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兩年前,著名主持人汪涵獨自出資465萬的保護方言計劃,近日又成熱點。那句“普通話讓你走的更遠,方言讓你記住你的根在哪裏”,更是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網友紛紛為汪涵點贊,訴説自己對鄉音的懷念。不少人覺得,家鄉的方言日漸式微,甚至有消失的危險,紛紛呼籲保護方言。…[詳細]
要點速讀
1
方言式微的鍋,別全扔給“推廣普通話”。2
一些方言消失是正常現象,趨勢很難逆轉。3
雖受限制,但方言一直有生存空間
推廣普通話,是我國的一項重要國策。在1982年憲法中,即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不過,大力推廣普通話,以及一些關於方言電視節目的限制性規定,讓不少人覺得,方言受到了刻意打壓。
這類宣傳普通話的標語,常常引起母語為方言者的反感
實際上,為了方便溝通,便利施政和經濟交流,我國曆代政府都有一些推行統一語言文字的舉措。到了近代,共同語更是被賦予了構建民族身份和民族認同的重任,當時歐洲新建立的民族國家都曾強力推行標準化的民族語言。直到1925年,當時的法國教育部長還宣稱,“為了法國的統一,布列塔尼語言(法國邊遠地區的語言)必須消失”。
我國雖對方言使用的場合有所限制,但從未打算消滅方言。對電視節目有所限制,是因為電視節目是很多人學習標準普通話的唯一手段。即便如此,因為收視率高,很多地方電視電台也都保留了自己的方言類節目。很多人也能熟練使用“雙語”,在正式場合用普通話,和老鄉用方言交流。
近年來,我國還加強了對方言的保護。在2013年1月頒佈的《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中,明確提出“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加強語言資源數字化建設,推動語言資源共享,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語言資源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早在2008年,各地就已開始建立方言和民族語言的數據庫。
汪涵發起的“?”(鄉音)方言保護計劃,計劃用5年到10年的時間,對湖南53個調查地的方言進行蒐集研究,用聲像方式保存方言資料,並無償捐獻給湖南省博物館。這一做法完全符合官方的倡導。
方言式微,不能全怪推廣普通話對不少方言愛好者來説,方言存放在數據庫裏,並不能讓他們滿意。他們覺得,方言必須用起來,現在的方言已不再純正,使用者漸少,“推廣普通話”要為此負全責。
不可否認,一些方言確實在向普通話靠攏,特點也有所淡化。不過,在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錢曾怡看來,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因為方言一直在不斷演變,如方言文白異讀有很長的歷史,並不是推廣普通話以後才有的現象。方言的發展,肯定要受到共同語、其他方言乃至外語的影響,這對完善方言的交際功能有百利而無一害。
方言使用者漸少,也很正常。隨着經濟發展,人口大量遷移,來自不同地區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用普通話是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協作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即使沒有政府的推廣,人們也會主動學習、使用普通話。
隨着經濟發展,人口開始大規模遷移,方言逐漸式微
因此,通常越是大城市,當地方言消亡得越快。2010年,北京聯合大學的學者房豔紅曾對北京方言的使用狀況進行調研。結果顯示,54.5%的北京人認為北京話的北京味兒越來越淡了;49%的土生土長的年輕人更向往普通話;85%的新移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説普通話。她悲哀地發現,“一線(二線)城市的方言已經基本淪陷,比如青島、杭州、福州等地的方言。吳語保存下來的希望在上海,原因在於上海文化的排外性。”
實際上,隨着全球化的發展,全世界的方言(弱勢語言)都在迅速消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顯示,全世界現有的6000多種語言中,有96%的語言目前只被4%的人使用,有近3000多種語言屬於瀕危語言,有專家估計,到本世紀末,世界上50%到90%的語言將會消亡――瀕危語言消亡的速度比瀕危動物消亡的速度還要快。
