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育14 兒童德育之培養, 提示性、報施性、積蓄性

六步教育14 兒童德育之培養, 提示性、報施性、積蓄性

  兒童的接受提示性、報施性、積蓄性,都含有德性的成分。

  1、提示性

  如遇兒童跌倒,父母快快稱讚:我的好孩子,跌倒總不哭。你看這回跌倒,也能夠自己站起來。兒童受此正面提示,稍有損傷也往往不覺痛楚。

  如兒童見人之物慾要時,父母馬上提示説:非我之物,要之失禮失義,有傷廉恥。兒知廉恥之可貴,即不能要。

  若與其他兒童相爭,父母則提示説:我的孩子明禮義好讓人。兒曉禮讓尊重,就不爭了。

  若兒童稍有孝悌禮讓之行,父母因事隨時稱讚,以言詞獎勵之,這樣漸漸的啓發,兒童便有傾向道德的觀念。有時訓導以三綱大義、五常之德,示五倫為人道正軌,遵八德之行,教之仁慈愛物,養成道德之根本。

  如兒童嬉戲之性,多好殘殺生物、折損花木、填穴覆巢、傷胎破卵等,是為兒童悦意之快事,若不加以禁止,任兒施為,終必養成殘忍之惡習。幼小施之於物,長大即能施之於人。當其初犯,急警示曰:汝傷天地造物之仁,可速悔罪,並告誡勿再犯。

  2、報施性

  兒童的報施心根於天性。父母常問兒童説:你長大怎樣孝敬你祖父母呢?兒童聽了,便神爽氣朗的誓必報答親恩。再示導慎終追遠祭祀祖先,繼志述事顯揚祖德,是為報本的孝義

  3、積蓄性

  又常見兒童積集竹竿、木塊、紙盒、錢幣等物於牀上或箱內,充分的表現積蓄性,可因其性教以自立,兼能重視公私財產,保護公物,養成公德美行,為建設事業之基礎,這便是兒童的德育。

  六步教育 連載

  內容有:

  一、根本教、胎教、襁褓教、乳教、嬰兒教、兒童教

  二、優生優育、生理寶錄、四愛淺説、教子之道、管與教的區別

  三、慈道、姑娘道、媳婦道、夫婦道、老人道

  歡迎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9 字。

轉載請註明: 六步教育14 兒童德育之培養, 提示性、報施性、積蓄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