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謠言,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謠言。這類謠言看似比較“軟”——有些披着科學的外衣、有些温情脈脈,但針對它們的闢謠,卻似乎更難。很多過一段時間就重新流行一輪的老謠言都屬於這類,比如廣為流傳的3歲女孩被拐、豬肉生蟲等老謠言。
微信朋友圈成了“軟”謠言耀武揚威的地方。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分析,比起三教九流相互制衡拍磚的微博,微信用户羣同質化程度比較嚴重,使得微信裏謠言較多,闢謠較難。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丁和根表示,微信上的謠言令人擔心和困擾的地方,在於微信可以被用來傳謠,但本身卻不具有澄清謠言的功能:微信傳播相對封閉,帶有一定的私人交往色彩,隱蔽性更強;傳謠者面對的是朋友圈,基於好友間信任的轉發,容易被接受。
微信方面介紹,目前在微信公眾平台上,對於涉謠公眾號文章上已經增加標記位,用户可以根據提示去看澄清類文章。10月推出的公眾號“謠言過濾器”,重點關注當前舉報最多的社會熱點類、科普類以及醫療健康類謠言。未來,將在謠言過濾器公眾號上規劃謠言舉證以及自辨系統,對有爭議話題開闢涉謠主體、公眾參與的表達平台。
“微信闢謠機制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微信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未來,微信還將在產品和技術層面出台更多應對謠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