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多措鞏固脱貧成效"軟硬兼施"促鄉村脱胎換骨

泥坯房與新民居、泥土路與硬化路,這是一組時間間距不過4年的照片,新與舊的強烈對比,卻讓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南吉村保蕊村民小組村民王祝蓮恍若隔世。

“以前的泥房下雨漏水,不好。”“那你剛開始怎麼還這麼牴觸,不願拆舊房?”6月16日午後,站在村口這面特殊的照片牆前,普通話並不太利索的王祝蓮,只能用“連連擺手”這一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情,不料一旁有村民打趣“揭短”,惹得她害羞捂臉。

從牴觸到接納,王祝蓮的心路歷程是當地不少羣眾的縮影。而他們的心境之所以發生改變,離不開一批批惠民扶貧項目落地所帶來的獲得感。近年來,瓊中努力在提高脱貧質量、鞏固脱貧成效上下功夫,從特色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入手,奮力打贏脱貧攻堅戰。

瓊中多措鞏固脱貧成效"軟硬兼施"促鄉村脱胎換骨

保蕊村舊貌,村民的房屋破舊不堪。 圖片均由通訊員 王積宏 攝

補短板 讓基建從“絆腳石”變成“發動機”

6月16日下午,剛剛忙完農活的保蕊村村民符開東騎着摩托車從田頭駛來,將車穩穩地停在了自家新房前。騎摩托車從田頭一腳油門開到家門口?這在幾年前,符開東等村民根本不敢想——過去,保蕊村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土路,遇到下雨天稍不注意就會打滑,村民們摔車受傷更是常有發生。

“村道狹窄而且坑窪不平,騎車實在不方便,要想把地裏的稻穀運回家,只能一趟趟肩挑手提。”符開東介紹,交通不便讓物資、人員難以進出,以至於他們只能就地取材用泥巴、石頭砌牆建房,年輕人出去後不願回來,留在村裏的村民則守着幾畝橡膠度日。

生活、生產不便困擾鄉親們多年,藉助脱貧攻堅之勢,保蕊村於2017年啓動危房改造與基礎設施建設整村推進項目。

得知這一消息,符開東第一個投了贊成票,甚至主動砍掉自家的橡膠樹為村莊配套設施建設讓路,但也有人心存顧慮。“房子都拆了,要建成啥樣?”王祝蓮對政策不理解,起初並不肯配合。直到一棟棟紅白相間的新式民居拔地而起,一條條開闊平坦的水泥路連接起各家各户,她真真切切感受到村裏天翻地覆的變化後,態度才發生了大轉變。

“現在的房子寬敞又亮堂,家裏還接通了自來水、燃氣和光纖管網,方便得很。”王祝蓮笑言,過去保蕊村“髒亂窮”,外村姑娘都不願嫁進來,包括她兩個兒子在內的過半男性都打着“光棍”,如今,村裏大變樣,她兒子找對象也有底氣了。

村莊基礎“硬件”設施改善所帶來的脱貧成效立竿見影。村民王賢山帶動村民種桑養蠶,村民吳鍾錦探索魚、鴨、雞綜合養殖,村民吳麗在村口經營起小賣部……這兩年,南吉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學明顯感覺到,村裏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後,村民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日漸高漲。

保蕊村的“升級換代”,是瓊中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一個掠影。

以打通農村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為統領,過去幾年來,瓊中將危房改造、風貌管控與“五網”建設統籌推進,率先在全省推進管道燃氣進村工程、“水環境治理項目PPP模式”,將路網、水網、電網、氣網、光網“五網”建設與改水、改廁、改路相結合,實現縣、鎮、村、組、户全硬化,農村公路暢通率達100%、安全供水普及率達98%,光網千兆到鎮(區)、百兆入村覆蓋率100%,燃氣下鄉“氣代柴薪”試點扎實推進,讓“一村一規、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特色村寨頻頻躍現之餘,也正讓基礎設施建設從拖後腿的“絆腳石”成為助發展的“發動機”。

瓊中多措鞏固脱貧成效"軟硬兼施"促鄉村脱胎換骨

俯瞰保蕊村新貌,平整的水泥路縱橫交錯,嶄新的房屋整齊排列。

建機制 讓農村由“一時美”轉向“持久美”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振興鄉村、聚攏人氣的硬件要求。而人居環境整治,則需在“軟功”上發力。

走在和平鎮長沙村的鄉間小路上,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村裏家家户户都收拾得乾淨整潔,路邊綠化鬱鬱葱葱,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我們村這麼幹淨,每個村民都有功勞。”瓊中縣委宣傳部派駐長沙村駐村第一書記凌大彪介紹,這源自該村實施的常態化、週期性環境衞生評比機制。

