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孩子腳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培養德育才是重點

《論語》裏記載了顏淵與孔子的一段對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這句話成為了之後千百年間,人們德行的標準之一。

但到了現在,社會在飛速發展,物質生活在明顯提升,而家長對孩子的德育培養卻忽略了。如提到教育,父母只會盯着孩子的學習;提到培養,話題就會展開到孩子的智力。

“路”在孩子腳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培養德育才是重點

如今許多父母在孩子兩三歲時就急於給孩子們報名各種課外興趣班;如外語、數學、音樂、美術等等,甚至就讀小學前就已經在奧數的海岸邊試水,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提高班、一對一家教……

總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而考上了名牌大學就是一切付出的終極目標。也只有這樣,父母的才會覺得,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自己的育兒是成功的。

不過事實證明,成績或許可以決定孩子是否能上名校,但成績並不能決定孩子們是否能融入社會這個大熔爐鍛鍊成才。

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説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因此品德教育關係到孩子怎麼做人、怎麼避免走歧路、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些年社會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飽讀詩書的“英才”為一己之私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如復旦投毒案、藥家鑫案、李啓銘案不勝枚舉。

同樣也出現了一個個成績優異的學子倒在了心理健康的路上,一點挫折承受能力都沒有,除了學習不懂自我保護,不懂與人相處,更不懂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何物。

試問,成績好又能怎麼樣?

沒有品德教育做支撐,孩子就像沒有尾羽的鳥,永遠也把握不住自己飛行的方向。

“路”在孩子腳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培養德育才是重點

一、言傳身教以立德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只以分數論高下,哪管德行美與醜。有些父母自己疏於教育,卻指望孩子自己成材;有些父母成天離不開手機,卻要孩子遠離手機勤奮讀書;有些父母通宵打牌,卻要孩子早睡早起……

父母首先得要自我修正、自我約束,才能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榜樣,使孩子在人格修養上有所進步,懂得感恩,懂得做人的真正含義。

“路”在孩子腳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培養德育才是重點

二、孩子的一些基本德育

有些孩子心理是敏感脆弱的,在失敗和過錯面前,常常放棄對勝利和正確的渴望。不敢承受挫折的孩子,難以面對更多的挑戰,也很難融入社會。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家庭任務之類的互動,教會孩子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孩子在挫折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們才能在將來踏入社會時能從容不迫。

懂的感恩的人,會發現得生活的美好,體會到幫助的珍貴,不懂感恩將失去親人朋友一生痛苦。懂的寬容的人,才會活的輕鬆贏得尊敬,而心胸狹窄只會因計較太多隻而收穫煩惱。

“路”在孩子腳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培養德育才是重點

擁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向弱者伸出援助之手朋友才會越聚越多,人生之路也能越走越寬;擁有一顆孝敬的心,家庭才能美滿和諧。同時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也不容忽視,有自信的人才會身處陽光之下,自卑的人活在陰影之內。

因此,父母們要善於發掘、讚揚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將來他們才會敢於承擔肩負的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1 字。

轉載請註明: “路”在孩子腳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培養德育才是重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