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知該努力,就是沒幹勁丨為什麼你總是管不住自己?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每晚20:00 與你相約

作者:陶瓷兔子

來源:天天成長研習社(taocituzi77)

1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大考在即,明明非常重視,一遍遍告訴自己要抓緊時間多做幾道題,可就是忍不住想看手機,無法集中注意力。

制定好的計劃總是堅持不到兩天,大道理都懂,就是提不起幹勁。

知道自己該做的一切都會通向美好的未來,但總是忍不住沉淪進眼前的安逸裏。

一邊愧疚一邊放縱,一邊遺憾一邊自欺。

很多人都會把這種情況歸咎於意志力不足,但有趣的一點是,你以為“很匱乏”的意志力,往往正是支撐你“不努力”的動力。

每一次走神,每一次解鎖手機,每一次找藉口把計劃擱置下來。你都必須要克服強烈的自我譴責和巨大的負疚感,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回到“不努力”的狀態。

真的輕鬆快樂嗎?其實一點也不。

更簡單的方式其實反而是順應大腦的召喚,讓背單詞就背單詞,讓做PPT就立刻去做PPT,該唸書唸書,該學習學習。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你的意志力會淪為大腦的“叛徒”,寧願折騰自己,也不願意讓你好過呢?

(意志力:這個鍋我可不背)

2

先來看看下面這個金字塔,它代表的是大腦處理事情時,從低到高的六個層次:

比如,當你決定要“好好學習”時候,你的大腦就會對這個目標進行分析:

環境:現在社會的競爭很激烈,如果我不與時俱進,就會被淘汰...

行為:我應該好好學英語,每天晚上還要看一個小時書,網上買的課程也要學起來…

人生意義:只要我把這些東西學完,我就能成為很厲害的人,擁有更好的人生…

發現什麼了嗎?

這個本能的思考過程,其實是跳躍性的。

通過省略最重要,當然也是最困難的步驟,你給自己製造了一個非常美妙也非常輕鬆的夢境,可一旦到了執行的時候,問題就會接二連三的出現。

3

比如能力層面:你一天根本背不下來一百個單詞,看書看不到十分鐘就忍不住打瞌睡,原計劃半小時做完的數學卷子,一不小心就做了兩個小時。

能力和行為上的不匹配,常常會帶給人極大的挫敗感,很容易就讓你陷入自我懷疑的內耗。

比如信念價值的層面:你可能根本就不認同“學習是最好的出路”,你並不喜歡所學的內容,更不認可“把生命中最好的時光用來學習”的價值觀。

逼着自己用功,不過是人云亦云,想獲得什麼,想學到什麼程度,想拿學到的知識做什麼,你從沒想過,也壓根不願意想。

比如身份的層面:不是每個人都把“功成名就”當做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如果你的人生策略並不是成就型,而是幸福型,你可能很容易就會滿足於生活中温熱的“小確幸”。

不求出人頭地也不求名聲煊赫,如果你是那個願意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你就很難在人生的馬拉松中拼盡全力。

因此,當“鼓掌者”的身份跟你“拼搏者”的目標發生衝突時,強大的潛意識就會把你的意志力拉攏過去,讓你一看書就犯困,一做題就打瞌睡。

(意志力:所以怪我嘍?)

4

李中瑩教授給出過一句精闢的總結----

如果一個人的答案顯露出某些層次的空白,那這個人往往是正在迷茫中摸索,既沒有明確的方向感,也沒有效果。事實上,在這類情況中,這個人甚至不會付出努力。

你不會拼盡全力,除非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當你發現自己又不受控制的走神,發呆,玩遊戲或者吃零食的時候,先別忙着自責,把這六個層次,從低到高的梳理一遍:

環境:我在哪裏,我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行為:我要做什麼,要怎麼做。

能力:我會不會做,能不能做好。

信念價值:我為什麼要做,什麼最重要。

身份:我是誰,我的理想生活是什麼樣的。

人生意義:我想實現什麼,以什麼樣的身份過一生。

或許你就能發現,你的問題根本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你的能力配不上行動目標,或者你的目標乾脆就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衝突。

5

改變行為容易,改變人生意義很難。一個人對自我身份,對人生意義的認知,不僅是來自於自身的經驗,有時候甚至是來自於家庭成員之間的代際傳遞。

如果你的父母輩,甚至是你的祖父母輩,都認可“小富即安”,不求聞達於諸侯。你就很難能把to be No.1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

如果在你的成長環境中,所有人都認為學數學是為了買菜算賬,學語文是為了寫自己的名字,你就很難將學習當做唯一的出路,願意為它付出100%的努力。

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從下至上的計劃都常常是無效的,無論行動層面計劃的有多好,都會在最後的身份和意義上卡殼,帶給你巨大的內耗和痛苦,然後功敗垂成。

而一個成功的規劃,無論是減肥瘦幾斤,還是考到第幾名,都必須要從最上面的一層反推回來,才能順利的執行。

不是因為外界的競爭太激烈你才學習,除非你知道你所學的東西能幫你實現什麼。

不是因為別人説應該考大學你才努力,除非你真正把學習看作是一條上升的通道,你能經由它,走向理想中的人生。

不要僅僅為了做而做,你要知道你想做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