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獲得一種非常踏實的幸福感 只需三步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經典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析下什麼是幸福?

  上學期我教《幸福心理學》通選課,是我在復旦第三輪教這門本科生通選課。


 

  幸福的心理學研究,在世學者 Seligman 坐第一把交椅。他在 2004 年鼓吹:幸福這個生活語言對應三個不同的學術語言:愉悦(Pleasant Life)、投入(Engaged Life)、意義(Meaningful Life)。近年他的三個代表升級成五朵金花,加上社會關係(R)、自律成就(A),以 PERMA 一詞行世。我認為 PEM 是所有時代所有人的共性,RA 只適於特定時代特定人,不難構建反例。下面我只介紹 PEM 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實例、學者。

  P 幸福,經典實例是 Milner & Olds (1953) 用穿顱的電極刺激大鼠腦特定部位,開關是大鼠能觸動操作的壓桿。鼠同學連續壓桿一萬次精盡身亡。提純過的毒品對腦的刺激效果類似。人以及動物在主觀感受上主要體驗的是改變量。開始壓桿的時候,鼠同學 P 幸福達到很高的正值,之後大體回到基準值。任何一次如果停止壓桿,就會體驗到很強的負值,毒品成癮研究中的學名叫戒斷症候羣。古人(叔本華)一言以蔽之:“當慾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便無聊”。每個人成年後 P 幸福波動圍繞的基準值可以測量,同卵孿生子數據的研究發現,這個變量超過 50%的方差由先天因素解釋。

  E 幸福,如果説 Seligman 寫下了幸福心理學的聖經新約,那麼舊約無疑是 Csikzentmihalyi 的《Flow(心流)》。實例比如高水平高挑戰競技運動林丹幸會李宗偉,全程中絕大多數的時點在 P 幸福上都只能測得基準值甚至負值,緊張專注往往伴隨起伏的焦慮。除了體育競技,任何長時間易專注的任務都可達成 Flow——這樣説其實是同義反復,Flow 的定義幾乎就是長時專注。逛街 shopping、頻繁換台看電視是兩種典型的低 Flow 生活方式。C 教授在 Flow 上的經典研究發現,高 Flow 值的人比低 Flow 值的人各種幸福感測試題評分都更高,除了一條:高 Flow 值的人仍然認為低 Flow 值的人生活方式更有吸引力。

  M 幸福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家,我以為是傳奇的 V. Frankl (這個名字 L 結尾,應該是德語)。意義,或者説價值觀,其實已超出心理科學的實證範疇。Frankl 通常被歸入存在主義心理學,這個流派經常與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寫在一起,二者微妙的不同全在於“自我超越”區別於“自我實現”。“超越 / Transcendental”這個詞頗有思想史背景,應該源於艾默生為代表的新英格蘭超驗主義運動,俗稱美國版文藝復興。

  假如我對這個領域有所貢獻,或許在此:這門課我教到第三輪的時候發現 D. Dennett 的意識學説可以整合 PEM 為統一的理論。D 教授指出,意識自我是意識內容浮現於第一人稱視角的錯覺,意識內容又往往以多重故事腳本並行,意識自我由多重並行內容的重心所派生。我試着往多重故事腳本理論引入時間維度:並行的意識內容腳本可能陳述在通常定義意識的短時記憶時間尺度;也可能持續專注於定義 Flow 的中等時間尺度——從通常保持自制力的十五分鐘到三餐一眠的四段間隔;還可能展開在人生尺度乃至超越於時間。不同時間尺度的意識內容混雜並行,重心切換,相應浮現的意識自我不同。三種時間尺度的意識自我分別體驗幸福感 P、E、M。

  為了使這個歪理更有操作意義上的説(hu)服(you)力,我設計瞭如下基於身體感受的實驗。D 教授曾經設計原版的思想實驗發表為科幻小説,主張意識自我在空間座標上總是處在意識內容反推的第一人稱視角。我在課程考卷裏舉了這個例子:潛望鏡的專注觀測者意識自我座標在水面而非潛艇,如果他只有眼睛,連自己身在潛艇還是遠程基地甚至笛卡爾魔鬼腦缸這三種情形都不可能區分。這篇小説收在他與 Hofstadter(就是 GEB 的作者)合編的 The Mind's I 文集(中譯《心我論》)。我的實驗很簡單,讓被試操作一項基於四肢意識內容而非視聽意識內容的 5 分鐘長週期專注任務,同時並行另一項基於視聽內容的 5 秒鐘短週期走神任務。用不那麼忽悠的説法,就是跑圈跑過了 2500 米的疲勞點,一邊用身體四肢去專注體會還要熬多久完成腳下這一圈的跑道,同時走神觀察眼前的鼻子是否有汗。此時被試可以體驗到四肢為低重心的長時間尺度意識自我與視覺為高重心的短時間尺度意識自我的並行甚至對話。而人生時間尺度的意識內容與意識自我通常浮現於臨產、臨終這樣的人生事件。

  這個理論最可能面對的質問是,各種意識自我歸根結底不都是在當下麼?這個質問是因為未掌握 D 教授意識自我錯覺論的精妙之處:意識自我在極端情形可以在空間上不在此地瀰漫似天人合一,比如在夢中專注地思考一個代數而非幾何的問題,又比如視覺角度分散式分佈的人工智能的意識內容所浮現的意識自我。意識內容的空間座標是這樣,時間座標也有對稱的解讀。Flow 體驗不定義於任何單獨的短時記憶瞬間,雖然對這個心流的再回憶可以發生在短時記憶尺度。

  P、E、M 三者還有幾個有趣的統計經驗關係。專注 E 的高體驗在過程中並行的愉悦 P 值不高,高的愉悦 P 值往往造成專注 E 的中止或發生在專注 E 的終結。而專注 E 如果並行一個意義 M 的小正值,就能帶來專注 E 的高體驗,如果換成一個意義 M 的小負值,同樣也能撬動專注 E 反轉為極低的體驗。最典型的幸福體驗組合就是帶微弱正面意義、全程無暇顧及是否愉悦的專注過程附帶一個非常愉悦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