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約翰.布朗寧是一位槍械天才,他設計的M1911手槍堪稱絕對經典的自動手槍,該槍使用的.45ACP口徑(11.43毫米),以強大威力令美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直用到21世紀。
大威力往往伴隨着大後坐力,但還是有些瘋狂的人將其改造成了全自動的衝鋒手槍,但因為產量極其稀少而不為人所知。
首先打這個歪腦筋的是西班牙人。1930年,西班牙“星”(star)公司以仿製的1911手槍為基礎,使用7.65毫米魯格手槍彈,率先開發出了可全自動射擊的1911衝鋒手槍。看得出來,西班牙工程師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選擇了後坐力相對較小的口徑而不是原版的11.43毫米口徑,但是即便如此,連發射擊的1911衝鋒手槍極難控制。
該槍的射速超過每分鐘1000發,即使繼續改進的型號,用了後坐力更低的9毫米口徑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連發射擊時槍口的跳動幅度依然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所以這種西班牙製造的山寨1911很快便銷聲匿跡。
大約在四年後的1934年,美國人希曼·萊曼改造了一支柯爾特公司生產的M1911手槍,為其加裝了湯姆森M1928衝鋒槍的前握把和制退器,並使用了西班牙生產的30發彈匣,初步解決了射擊穩定和火力持續性的問題。
同樣的,萊曼也很明智的選擇了口徑較小的型號,比如.38口徑,在配合前握把使用的情況下,連發穩定性基本上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他的這個改造被當時美國的兩個銀行大盜看中,一個是“美國公敵”約翰·狄林傑,另外一個是“娃娃臉尼爾森”。
這二人在數年時間內瘋狂搶劫美國的中西部各家銀行,除了使用外號“芝加哥打字機”的湯普森M1928衝鋒槍,最鍾愛的就是萊曼專門為二人改造的M1911衝鋒手槍。
柯爾特公司受萊曼改裝的啓發,為了滿足一觸即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需要,也為美軍專門研製了帶槍托,前握把和槍口制退器,可選擇單發或連發射擊的M1911制式衝鋒手槍。
但柯爾特公司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直接選用了.45ACP口徑彈藥,送到美軍進行測試後軍方給出的結論是,該槍連發射擊時猶如高射機槍!即便是在極近距離射擊目標也需要反覆練習才能適應這種猛烈的後坐力。相比較而言,造價低廉後坐力較小的M3“黃油槍”更合軍方的胃口,所以柯爾特便沒有繼續在衝鋒手槍這條道路上繼續發展下去。
由於數量十分稀少,M1911衝鋒手槍在美國深受武器收藏家的喜愛,一支品相良好的全自動M1911手槍甚至能賣到上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