即使一些方言消失,也沒那麼可惜方言(弱勢語言)的大量消失,讓很多人憂心忡忡。他們認為,方言是地區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一種語言的消亡意味着一種文化的消亡;保護語言的多樣性就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保護方言,真的如此重要嗎?恐怕不一定。一些國外學者指出,試圖保護所有的語言是非理性的,很多方言沒有書面語,實用性太差,這些語言待在博物館很合適。語言只是人類工具,如果一種語言沒有競爭力,遲早會消亡。文化有很多載體,如飲食、風俗、藝術等,認為“語言的消亡意味着文化的消亡”,顛倒了語言和文化的關係。
美國語言學家正在為非洲的瀕危語言錄音
語言學家約翰・麥克沃特甚至認為,語言太過多樣有一種“內在之惡”。巴別塔是西方的一個古老傳説,講的是在末世洪水之後,一羣只説一種語言的人決定建造一座通天塔,天神認為“如果他們能做成這件事,就沒有什麼事不能成功”。於是,天神打亂了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各地。
麥克沃特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即使保護方言真有支持者所説的種種好處,但過多的語言必然阻礙人們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和用一種通用語帶來的巨大便利相比,哪個更有價值?這個問題,恐怕沒人敢給出一個絕對的答案。
很多民族都有關於巴別塔的傳説
回到現實,人類有自我保護和排他的天性,而語言則是識別異己的最清晰的標記,以此構建起的文化認同和文化歧視,極難改變。上文已經提到,歐洲的民族國家都曾強力推行標準化民族語言,以此構建民族身份和民族認同。從這個角度看,在一國之內,一些方言消失,並不全是壞事。
保護方言是個人自由,但請不要呼籲公權過度介入對方言的眷戀,並非國人獨有。隨着民族國家的穩定,使用母語的權利應受到保護,漸成國際共識。像汪涵這樣,自掏腰包,滿足對“鄉音”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客觀上還保護了文化的多樣性,值得讚揚。
不過,一些學者認為,建立方言資料庫太過消極,呼籲政府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甚至希望能在學校開設方言課,進行“雙語教學”,復興方言――這就有些沒有必要了。
首先,即使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也很難改變方言的頹勢。英國復興威爾士語的政策,為很多方言愛好者津津樂道。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地就專門開設威爾士語頻道,以幫助人們學習威爾士語,在2000年,威爾士語還成為義務教育的一部分。1993年,威爾士還曾專門頒佈了促《威爾士語言法例》,法令表面上規定威爾士語和英語享有同等地位,但更偏向威爾士語。
如法例規定,所有的政府都應制定學習威爾士語的計劃,一旦有人提出,要用威爾士語為其服務,所有的公共機構都應能滿足這類要求。此外,一些地方還規定在分配住房及提供政府工作時,能説威爾士語的人士會被優先考慮。
在威爾士,雙語標識牌隨處可見
可惜,這些重磅措施也沒讓威爾士語復興。2013年的一份報告發現,在上世紀60年代,16-24歲的人羣中,2/3的人認為自己能説流利的威爾士語,現在只有一半人;只有1/3的人和朋友用威爾士語交流;2001年,在卡馬森郡的五個選區中,70%以上的人説威爾士語,現在則沒人説威爾士語。
政策條件這麼好,為何威爾士語還有消亡的危險?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威爾士人都會説英語,由於近年經濟不好,很多人到英國其他地區打工,自然不怎麼説威爾士語;很多人的威爾士語並不熟練,為了避免尷尬,日常生活中他們情願説英語,越不説越不會説;更重要的是,隨着互聯網普及,英語走遍天下,威爾士語寸步難行。
要知道,這些舉措不是動動嘴就能辦,是政府要花真金白銀的,而且家越大越難當,歐盟曾通過另一項保護語言多樣性項目,2009年該項目收到了270萬歐元,就是為了確定歐盟內最瀕危的語言。
其次,在中國,學會了普通話,工作生活都很便利。在學校強推方言,除了錢很可能打水漂,也有侵權之嫌。新移民可能不會在這個城市常住,覺得孩子沒必要學方言,不上課,孩子又能去哪兒,而且不學方言,孩子也太容易被孤立了。
結語
喜歡方言,花自己的錢保護方言,是自由是義舉,但公權不應過多介入。公權的支持意味着財政支出的增加,而中國需要用錢的地方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