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網絡熱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網絡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社會、民生、國家等熱點綜合資訊。
天津北方網訊:18日晨,途經海光寺路口、南京路與營口道交口、水上公園東路與賓水西道交口、張自忠路與哈密道交口的市民均感受到了立體斑馬線帶來的視覺衝擊。過往行人表示過街更具安全感,而駕車的市民也在立體斑馬線前更深刻地感受到“禮讓斑馬線”理念。
9成受訪者認為效果好
説起3D斑馬線,津城市民並不陌生,7月底,它首次在水上公園東路與天塔道交口亮相便引起了廣泛關注。8月5日-11日,為深入瞭解廣大羣眾對3D斑馬線的意見建議,交管部門通過“天津交警”雙微平台開展了“立體斑馬線您怎麼看”的問卷調查。共有2297名機動車駕駛人、455名非機動車駕駛人、268名行人蔘與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3.56%的機動車駕駛人、92.97%的非機動車駕駛人、88.43%的行人認為機動車行駛至3D斑馬線時會主動減速讓行。參與調查的羣眾中,認為3D斑馬線適合推廣的佔54.7%,認為不適合大範圍推廣的佔31.46,認為不適合推廣的僅佔13.84%。
此後,交管部門根據市民意向,經過深化調研,敲定在海光寺路口、南京路營口道交口、水上公園東路與賓水西道交口、張自忠路與哈密道交口、友誼路與賓水道交口等五處人流密集道路繼續施劃3D立體斑馬線。截至記者發稿時,交管局設施部門已經將南京路與營口道交口、水上公園東路與賓水西道交口、張自忠路與哈密道交口及海光寺路口的立體斑馬線施劃完畢並投入使用。
促進“人車禮讓”意識養成
南京路與營口道交口車流量大、人流密集,特別是緊鄰濱江道商圈,工作日晚高峯及週末全天行人過街需求極大。“這裏是上下班必經之路,新畫的立體斑馬線給了我一個驚喜,很顯眼,過馬路有安全感”,步行過街的李女士表示。“看到這種斑馬線,我第一反映就是告訴自己開車時,要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小變化卻有大教育意義”,開車的王先生告訴記者。
“南京路與營口道口、海光寺等路口車輛、行人密集,特別是右轉車輛容易與過街行人形成衝突;而張自忠路與哈密道口往來車輛車速較快,對過街行人有一定威脅,在這些路口路段施劃立體斑馬線,是由於它更醒目、警示作用更強,對機動車禮讓行人、行人過街走斑馬線的守法意識養成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下一步,交管部門還將選取部分車流量大、行人密集的路口施劃立體斑馬線。同時,交管部門呼籲駕車市民自覺做到禮讓斑馬線,行經人行橫道時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同時,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時,也要注意嚴格遵守交通信號,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津雲”—北方網編輯曲璐琳)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很可能是”:這會使司機做出錯誤的預判。
網友“獨自飄零、永不停歇”:挺好的創意,支持!
9月15日清晨,杭州一名85歲的老人在過斑馬線時被一輛駕校教練車撞飛,送醫後不治身亡。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杭州交警部門獲悉,肇事者為49歲的駕校教練孫某某,已排除酒駕,目前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
事發現場已不見血跡。
據瞭解,事故發生在杭州市區大關路。監控視頻顯示,5點15分許,老人走在斑馬線上穿馬路,一輛白色的“大眾朗逸”教練車自西向東經過斑馬線時閃了幾次大燈,但沒有減速,老人被撞飛到車頂的高度,掉在旁邊的綠化帶。教練車向前行駛三四米後停下,一名中年男子從駕駛室下車,之後車上又走下三人,其中一人打電話報警。
據交警部門介紹,肇事的駕校教練孫某某駕齡21年,當時正接上學員準備去練車。
據統計,2011年杭州發生教練車違法事件641起,其中發生事故178起。去年3月,杭州一名駕校教練醉酒駕駛教練車與另一輛車碰撞,不僅棄車逃離,還找人頂包。2011年10月,杭州富陽區一名駕校教練在非教學過程中駕駛教練車撞上2名老人,致2人死亡。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本地湖”:國內的駕車者在行經斑馬線時,很大一部是鳴笛加速通過,與行人爭道,他們的觀念裏就是你人就是要讓我的破車,根本就是不尊重人的生命。
網友“無宴不歡”:我始終認為路口車讓人,路中人讓車!即:路口發生機動車與行人及非機動車相撞,機動車最高可死刑立即執行(行人及非機動車闖紅燈免責),路中間即快車道撞了白撞!
