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是我國曆史上偉大醫學家,其編修的《本草綱目》為醫學事業的進步提供了重大的幫助,而且李時珍是個不貪慕名利,一心為百姓的仁醫,關於他的事蹟流傳至今,成為後世人稱頌的對象。
關於李時珍的影視也漸入我們的視野中,其中關於李時珍的電影最早是由導演沈浮拍攝的《李時珍》,這部電影是部黑白片,在1956年上映。
1956年《李時珍》黑白電影劇照
《李時珍》講述的是李時珍編修《本草綱目》的過程,表現了李時珍編修過程中有艱辛、有無奈、有刁難、有傷害但是唯獨沒有放棄的情感。李時珍的父親是當地的名醫,而李時珍也繼承其父之業,對待醫學的態度很是謹慎,愈學愈精,因此發現當時的醫學者包鄉紳所編寫的本草書籍的漏洞,為其所怨。
後來李時珍因為名聲大震被推薦進宮,一心要重修本草書籍的李時珍,上奏重修的意見不被皇帝批准,加上他對追求名利沒有興趣便辭官回鄉自己編修書籍,雖然一直遭受包鄉紳的刁難,但是卻被百姓擁戴支持。李時珍在考察藥物的過程中結識了魏郎中,便一同跋山涉水,嚐遍百草,記錄草藥。但是筆記卻被惡道士搶走,魏郎中為奪回筆記不幸墜崖身亡,李時珍雖悲痛不已,但還是不放棄他們共同的願望,繼續記錄。
李時珍花了三十年的時間終於編修好本草書籍,包鄉紳想要拿這個刻印,被李時珍拒絕,李時珍好友田恆幫他刻印,卻被連累入獄。於是李時珍在生前沒有機會看見《本草綱目》的出版,在他逝世三年後,此書才得以出版,並流傳萬世。
李時珍脈學
李時珍作為一名偉大的醫學家,其不喜權勢,一心為百姓解決疾病之痛苦,歷經數十年編造了《本草綱目》這一偉大著作,雖然在這個花費時間之長,但是李時珍臨牀經驗豐富,常年為患者醫治,且李時珍喜好醫術,所閲讀的醫學書籍種類也很廣泛,因此李時珍在脈學上也頗有見解,於是李時珍關於脈學的書籍便出了三本。
李時珍《頻湖脈學》書籍封面圖
一本是《瀕湖脈學》,其中是根據李時珍父親所編寫之書《四診發明》為依據,還有向很多名醫學家的探討,集中他們對脈學的精華而編造的關於脈學的書籍。李時珍會出這本書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流行的關於脈學的《脈訣》有漏洞,加上脈學對中醫學來説是很重要的一門基礎,便出書修復原來的漏洞,還提出自己的新發現。李時珍將脈絡中出現的病症都相互對應,編成歌訣易於北宋,是初學者或者感興趣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一本是《奇經八脈考》,這是關於十二經脈之外旁支的脈絡,不僅給出奇經八脈的循環路線還給出會得的疾病和症狀,結合這個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法,是醫生靠診脈診斷的一種依據。
第三本便是《脈訣考證》,這本書就只是李時珍記錄與各家醫學家根據脈學的不同見解,主要是以李時珍那個時代盛行《王叔和脈訣》書籍為主要探討對象,李時珍在這本書中總結各家觀點,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本書便成為李時珍與當代的醫學家們的學術討論之地。
李時珍傳人
電視劇《本草藥王》龐憲劇照
據記載,李時珍的後代子孫們,都繼承了李時珍在醫學上的成就,在家鄉行醫治病。明朝末年,社會動盪,他們為了躲避戰爭,全家從湖北來到了四川省隆昌縣生活。現在李時珍已有第十八代傳人。李時珍的孫子李澤安等人,在繼承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基礎之上,又編著了《本醫綱目》一書,詳細介紹了各種中藥療法。
