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把家長的話當“耳邊風”,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父母會很痛心地説:“我為孩子盡心盡力,結果怎麼樣呢?他根本就不尊重我,還嫌我煩,把我的話當耳邊風。”當家長出現煩心的時候,孩子這種行為無疑“火上澆油”,把導火線點燃了,不是一通責罵,就是一頓毒打。
在氣頭上,家長難免會做出一些比較“偏激”的行為,什麼都不管不顧,儘管事後有後悔過,但是也卻拉不下面子來進行道歉或者與孩子進行溝通,而是直接把這件事揭過去了,事實上這件事沒有過去,早已成為孩子心中一條刺了。而且,家長的做法不僅會讓孩子覺得反感,還會產生更加嚴重的逆反心理。下面,恩諾教育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
著名小説家斯托夫人,看見女兒維尼芙雷特在房間裏擺弄玩具,於是就問她:“我給你佈置的作業完成了嗎”?
“完成了。”女兒回答。
“琴練了了嗎?”
“沒有”。
“沒練琴不能玩玩具,快去練琴!”斯托夫人嚴厲的對女兒説。
“等一會兒再練”。
“我知道你就是不想練琴,如果你不想練琴,乾脆就不要學琴了。”由於那天斯托夫人心情不好,就説了不該説的話。
“好,我不學了。”女兒聽了媽媽的話很不舒服。
當時正在氣頭上的斯托夫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而是直接衝上去搶下女兒的玩具,把她拉到了鋼琴前。女兒坐到鋼琴前胡亂地彈了一陣。在這種情緒下練琴,當然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反而還增加了女兒對鋼琴的厭惡。
相信家長都有做過同樣的事情,那麼就是“逼”孩子做作業。比如,孩子看電視劇正看得起勁,就把電視關了,讓她做作業;孩子正玩着遊戲,把她拉去吃飯;孩子正在和朋友玩得很嗨,又喊回家,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頻繁地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會讓他們更加迫切地逃離家長身邊,拒絕家長所要求做的事情。
雖然事情的出發點有些相同,但是結局卻不一樣的,那就是得益於教育方法的不同了。
斯托夫人見女兒不再像往常那樣認真的練琴,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於是,她調整了自己的語氣對女兒説:“哦,不能這樣,我們重新開始説説這件事好嗎?”
維尼芙雷特停下來疑惑的看着媽媽,不知道母親想表達什麼!
“我只是不希望你把太多的時間花在玩具上,你玩多久了?”斯托夫人問女兒。
“我剛剛開始玩。”
“你打算玩多久?”
“一會兒,我本來打算玩一會就開始練琴的。”女兒委屈的説。
“那就玩一會兒吧,然後開始練琴好嗎?”
“好的。”女兒哭喪着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種辦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無論是女兒還是母親都不希望發生一場爭吵。女兒看上去很鎮靜,還佔了上風,但是暗地裏還是害怕激怒母親。所以當斯托夫人宣佈重新討論這件事時,女兒其實也鬆了一口氣,這樣彼此就有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新起點。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懂得這樣做。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永遠都擺出一副“孩子錯了就該罰,想我妥協門都沒有,我是不會錯的”的態度。就是因為家長這樣的態度,才會導致與孩子的關係逐漸疏遠,逆反心理會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