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視覺:“景漂”青年:我從沒想過要去哪上班 2016.2.26日

  1 / 14我叫張建,湖南人,雖已是而立之年,我卻還一直“漂”着。在“瓷都”景德鎮,像我這樣的“景漂”約有2萬人。回想第一次到景德鎮,還是大三實習時,這裏濃濃的手工藝氣息吸引着我,那時起,我就夢想當一名手藝人。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我就紮根景德鎮,研究柴燒這種古老的技藝。

  2 / 14柴燒,顧名思義,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這種中國最傳統的燒製陶瓷的方式,如今主要由日本人保留傳承。即便在有千年歷史的景德鎮,柴燒也成為一種罕見的東西。市場上大部分仿製古代的陶瓷,都是氣窯燒製的。許多人並不知道兩者的區別,甚至認為柴窯是落後的,應該被淘汰。

  3 / 14在景德鎮,大大小小的陶瓷市場數不過來,售賣的陶瓷製品也涵蓋了中高低檔。在一個有20多年曆史的早市上,地上隨意擺放着“出土”陶瓷,等待相中它們的買家。

  4 / 14為了遠離市場上的喧譁,我跑到景德鎮城郊的三寶村裏租了一個小院,在這裏燒窯,一心鑽研柴燒技藝,還從日本買了好多畫冊回來。


  5 / 14我的窯每個月開一次,但一次都需要耗時好幾天,必須通宵守候。柴燒類產品,經過三天三夜或是更長時間的無施釉高温燒製,表面會形成豐富多彩的釉色變化,古樸,自然,這也是氣窯燒製所不能達到的。

  6 / 14柴燒的手工製品,往往器型輪廓不盡相同,但這恰是它渾然天成的美感所在。和景德鎮一些傳統、死板的小物件相比,我的每一件作品都很“個性”。以前我只做小件,現在也開始做盤子。這些獨一無二的盤子,在景德鎮的流水線裏是絕對找不到的。

  7 / 14柴燒不需要施釉,它完全依靠非人力自然落灰(木柴燃燒所產生的灰燼),隨煙囱的抽力飄落在坯體上,經過高温燒製,灰燼融化成自然釉色,以及火的走向,強弱等因素在作品上所形成的各種變化而產生的內外兼修的美。

  8 / 14進入燒窯階段,則是創作者想象力及經驗的大爆發,什麼樣的柴,什麼樣的燒法決定最後的燒成效果,燒柴窯如煲湯,直接煮熟的湯與花心思和時間煲的湯是不一樣的。如果想象力與經驗不同,燒製出來作品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經過冷卻出窯成功的柴燒作品,如美味般直搗人心。


  9 / 14燒窯需要耐住性子,更要承受孤獨。但幸好,我的小院生活有“愛”相伴。女友是我的高中同學,她不是學美術的,對陶瓷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但當我決定紮根景德鎮時,她就義無反顧的跟着來了。現在連我們倆養的寵物狗都喜歡上了燒窯,每次我都得攆它回屋,因為燒窯實在太髒了。

  10 / 14燒窯一次需要上萬元,但起初我連一個客户都沒有,燒出來賣不出去,越燒越虧。身為一個手藝人,我卻對銷售自己的產品完全不在行,女友為了幫我分憂,主動挑起了銷售重任。幾年下來,我的柴燒產品逐漸有了穩定銷路,還開起了品牌門店,每月的純利潤能有2萬多元。

  11 / 14雖然當時壓力很大,但我還挺懷念那時的創作,因為沒有什麼想法,往往會做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出來。現在客户積累的越來越多,可以説是上了軌道,但對我而言創作時的束縛也變多了。

  12 / 14我現在也有了徒弟,他是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在校生。其實每年都有陶瓷學院的學生來我這裏玩和幫忙,但畢業後他們都走了,有的做建築設計,有的做衞浴……

  13 / 14這是我以前做的一個小件,看到它總讓我想起最初來景德鎮時的自己,那時我從沒想過要去哪上班,只是認為自己找到了一件喜歡做的事情,就堅持下來了。我很多大學同學從央美畢業後到學校當了老師,過上穩定富足的生活,但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逆行”需要勇氣,更要不忘初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6 字。

轉載請註明: 有温度的視覺:“景漂”青年:我從沒想過要去哪上班 2016.2.26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