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孩子兩項能力,造就娃的學霸體質,家長不用操心娃的學習
古人寫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少時不努力讀書的人,老了之後感嘆年少不努力,獨自傷感。其實學習這件事,更多靠的是自覺與自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父母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未來打出一番天地,出人頭地的,所以在孩子步入學習旅程時,就開始給孩子鋪路,像請家教、補習、買題目等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人的孩子更加優秀、突出。
但是,轉念一想,孩子的成績好與不好,是由他們自身決定的,未來的路還是靠他們自己奮鬥拼搏而來的。不是一味地補習、請家教就能考取好成績的。
身邊有個很真實的例子。一個相處了三年的高中同學,他每天都把自己關在“牢籠裏”,似乎每一天都很忙。
在別人放鬆的時候,他在低頭刷題;在別人週末出去玩的時候,他在補習功課;但是以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成績會很好嗎,並沒有,他成績一直在班級倒數十名徘徊。
因為跟他關係挺好,我有問過他這樣的學習方式會不會太累了,況且還沒有效果。“其實挺累的,但是習慣了,自從上了六年級之後,家裏人一直以這種教育方式讓我學習,效果時好時壞的,但是想想家裏人畢竟是為了我好,我也不能辜負他們”。他挺無奈的回答我。
其實學習這件事,説容易也是容易的,説難也是超難的。但是學習最講究的是方法而不是埋頭無休止的刷題、補課。
事實上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上學後不用補課,就可以讓孩子成為學霸
在中國,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因此他們不會過早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如果在孩子年幼時,父母總是幫孩子考慮好一切,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走,這往往會讓孩子養成做什麼事都依賴他人,沒有主見的習慣,這樣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當下已經未來都是沒有好處的。而獨立性對於孩子來説越早養成對他就越有幫助。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家庭教育研究會曾經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四個城市展開了有關幼兒獨立性的調查:中國家庭教育中,家長對於孩子包辦太多,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意識嚴重不足,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極為不利。因為孩子的獨立個性要從小培養起,不然錯過了時機就很難培養起來。我也建議我國的一些家長能夠放開孩子,不用過度的“操控”。
眾所周知,獨立的人格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一個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會考慮更多未知的因素,這也能鍛鍊他們的腦力,從而思維跳躍快,這樣的孩子成績無可厚非是好的。
而在早前,有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就對1500名兒童做過30年的追蹤調查:其中有20%的人碌碌無為,還有20%的人事業成功,這兩組數據一對比發現,成功者的優勢是不在於智力上的差異,而在於個性品質的不同;聰明的頭腦不能決定一切,而擁有獨立思考的人格、堅韌不拔的性格才是成功的秘訣。
1、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當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會第一時間找父母哭訴尋求幫助,如果父母直接幫他們解決了事情,就會導致孩子依賴感會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要鼓勵、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家長在出動。
2、平等對待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不要總命令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然只會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只有尊重了孩子,他們才敢自己選擇,自己思考。
3、拒絕包辦
當孩子要求父母幫忙做一件事時,不要一味的遷就他,幫他處理好事情。如果都幫孩子包辦好事情了,在你老了搞不動時,孩子未來的路又該如何去走。所以,該放手時就要放手,不要包辦一切。
4、自控能力
一個自制能力強的人會對自己要求很高,這一類人追求完美的指數相對來説是很高的,因此他們取得的成績是不會差的。
自制力強的人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就比如玩遊戲,他們能很好控制自己,不會被遊戲所着迷而影響了學習。而懂得自控的人,會明白自己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
1、鼓勵孩子學會堅持
老話常説:“堅持就是勝利。”每一件事情只有堅持下來才能嚐到甘甜的勝利果實,所以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時,要鼓勵孩子堅持完成到最後,不要半途而廢。
2、營造高質量的環境
環境造就人,什麼樣的環境會培養什麼樣的人。如果孩子身邊有一對自制力差的父母,那麼孩子的自制能力大部分是差的。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自控,給孩子帶頭,給孩子營造高質量的環境。讓孩子把自律當成一種挑戰,挑戰不一樣。
3、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安排表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要有做事的準備。每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有人能充分利用每一分時間,而有人卻讓時間偷偷溜走,啥也沒學到。所以,制訂一份時間安排表,可以讓孩子更加學會把握時間,也可以教會孩子做什麼事要有準備,這樣就可以減少焦慮感。
菁媽育兒:其實,孩子的成績跟聰明程度是沒有多大關係的,獨立能力與自控能力才是未來成功的兩大關鍵點,所以作為父母,不要過多地給孩子報一些補習班、刷題,這些很大程度上是沒有作用的,不妨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