自去年4月起,為引導村民規範生活習慣,長沙村幫扶工作隊結合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明村建設等工作,制定了一份農村文明衞生户評分表,主要包括文明建設、房屋前後衞生和室內衞生三大塊內容,由扶貧工作隊、村委會幹部和村小組幹部三方組成評分小組,不定時到每家每户檢查評分,引導村民從被動接受到“比學趕超”爭當衞生模範。

“自從村裏開展文明衞生户評比後,我和愛人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衞生。”長沙村村民吉春嬌指了指家門口懸掛着的“文明衞生户”牌匾,一臉驕傲。

讓做得好的村民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同時也讓評分落後的村民知恥後勇,這一評比活動是瓊中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工作的亮點舉措之一。海南日報記者瞭解到,通過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瓊中不定期對全縣100個行政村開展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暗訪督查工作,各鄉鎮、村級組織也陸續制定出台考核標準、評比制度與村民公約,構建起縣、鄉鎮、村委會、村小組四級監督機制。

“村民們不僅不再亂扔垃圾,甚至還學會了垃圾分類。”和平鎮塹對村垃圾收集員陳明文介紹,塹對村於2019年7月啓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原本以為這是塊難啃的“硬骨頭”,讓他頗感意外的是,不到半年時間,村裏的垃圾分類合格率便達98%,生活垃圾減量50%至60%。

在瓊中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林璐颯看來,這得益於村民主體意識的覺醒。

“我們累計整合投入6億元,全面開展‘三清兩改一建’村莊清潔行動,人居環境的改善讓羣眾獲得感增強之餘,也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肩負起鄉村治理的主體責任。”林璐颯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瓊中建立觀念與制度的雙重約束,正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

興產業 助村民摘掉“窮帽”實現“逆襲”

這幾天,紅毛鎮草南村的種桑養蠶基地裏一片繁忙,蠶農王世標從方格簇上採摘下一顆顆雪白的蠶繭,曬乾裝袋後正準備送往鎮裏的蠶繭收購點。“蠶繭每半個月賣一批,一直能養到年底,空閒時上山打理檳榔林,等到入了冬,又可以開始種植苦瓜。”掰着手指頭算了算自家的產業,王世標笑言根本忙不過來。

實現多重收益的,不僅是王世標。通過落實“多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思路,近年來草南村在鞏固檳榔、橡膠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引導村民發展冬季瓜菜、種桑養蠶等特色產業,幾乎家家户户都是從年頭忙到年尾。草南村不僅於2018年實現全村脱貧摘帽,如今人均年收入更是達到14800元。

“原先根本不敢嘗試新興產業,一怕沒技術,二怕沒銷路。”王世標坦言,近年來政府及幫扶幹部通過送技上門、訂單農業等舉措解決了這兩大難題,並引進培育一批適合本地特色的種植養殖產業,正讓他致富的信心越來越足。今年,王世標種植苦瓜實現創收2.6萬元,加上桑蠶、檳榔等其他產業收入,預計年收入將達五六萬元。

鞏固脱貧攻堅成效,發展產業是關鍵。圍繞桑蠶、養山雞、養蜜蜂等9大特色產業,瓊中採取“龍頭企業(或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種養大户) 基地 貧困户”等4種產業扶貧模式,深化經營主體與貧困户的利益聯結,為山區羣眾種下一棵棵“搖錢樹”,也湧現出眾多產業扶貧“領頭雁”。

長征鎮潮村村民陳玲發展釀酒、養牛、養雞等產業,摘下“窮帽”後立志入黨;紅毛鎮番響村村民王國謙從養蠶“門外漢”蜕變為“土專家”,帶動45户村民抱團發展;從孩子學費都拿不出到如今年收入逾30萬元,和平鎮塹對村村民陳書文靠着山雞養殖實現“逆襲”……

一個個生動案例,一次次印證着產業脱貧迸發出的強大生命力。

海南日報記者瞭解到,以產業發展為抓手,今年瓊中將繼續深入推進“十二個一批”脱貧工程,鞏固農業產業扶貧“四種模式”成果,大力發展“五個一”庭院經濟,健全扶貧產業體系和多重利益聯結機制,以產業發展的韌勁保證脱貧成效。

來源:海南日報

(責編:文巨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2 字。

轉載請註明: 瓊中多措鞏固脱貧成效"軟硬兼施"促鄉村脱胎換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