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花半個月給患者手繪解剖圖:想做醫學插畫師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昨天上午,浙江省腫瘤醫院2號樓6樓病房裏,50歲的江西汪大姐在女兒的陪同下來複診,此時距離她做完子宮全切手術剛剛過去一個月。

  複診時,她拿到了一張特別的示意圖——左邊是正常子宮,右邊是根據她手術標本繪製的解剖圖。

醫生花半個月給患者手繪解剖圖:想做醫學插畫師

  醫生按圖解釋,灰色部分是你的子宮頸腫塊,和左側子宮對比,你看看,是不是比例嚴重失調了?這張示意圖的作者與講解者,是婦科腫瘤外科病區主治醫師傅志勤。

  她花了半個月的空餘時間,手繪完成這幅解剖圖。圖片發上朋友圈之後,更是引來了一眾粉絲,各種“邀畫”請求絡繹不絕。

  除了會畫畫,今年30歲的傅志勤身上還有很多吸引人的標籤:學霸、膚白貌美、大長腿、段子手。

  術前畫圖便於醫患溝通

  同科室的陳魯主任醫師,很鼓勵傅志勤畫醫學科普的東西。

  她説,現在是讀圖時代,醫生們應該都有同感,很多手術原理、病理解剖講不明白,但畫圖一看,就懂了。只有患者看懂了,重視了,科普的目的才達到。

  陳魯翻出手機上的一張照片,是汪大姐術後被切除的腫塊組織。她接着説,患者的腫塊位置卡得比較深,手術創面相對較大,子宮也只能切掉了。但這種圖片太“重口味”了,一個是發出去不好,另一個也沒法和患者解釋清楚,腫塊有多大,為什麼要切除。

  這時,她想起了小傅。“我看小傅發在朋友圈的一些圖,她自己畫的,有明星,也有一些小孩的頭像,還有一張圖是畫十二指腸,畫得很生動,印象特別深刻。於是,我找她商量,看能不能畫個示意圖”。

  陳魯的想法得到了傅志勤的熱情響應。兩個醫生的想法不謀而合:一是子宮頸管肌瘤並不常見,與基層醫生溝通、培訓時,作為課件配圖很合適;二是現在像汪大姐這樣因不重視體檢,導致病情迅速進展的患者多,用示意圖將病例講解清楚,才能達到警示目的。

  用圖片與患者溝通,對傅志勤來説並不陌生。她每次術前和患者溝通,都會畫一個草圖,“草圖不像示意圖,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將結構畫出來,説明手術部位在哪裏,切掉的是哪一部分。”

醫生花半個月給患者手繪解剖圖:想做醫學插畫師

  從學霸到醫學插畫師

  傅志勤有172cm的身高,大長腿,扎着馬尾辮,皮膚特別白,還有一雙會説話的大眼睛。

  “我就覺得畫畫很開心,小時候比較皮,在房間裏坐不牢,看個二十幾分鐘的書就要跑出去玩,但畫畫的話,一坐下來,能畫三四個小時。”傅志勤本來高考想去美院,但爸媽覺得女兒文化課分數挺高,還是希望她學醫。

  傅志勤也的確是個學霸,她學理科,數學特別好,當年高考數學幾乎是滿分,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大學醫學院。

  上了大學,她動過腦筋,想換個與畫畫有關的專業,比如建築系,但爸媽沒同意,覺得這個專業對女生來説,不太容易就業,還是學醫好。

  如今,這個兩難問題迎刃而解,醫學可以和畫畫完美結合起來:畫醫學插圖,用簡明生動的手繪圖,把複雜的人體結構畫出來。

  傅志勤現在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專業的醫學插畫師,“想畫出與照片能以假亂真、真的滴出水來的那種圖”。

  據瞭解,目前在北美有上千名插畫師在為整個醫藥界提供服務,而國內能提供這樣服務的醫學繪圖愛好者不到百人。

  傅志勤説,她雖然有醫學的專業知識,但功力還不夠。最近,她找了位專業師傅,中國美術學院的一位資深教授,制定了學習計劃,每週至少畫一張圖。

  醫生的生活其實很忙碌。從醫五年的傅志勤,如今在讀博士,每週她有三天要上手術枱,還有課題、查房、值班、醫患溝通一系列的事。想要忙中練畫畫,真是得有十足的熱情、足夠的毅力。

  責任編輯:馬驍瀟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4 字。

轉載請註明: 醫生花半個月給患者手繪解剖圖:想做醫學插畫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