網友“snowwolf0007”:很多教練的素質極差
網友“snowwolf0007”:我們現在的不少駕校是以考試拿證為主,不是把車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網友“春天會開花”:淹死都是會水的!
網友“驅車”:70碼?
網友“人間喜劇”:交通法規規定,經過斑馬線要減速。現實中有幾部車做到了?沒加速就謝天謝地謝人了
網友“天涯孤客”:杭州的司機總是喜歡撞斑馬線上的行人。
網友“windson”:因為在特權社會中,教練覺得他開車有特權
網友“秋影”:有道德的教練,肇事後停車報警,好樣的!
(1970-01-01)
媒體報道:在合肥蕪湖路合肥大藥房、包公墓、包公祠和大鐘樓附近,驚現3D“斑馬線”,站在距離斑馬線50米左右的位置,都能明顯地看到路面上清晰鮮豔的3D圖案。利用視覺上的“錯覺”,讓司機以為前方有路障從而減速。
合肥的3D斑馬線,比普通的斑馬線顏色多了好幾種。這樣設計雖説看着醒目,但是為啥我感覺很鬧心呢,覺得亂亂的。不知道你們什麼感受?
其他城市有這樣的:
——合肥論壇
(2017-08-17)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户端訊 今天在合肥市蕪湖路上出現4條3D斑馬線,它們鮮豔的顏色和逼真的立體感,讓不少市民駕車經過時不自覺放慢速度。“老遠就看到這條顏色鮮豔的斑馬線,走近了發現還很有立體感,不自覺就把車子速度放慢下來了。”合肥市一名市民駕車經過蕪湖路包公園段的斑馬線時,發現了它的與眾不同。
這次共有4條3D斑馬線現身蕪湖路,分別位於這條路上的合肥大藥房、包公墓、包公祠和大鐘樓附近。之所以叫它們3D斑馬線,是因為快接近時能發現它們變得立體起來,從一條條線變成了一根根“柱子”,這其實利用了設計和顏色搭配,給人造成一種視覺上的錯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户端記者看到,這4條斑馬線均為同一種樣式,以紅色為底色,以藍色、白色和黃色色塊搭配而成的圖案為斑馬線主體。記者在包公祠附近的3D斑馬線觀察到,不少市民駕車途經3D斑馬線時,會放慢車子速度為行人讓行,讓走在斑馬線上的行人能從容過馬路。
合肥市包河區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蕪湖路試點3D斑馬線,後續會推廣到其它路段。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户端記者劉玉才 王吉祥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獨自飄零、永不停歇”:挺好的創意,支持!
