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9月29日電(齊君) 當地時間9月27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機構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將合作建造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名為“深空之門”(Deep Space Gateway),以作為深度探索太陽系並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月面基地。

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宇航員拍攝的颶風

  國際空間站“升級版”

  顧名思義,“深空之門”將作為探索月球表面及宇宙深處的一個門户。具體來説,就是美俄將聯合建造一個大型居住艙,可供開展長期的載人飛行任務和科學實驗,其發射需使用美國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和獵户座飛船(Orion spacecraft)。

  與國際空間站相比,月球空間站是運行在月球軌道,而非地球軌道。同時,月球空間站也將使用更先進的技術,比如使用電推進技術,並可在月球附近軌道之間轉移等。

  事實上,多年來國際空間站的運行也為月球空間站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借鑑經驗。

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資料圖:火星隕石坑。圖片來源:NASA官網

  深空探索“時間表”

  按照規劃,此次太空探索之旅前期分為兩部分:“深空之門”和“深空飛船”。

  一方面,美俄將從現在到2026年左右研發並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另一方面,從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將建成“深空飛船”,並在月球軌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飛行。

  至此,月球軌道空間站作為一箇中轉和補給站建造完成,並將主要用來測試和完善用於深空探索的航天器――深空飛船。

  但是,由於月球軌道的輻射水平比國際空間站要高得多,因此接下來可能將實現載人登陸月球,並開始在月球建設基地。同時,如一切順利,可能會在2033年開始進行前往火星系統和火星表面的載人長途飛行,並繼續對太陽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更深層探索。

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2017年9月25日消息,歐洲航天局9月22日發佈3D打印月球基地效果圖。

  探索宇宙的前哨站

  建成後,月球軌道空間站預計將容納多名航天員進行30~360天的長期載人深空飛行任務。而且“深空之門”作為中轉站,可減少飛行器前往深空的速度增量,降低了載人深空任務的難度需求。屆時,“深空之門”不僅是前往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的登陸艙和載人探索組合體的出發平台,也能作為月球車的中繼通信平台和前往其它軌道的樞紐。

  然而,一個如此宏大的工程最大的隱憂就是預算。美國曾在本世紀初就提出了“月球、火星和更遠”的口號,旨在重啓美國載人航天的步伐,但最後項目因超支而被取消。因此,雙方在此問題上的合作究竟能走多遠仍充滿未知。

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當地時間2017年9月3日,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奇欣、美國宇航員佩吉・惠特森和傑克・費希爾三名宇航員搭乘“聯盟MS-04”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平安返回

  美俄太空“再攜手

  上世紀60年代的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在太空有過激烈的競賽。冷戰末期,美俄在太空上的關係從競爭轉為合作。

  1992年,美國時任總統布什和俄羅斯時任總統葉利欽決定,美俄全面開展合作。俄羅斯發射的“和平號”空間站併入美國,成為此後國際空間站的前身。

  2011年,美國取消了NASA的航天飛機項目,載人飛行器業務進入空白期,目前唯一能讓美國宇航員進入太空的方式,只有向俄羅斯“買票”。在太空合作方面,美國已經離不開俄羅斯。

  在太空探索領域,俄美兩國“攜手”以來二十餘年間,雖然在眾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雙方的合作所受影響甚微。即使兩國關係在2014年因烏克蘭問題交惡,也並未中斷雙方在國際空間中的合作。

  分析指出,航天探索風險太大,投資更是天文數字,因此合作是明智之舉。此次美俄“再攜手”,或有望真正打開一扇通往宇宙更深處的“深空之門”。(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3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