在電視劇《本草藥王》中,李時珍的弟子是龐憲。龐憲出生在官宦家庭,家族有很高的名望。因為對醫學感興趣,於是便進入了太醫院進修,恰好,李時珍也在太醫院工作。因為龐憲有做軍醫的經歷,所以在醫治過程中,喜歡把武術融入到療法中。李時珍的醫術很精湛,剛開始,龐憲很瞧不起李時珍,經常要和李時珍比試。隨後,龐憲驚訝於李時珍醫術的高超,決定拜李時珍為師傅,跟隨李時珍學習醫術。當時,嚴嵩誣陷李時珍,為了救李時珍龐憲費了很多精力。後來,李時珍離開了太醫院,龐憲也始終追隨着他,李時珍在完成鉅著《本草綱目》時,龐憲協助他共同完成。
李時珍去世後,龐憲也成為了一位醫術精湛的名醫。
李時珍夜宿古寺
李時珍是我國偉大的醫學家,他這一生都在為醫藥貢獻,為造福廣大百姓而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編修了《本草綱目》。而夜宿古寺這個講的是李時珍在為了編修《本草》書籍踏上了征途,一路上邊走邊採集記錄各種藥草,歷經艱辛,跋山涉水的故事中的一段。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課文配圖
這時李時珍帶着弟子龐憲在山中趕路,曉行夜宿,長途跋涉了數月,就是為了採集藥材。當他們來到一個偏遠山區時,因為他們一心趕路沒料到夕陽西下,因此錯過了旅店,在山林中沒有地方露宿。所幸發現了一座破寺廟可以暫時為他們所住,雖然寺廟很破但是李時珍他們卻沒有嫌棄還是照樣燒水吃乾糧。
李時珍因此還問他的弟子龐憲會不會覺得這個旅程很艱辛,還要露宿這樣的破寺廟,不能好好休息,龐憲卻不以為然,認為師父李時珍都50了還不覺得辛苦,他為20歲的年輕人怎麼能感到辛苦呢。李時珍很是欣慰,雖然這樣比在家中辛苦,但是辛苦後能為百姓造福也是很值得的。
之後他們便靠着月光記錄下當天採集藥材的資料,有的藥材形狀類似,為了區分出來,李時珍都會親自嚐嚐以此區別。李時珍為了記錄藥材不僅不惜年歲已高的跋涉之辛,還為了區別藥草不惜生命之險,如此勞累奔波均是為了《本草綱目》的完成,給百姓帶來福音。
對李時珍的評價
李時珍是歷史上傑出的名醫,是大明時期的聖醫,李時珍的一生都貢獻給了醫學研究,他對醫術的態度是非常認真嚴謹的,他認為藥材的可貴之處是可以治癒,但是也能害人,因此要仔細觀察記載,不可有一分的差池。
李時珍也被世人稱為“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編修中,耗時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行遍萬里路,詢問了無數個人,親嚐了百草,才編修完這樣一部造福人類的鉅作。
李時珍畫像
李時珍用了他畢生的精力完成了這樣一件事,期間即使是翻山越嶺,出入深山老林,李時珍都沒有因為路途艱難而放棄,當時李時珍的年齡也不小了,邁着年弱的雙腳,他永不放棄的精神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他的弟子和兒子。
李時珍憑藉其不畏艱苦的精神完成了這樣一部完整的關於本草也關於化學的著作,其縝密的思維將本草進行嚴密的科學分類,是當時中國幾千年來藥物學的總結,不僅豐富了本草的知識,還糾正了過往的錯誤。
李時珍作為一名醫術高超,學術知識豐富的醫生,放棄了達官顯貴的生活,不追求名利,不貪慕虛榮,一心只為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其中李時珍曾在楚王府為官,治好了楚王兒子的疾病,李時珍拒絕了楚王的重金酬謝,只認為救助他人乃是醫者之責。如此高尚的醫者李時珍,從他對醫學的執着謹慎再到為人處世的寬厚仁愛,不為名利,只為蒼生的大愛精神為我們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