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和工兵忠誠使命 為南蘇丹民眾打通交通生命線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楊瓊):自從1990年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軍事觀察員以來,中國軍隊已累計派出維和人員4萬多人次,先後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維和軍人在異國他鄉維和戰場,克服艱苦的自然條件、動盪的社會環境,完成聯合國賦予的各項任務。不久前,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克服多種困難,為當地民眾打通重要的交通線,贏得了聯合國官員和當地民眾的高度讚譽。

  南蘇丹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也是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從2011年獨立以來,內戰不斷,基礎設施非常落後,至今沒有國家電網,作為全國第二大城市的瓦烏市只有不足3千米的柏油路,由各國維和部隊負責維護的主要補給線,全部是土路,每年雨季都會受到不同程度損壞。除了修復主要補給線之外,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還要擔負一些工程支援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在瓦烏通往拉加的唯一主幹道上,一條大河橫穿而過,正在修建的鋼構橋樑,因為戰爭,停止了修建,原有的橋樑年久失修損毀非常嚴重,每到雨季河水都會漫過橋面,根本無法通行,嚴重影響着當地居民的生活。聯南蘇團瓦烏基地主管山姆説:“這座橋樑毀壞意味着拉加人民與外界失去聯繫,聯南蘇團也無法組織人道主義救助和巡邏使得這個地區的形勢變得比較複雜,而且他也連接着南北蘇丹的貿易往來,這座橋樑的坍塌也就意味着南北蘇丹的貿易往來變得更困難複雜。”

  索普橋是一座長68米、寬8米的6孔大橋。修建這座橋之前,拉加地區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被南北走向的索普河“攔腰截斷”,該地區數萬民眾常年“與世隔絕”。聯南蘇團也無法對該地區實施人道主義救援。修建索普橋難度巨大,因為施工點距離營區遠,路況差,254公里的路程要花3天時間才能走完,投送兵力、大型裝備十分不便,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更是給施工帶來了挑戰。

  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總工程師郝奮卿説:“我們現在身後看到的就是索普橋,這是一座涵管結構的橋樑,目前經過長時間的沖刷,破壞比較嚴重,現在我們看到河裏的水量比較小,但實際上它是一座季節性的河流,在雨季期間水量非常大,在去年11月份我們首次勘察期間整個橋面全部淹沒在水下,完全無法通行。當地百姓只能通過上游的樹木,在那個位置拉了一道繩索,作為一個臨時通行通行的途徑。”

  得知中國工兵是來幫他們修橋的,索普村村長法拉• 芭芭拉主動給中國工兵騰出一座廢棄學校的磚房讓中國工兵居住,還派專人在施工現場幫助中國工兵看管施工材料和裝備。

  每天施工現場都會聚集很多當地羣眾,坐在遠處靜靜地看着索普橋的修復進度,對於他們來説,中國工兵不僅是在修復的一座受損的橋樑,更是在幫助他們搶通貨物運輸的生命線。南蘇丹索普村村長法拉• 芭芭拉説:“你們來村裏修橋,我們很高興。這座橋像這種狀況已經好長時間了,每到雨季的到來通行都很困難,尤其是小車幾乎無法通行,非常高興你們來幫助我們修築這個橋樑周圍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你們幫我們解決這個大問題,造福一方,我們會全力支持你們,安全方面不需要擔心。”

  經過二十多天的緊張施工,中國工兵終於高標準完成了索普橋的修復任務,一座中南友誼之橋拔地而起,當地居民載歌載舞,慶祝這一時刻。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隊長宋彥永説:“為了趕在雨季之前把這座橋修好,我們每天幾乎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所有的官兵幾乎又又曬黑了一圈兒,沒有人叫苦叫累,當地居民看到橋修的既堅固又漂亮時,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看到他們的高興勁兒,感覺再困難也值得的,這就是維和價值的體現吧。”

  中國維和軍人的表現得到了聯南蘇團的高度稱讚。聯南蘇團西戰區副司令約翰•思維蘭上校説:“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工兵分隊表現的非常優秀 他們超前完成了任務,保質保量,非常成功。所以我在這裏對他們的表現表示感謝,他們所表現的不僅僅是想一心完成這個任務,他們還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人素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維和工兵忠誠使命 為南蘇丹民眾打通交通生命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