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金建丞
有多少技術類學員,最終成為了指揮類排長?
文 | 小白
01/
非指?沒事!排長走起!
如今許多軍校生、國防生無論在院校學何專業,分到部隊以後第一任職崗位都是“排長”。
這個政策讓很多人感到迷茫:難道四年的技術白學了嗎?去基層當排長,可以將我的所學所會應用到單位的建設中嗎?
第一任職崗位是“排長”,讓學員在官之初就在基層摸爬滾打,對學員今後在部隊的發展有一定的好處,在基層打磨無可厚非。
但是關鍵在於很多技術幹部在基層鍛鍊完之後沒有機會轉到技術崗位,造成人才的白白浪費。
況且,許多技術幹部在院校學習的都是純粹的技術,很多連槍都沒有見過幾次,實彈打靶更僅限於新訓期間。這樣的幹部下部隊如何帶兵?
一些技術類幹部去了基層,就好比新兵一樣,一切都是從頭學起,這樣肯定無法跟指揮專業出身的排長相提並論。但這樣的問題,不應該怪在他們身上。
02/
我見過這樣一個排長,他在軍校學的並非指揮專業,軍事技能不強。排裏戰士雖不會嘲笑他,但把他當排長的沒有幾個,很多戰士都不把他放在眼裏。
久而久之,他的話在排裏還沒有一個班長管用。讓這樣的人去當排長,不僅會打壓他的積極性,嚴重的可能會讓他對未來失去信心。
但他後來被借調到財務股幫忙,學財務出身的他獲得了股長和處長的高度表揚。及時調至與專業對口的崗位,不能説他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但最起碼不會讓部隊失去一名專業對口的人才。
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但是這塊磚放在哪裏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呢?
03/
個別單位存在這樣的現象,一方面讓技術幹部幹着指揮的活,一方面又在説技術人才太少,部隊雖然列裝了新裝備,可是卻沒人會用,沒辦法迅速轉化為戰鬥力。殊不知,能夠幫助提升戰鬥力的人才剛到就被派去當排長了。
話説回來,現在很多基層連隊的確缺少幹部,雖然把技術幹部放在排長崗位上可以解決一時之需,但是這樣做會不會因小失大?如果部隊缺少一線帶兵人,又或者部隊不需要這麼多的技術幹部,那麼可不可以從一開始就減少技術幹部的培養,多培養指揮幹部?
資源配置不合理,就會造成浪費,同樣,人才利用不合理,也會大大壓縮人才的使用效能。院校花費了許多資源培養技術人才,到了部隊沒有做到“物盡其用”,卻挪作他用,成了一名“非專業”的基層帶兵人。技術幹部到了基層,他們對於基層事務瞭解得還沒有戰士多,這樣的幹部,到底是他教戰士,還是戰士教他?
俗話説:術業有專攻。技術幹部存在的意義本就不是為了去搞指揮。他們有他們的特長,軍校培養的幹部,無論什麼專業都是部隊所需要的,如果不需要,這些專業也不會存在。
讓技術幹部回到技術崗位,讓指揮幹部專心帶兵。兩者各司其職,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部隊的戰鬥力。
04/
當然,就目前形式來説,根據軍事科技的發展,部隊對“技指合一”的複合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
對於學員來説,最好的選擇就是在院校期間就做好到基層當排長的準備。無論學何專業,都要對“指揮”有所瞭解。
非指專業的學員,除了戰士考學,其他人對部隊的瞭解都很少,想要對指揮有所涉獵,就要經常向有經驗的人請教。
當然經驗畢竟是他人的經驗,學員所要做的,就是要珍惜每一次部隊鍛鍊的機會,在此期間,多觀察連隊排長、主官是如何帶兵、如何調節訓練氛圍、如何處理官兵關係、如何處理日常事務等等。以便在將來的工作上,能夠更好地面向部隊,貼近實戰,服務官兵。
05/
當然,更重要的不在於學員自身的適應,而在於院校的培養。
如果短時間內無法改變技術類幹部去基層做指揮的現象,那麼在院校培養中,即使是技術幹部,也要多一些在部隊實習的經歷,更加註重軍事指揮技能培訓。否則,就會造成院校與部隊脱節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