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經濟連續兩個月復甦 三方面解碼數據信號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龐無忌)自3月份走上重啓復甦之路後,中國經濟的修復改善腳步不停。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當月,中國工業和服務業生產、消費、投資等核心指標均呈現積極變化,國民經濟活躍度提升。
    分析各項數據,可從三方面解碼4月份中國經濟“成績單”。
    ——生產恢復快於需求
    4月份,隨着供給端紓困政策效應顯現,以及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供給端的生產率先恢復。
    官方數據顯示,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從上月下降1.1%轉為增長。用電量的數據變化也佐證了這一變化:4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上月為下降2.8%。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指出,工業增加值回升,顯示出復工復產全面推進帶動生產景氣提高。在主要經濟指標中,工業增加值增速最先轉正。
    與之相較,4月份,消費、投資等需求端指標大多仍處於同比負增長區間。
    4月中國消費同比下降7.5%,降幅收窄8.3個百分點;1-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0.3%,降幅比1-3月份收窄5.8個百分點。總體而言,需求改善整體慢於生產。
    温彬認為,從目前來看,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任務仍然較重,經濟恢復中的瓶頸也由產業鏈復工復產不協同轉向需求恢復較慢。
    1-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累計同比增速仍處在下降區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坦言,這説明整體經濟還沒有回到往年正常水平。
    ——報復性消費未現
    數據顯示,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6.2%,4月單月也下降7.5%。無論是單月數據還是累計數據,都只是降幅收窄,還未走出“下降通道”。報復性反彈並未出現。
    針對消費回暖速度的問題,劉愛華解釋説,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從應急狀態轉變為常態化防控,但是很多聚集性的消費、接觸性的消費,還有以此為特點的服務性消費,還需要一個恢復過程。
    有分析認為,消費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預期增長,而疫情帶來影響可能使居民收入預期受到一定衝擊,進而影響消費增長動力。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比3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
    從4月份的消費結構來看,基本生活類商品較快增長,如: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8.2%;而非必要消費仍然表現出較大幅度下滑,如:金銀珠寶類消費下降12.1%。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指出,隨着湖北、北京疫情防控降級,居民謹慎心理有所緩和,未來消費料將繼續恢復,不過在就業、收入等壓力下,消費預計很難全面反彈。
    ——持續復甦底氣不減
    未來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復甦?劉愛華指出,對中國未來經濟走勢是有底氣的、有信心的。這種底氣可能來自四個方面:
    一則來自中國長期積累形成的完備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超大的市場規模。這些優勢在嚴重疫情衝擊下沒有發生根本改變,而且在抗疫情過程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二則來自新動能的持續擴大和轉型升級的持續。1-4月份,和互聯網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逆勢增長。
    三則來自中國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與美聯儲“一次性打光彈藥”的做法不同,中國無論在貨幣還是財政政策上都留有充足空間。
    四則來自經濟連續兩個月的改善勢頭。這體現了經濟增長的韌性,也為進一步加大宏觀對沖政策、進一步推動復工復產增添信心。
    國開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杜徵徵指出,總體而言,4月經濟數據總體符合預期,經濟正逐步走向修復的正軌。未來政策的着力點預計將在穩定就業市場、彌補居民損失、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提振消費等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