,其實就是沒有真正地瞭解孩子。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代溝並不是不可逾越,而是家長們不願意破解。
如果你正在和青春期的孩子們談論學習,最後孩子們也只會失望地回應幾句,最後把自己封閉起來。但是如果你和孩子談論他們的愛好,他們最近關注的明星、社會動態,這個時候孩子們更願意表達自己,所以才會打開話匣子和家長們進行溝通。
因此,真正地溝通只需要一個有效地開口,找到孩子們的“心鎖”才能夠有效地和孩子展開對話,由此讓孩子們變得開朗,更願意和家長表達自己。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是父母們必經的課題,家長們需要留心,多觀察孩子的動態和真實想法,改變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真正地進行貼心地溝通。叛逆只是表象,需要家長們一一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