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想成就大事,格局很重要,也就是説要先有戰略構想,然後是戰役的決策,最後才到戰術的輸贏。
三國時期,一無所有、以編草鞋出身的“皇叔”劉備,經過三顧草廬,請得有“卧龍”之稱的諸葛亮出山相助,而諸葛亮也為劉備量身定做了一套戰略格局,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縱觀劉備奮鬥的一生, 無不以《隆中對》作為戰略方向。不過隨着後來荊州的淪陷以及夷陵之戰的全軍覆滅,《 隆中對》對於蜀漢已經毫無意義了。不過,後來曹魏的權臣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卻依據《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完成了統一中華,結束三國的歷史使命。
提出“先取西蜀,後滅東吳”的戰略構想,與《隆中對》不謀而合,只是在方向上稍加改變
公元263年,距淮南之戰消滅諸葛誕叛亂已經六年了,統一國家的時機已經成熟,司馬昭隨即召開軍事會議,提出“主動出擊,消滅吳、蜀”的戰略構想。
當時,關於先打哪裏,羣臣意見不一,大多數人受惰性思維的支配,幾乎異口同聲地指向東吳。 司馬昭則力排眾議,仔細分析道:
粗略估算,如果先取東吳,必須要先打造戰船,然後疏通水道,這樣大致需要千餘萬人力,而且南方天氣又潮又濕,軍隊南下必然會因水土不服而發生瘟疫,有曹操的前車可鑑。而如果先取西蜀,三年之後,乘巴蜀地理之便利再順江而下,水陸並進,那將是“滅虞定虢”“吞韓並魏” 兩個古代赫赫戰例的重演……
“先取西蜀,後滅東吳”這一戰略思想的最後確立,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構想不謀而合,只是在方向上稍加改變而已。諸葛亮在《隆中對》裏曾分析説:
江東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司馬昭可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卻不一定知道劉備與諸葛亮對話的內容。冥冥中劉備沒有完成《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卻被司馬昭父子繼承過來,為統一中國做出了可貴的實踐。
就這樣,歷史出現了令人驚訝的相似,卻又不是簡單的重複。
不與東吳爭荊州,固守襄陽,讓荊州成為囊中之物,做法比《隆中對》還要高明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諸葛亮在《隆中對》裏描述:荊州是一個戰略要塞,失去了荊州,就意味着無論是向南還是向北發展,都將會化為泡影。正如當年曹操得知劉備佔了荊州,心焦得都失態了;而孫權為了荊州,更是耍了不少權謀,甚至不惜撕毀與蜀漢的外交協定;劉備丟了荊州,心急得坐立不安,舉全國的兵力與東吳開戰。
司馬昭的辦法是:不急一時與東吳爭奪荊州,而是全力固守襄陽,並且先後啓用了名將羊牯和杜預。大家知道襄陽就是後來郭靖郭大俠壯烈犧牲的地方,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它距離荊州的首府江陵很近,軍隊可以一路沿着漢水直逼到江陵。也就是説,只要守住了襄陽,荊州就成了司馬昭的囊中之物,隨手可得。
司馬昭的意思是讓東吳暫時代為駐守,實際上是讓東吳為他服務而已。這一做法,似乎比《隆中對》還要高明一些,但沒有偏離《隆中對》的戰略構想。
輕取益州,滅蜀易如反掌,實踐了《隆中對》的戰略構想
一如司馬昭所料,也如諸葛亮《隆中對》之所言:
益州主政之人十分“闇弱”,“民殷國富 而不知存恤”。就好像劉備當初入蜀輕取劉璋那樣,在鍾會與鄧艾的兩路大軍夾擊之下,無激烈之戰可陳,滅蜀易如反掌。印證了諸葛亮《隆中對》的睿智。最後,後主劉禪採納了譙周的建議,率領文武百官開門投降,滅蜀之戰宣告結束。
滅蜀的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司馬昭無意之間踐行了《隆中對》戰略思想的勝利。
子承父志,多手準備為伐吳之用,等待國家一統的輝煌時刻
公元265年,司馬昭病逝,其子司馬炎繼承了他的遺志,篡奪了曹魏政權後建立了晉朝,並按照父親生前的戰略構想,即位後,馬上就開始了消滅吳國的戰前準備:
1、將領的任命:接受了當時襄陽守將杜預的建議,任命老將王濬做了龍驤將軍,全面掌管四川的軍務。
2、物資上的準備:提前數年建造了大量的船隻,以備伐吳之用。
3、經濟上的準備:支持杜預大力發展襄陽一帶的經濟,進行戰爭物資的儲備。
4、信息收集:司馬炎不斷收集南方的江面情況,等待着國家統一、建功立業、名垂千古的輝煌時刻。
公元279年底,這個時刻終於來臨了,司馬炎就在洛陽召開殿前會議,研究征討吳國的作戰方案,這時歷史再次重演,朝廷裏又分成了兩派:
贊成派:只有鎮守襄陽前沿的杜預、中書令張華二人主張出兵滅吳,但勢單力薄。
反對派:絕大多數重臣都反對討伐吳國,他們一起嚷嚷説道:“我們西北邊還有麻煩未清,這個時候攻打吳國,肯定會吃虧,沒有好結果的。 ”
在贊成與反對的天平上,反對派佔了上風,杜預和張華處於絕對的少數,形勢嚴峻。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司馬炎毅然跳到贊成派的一邊,於是反對派只能服從聽命了。
多路同時出擊,讓吳國首尾不能相顧,與《隆中對》的戰略構想驚人地相似
用現在的觀點來分析,司馬炎之所以會全力支持出兵征討東吳,除了受到父親司馬昭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影響外,還應該與《隆中對》提出的政權法有一定關聯。
司馬昭可能不知道《隆中對》的具體內容,但是司馬炎卻極有可能知道的。因為此時蜀漢已經被滅多年,陳壽也隨着後主劉禪到了司馬炎的麾下,成為一名著作郎,而《三國志》正在編寫當中,所以司馬炎知道劉備與諸葛亮的對話內容,也是在情理之中。
《三國志》
《隆中對》 提出的終極目標是“漢室可興”, 是指恢復大漢江山,而司馬炎篡奪曹魏政權之後,並未恢復漢室,而是另立了國號“晉”。所以,他一直擔心自己的政權沒有合法性的依據,天下人心會不服。但是如果他能滅掉吳國,結束國家數十年的分裂,成為統一天下的英雄,那麼他的王朝就是一個嶄新的王朝,是無可置疑的正統了。
司馬炎滅吳的軍事行動,除了方向上有所改變外,其他的也與《隆中對》相似:
六路大軍、二十多萬的兵力同時出擊,主要進攻目標從長江下游到中游依次是:建業、武昌、夏口、江陵(荊州)。其中五路大軍從北到南,正面進攻吳國的長江防線;而王濬率領的軍隊則從西向東,從四川順流而下,橫掃長江。
司馬炎的軍事策略:多路出擊,就是讓東吳首尾不能相顧,這與《隆中對》“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戰略構想驚人地相似。
當王濬率領大軍兵臨石頭城的時候,吳國的末代皇帝孫皓讓人把棺材裝在車上,自己兩手反綁,率領太子孫瑾等21人,步行來到王濬的軍營投降,再一次上演了古代亡國之君投降的儀式。
隨着東吳的最終滅亡,司馬炎完成了中華一統的歷史使命。
一文君説:
劉備沒有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構想,而司馬昭父子運用了自己的智慧,制定與《隆中對》不謀而合,甚至高於《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最後統一了國家,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三國盡歸司馬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