網友“很可能是”:這會使司機做出錯誤的預判。
(2017-08-16)
行人在路口等紅燈時,低頭玩手機,這一幕在很多路口上演。不少人連綠燈亮了都沒發現,有的發現後匆匆忙忙跑過路口,這些行為都帶來了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鑑於這一情況,8月2日,蘇州工業園區交警大隊試點地面式人行信號燈,並將其安裝在星湖街 - 現代大道路口。這套地面式人行信號燈在江蘇尚屬首次使用。
地面式人行信號燈很“刺眼”,可對低頭族起明顯提醒作用。園區交警供圖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交警在轄區內多個路口展開調查,情況不容樂觀。以一個燈次為限,在星湖街 - 現代大道路口,20多人過馬路,其中7人有使用手機的行為;在蘇州大道 - 萬盛街路口,9人過馬路,其中2人在刷手機;而在高教區某路口,17 人中有7人是“低頭族”。由此可見目前園區行人在行走過程中使用手機的比例較高,高教區的學生人羣尤甚。
安裝在星湖街 - 現代大道路口的新款信號燈屬於嵌入式設計,發光燈管埋於南向北方向的斑馬線第一級下方,長度在一米五左右。燈管上方鋪設了非常厚實的透明玻璃層。玻璃雖然很厚,透光性卻頗為優秀。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有不少左拐通過此路口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壓到了該處地面式信號燈,其中不乏一些噸位很大的客車,但信號燈毫髮無傷,其性能可見一斑。
在8月2日投入試用的當晚,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燈光的亮度達到了可謂“刺眼”的程度,發出的光線並沒有因為埋入地下有絲毫衰減。在周圍夜色的襯托下,隔着該信號燈10來米,依然能看到從地面上散發出的光芒。而且隨着路口語音信號裝置的提示,在顏色轉換的時候,這款地面式信號燈也會跟着立柱式信號燈同步閃爍。
地面式人行信號燈很“刺眼”,可對低頭族起明顯提醒作用。園區交警供圖
8月3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路口的地面式信號燈依然在一刻不停地工作着,儘管白天的陽光照射非常強烈,但燈光依然清晰可辨,十分顯眼。有不少市民被這套新穎的設備吸引,嚴格按照信號燈指示穿過馬路。
園區交警大隊中隊長郭昂告訴記者,這套地面式人行信號燈在江蘇尚屬首次使用。就安裝第一天的效果來看,該測試點邊玩手機邊過馬路的現象有所減少。他們後期將會進一步確認測試效果,如果效果顯著,會在高教區人流量密集路口進行鋪裝,保障出行者特別是學生的交通安全。
郭昂還介紹,該設備的電力系統與立柱式信號燈連接在一起,耗電低微運行穩定。同時考慮到拐彎車輛從上面通過,這套地面式人行信號燈也兼具耐壓抗壓。
據悉,作為立柱式行人信號燈的補充,地面式行人信號燈強化了對低頭族的提醒作用,旨在提醒行人不要闖紅燈。同時通過對行人闖紅燈抓拍和聲音提醒,警告行人要注意交通信號燈並提高遵守交通規則意識,安全過街。(原題為《斑馬線上閃紅綠燈,專治低頭族:地面式人行信號燈亮相蘇州,如果效果好將推廣》)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zzzyyy”:同意同意同意!感覺開車撞倒闖紅燈,橫穿高速的還要賠真的是好冤!
網友“一沙一世界”:會不會有些人正看手機,結果被這燈光一嚇跌倒了,要求賠償……
網友“一沙一世界”:支持
網友“難捨難得”:想法很好,但對另一部分人也可能形成視覺污染,還是要讓行人有所自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早晚是要付出代價的。
網友“天不造地不設”:這樣比較沒有意義,高科技本來就是為應用服務的,只要有效果就很好,至於你説的高大上的文化層面和交通法普及那是慢功夫的事情,也都需要。
網友“信念”:好有科技感,像極品飛車裏的效果
網友“境由心生”:高科技產品的設置,不如文化教養的提高,不如交通知識的普及
網友“醉愛佛跳牆”:如果小區周圍有幾個交叉路口是否會造成光污染?
網友“欲語林更幽”:人太多了,全部執行困難很大
網友“傅立葉級數”:看試點效果吧,如果確實能夠減少“低頭族”那的確很不錯……但是個人擔心這種周到的考慮會不會無形中姑息了“低頭族”……
網友“15738260655”:太被動了,把責任分清,勝過讓納税人的錢化在這無謂的事情上。就像騎車闖紅燈,如果騎車傷亡,汽車方不賠,看還有幾個闖
網友“15738260655”:太被動了,把責任分清,勝過讓納税人的錢化在這無謂的事情上。就像騎車闖紅燈,如果騎車傷亡,汽車方不賠,看還有幾個闖
網友“境由心生”:高科技產品的設置,不如文化教養的提高,不如交通知識的普及
網友“假象”:加強教育和加大處罰力度不是更好?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