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錄至論壇精選日報-家用車精彩內容戳這裏
前言
早在半年前就開始有換車念想説起人生第輛車就我愛麗舍陪伴我個春夏秋冬共行駛10W公里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從來沒有鬧過脾氣隨汽車行業斷髮展於進步我愛麗舍從外觀以及內飾配置方面已經脱離時代步伐所以才有換車念想
選車
換車前提必須要廂車重點要空間這主要或許車友第就會想起SUV,選車期間我也考慮過SUV由於油耗後期維修費較所以放棄SUV最終還投向轎車領域其中入選有英朗軒逸明鋭寶來朗逸車友會説美系日系德系都有為什麼沒有韓系説實在本人對韓系車沒有印象説它外觀看配置豐富就掉價掉太厲害當年B級車索8動動就優惠3——4W,真傷起法系車就用説第輛車就法系車還可以就舊車保值油耗有點轉入正題當時去別克店裏看英朗時候感覺新款英朗氣沒有老款顯氣提到別克家第印象就夠夠霸氣夠沉穩而新款英朗給人感覺再曾經那種霸氣感覺再個就銷售熱情所以給PASS再來説説明鋭明鋭其實對我印象做工也空間可以接受特別喜歡它掀背超棒結果媳婦願意或許女人緣故吧頭髮見識她意思開到馬路都認識VW標哪有認識斯柯達所以又放棄然後又看寶來新款寶來前臉特別喜歡屁股感覺沒有老款厚實當時剛剛市沒有任何優惠所以PASS面這兩款就重點日產軒逸VS眾朗逸軒逸最銷量那蹭蹭空間沙發造型年輕超省油軒逸各項指標都達到我要求待定待定然後又看朗逸中庸外觀實用內飾中控台都硬塑料沒啥亮點空間方面還行空間比起軒逸差點可以接受過銷售熱情本打算看看就走銷售非讓試駕反正來就來試駕也無妨在試駕過程中給我印象非常深刻開起來感覺確實錯突然就動心然後回到家家人商量商量軒逸朗逸選最終因為銷量排行選擇朗逸本打算找銷售安裝個導航死活也給最終送太陽膜把套夏季坐墊後備箱墊有現車刷卡走人這就我購車經歷回頭有時間話我講分享我用車報告
本人購置經典朗逸1.6L風尚版
中庸前臉
45°角
幅試輪圈
家族式前臉造型
這前臉個特寫
配版本沒有前霧燈
燈採用鹵素燈
如果配額相對比除霧燈方面難辨別
配比配中網根亮條
側面
側車頭特寫
反光鏡面帶有轉向燈輔助燈
自己貼門把手貼紙畢竟專業沒能貼
後45°角
屁股特寫
沒有倒車雷達這點配置應該存在
中控全貌
我買手動版本
方向盤依舊也老款複式方向盤雖説沒有真皮握感還錯
儀表盤
燈開關帶有燈調節功能
自己購置香水去除異味用
太熟悉音響控制系統
手動空調
5MT手動變速箱承認眾變速箱手感
ESP功能
儲物空間表現還錯
主駕駛沒有化妝鏡
這個位置配儲物槽而配個煙灰缸
門電動門窗全部帶有鍵升降功能
遺憾沒有後視鏡電加熱功能捷達都有
門板織布還黑色如果米色容易髒
門板儲物空間強
帶有座椅調節背部調節手擰使用過起來太費勁從桑塔納直到帕薩特配版都手擰希望廠家改進
坐個人無壓力
個獨立頭枕中間乘客或許會舒服點
空間還可以滿意
其實後排儲物槽基本沒有什麼用處如果能換成空調出風口就再過
凌亂後備箱啊後備箱空間完全夠用
發帖完畢感謝分享
歷史上,河南,山東,湖北等省份的人曾從山西移民而來,後來,只要發生了天災人禍,華北平原的貧苦百姓又會再一次的流動,河南的去山西,山東的闖東北,湖北的進四川。
我姥爺在年輕時為了生計也曾數進山西。
那時候山西人口少,野外時不時的會出現一兩隻孤狼在荒野四處遊蕩。當時去山西的人都被告知出門的時候千萬記着帶根麻桿棍防狼。狼是除人之外最聰明最兇殘的動物,傳説狼是鐵頭鋼牙,又有計謀,稍不注意就回葬身狼腹。多少血的教訓之後,人們才發現狼的弱點,狼是鐵頭鋼牙豆腐腰,細細的腰身使狼在獵食是異常敏捷,但也令它的抗擊能力大大降低!人們在路上碰見狼時,一定不要荒,要站住不動,把麻桿棍拿到手裏,眼睛死死的盯住狼眼不要閃開,這時候狼會有兩種選擇,一是以為人有所依仗而不敢進攻,從而悄悄退去,二是和人比耐性,等你鬆懈了就撲上來發動致命一擊,你要是等它十多分鐘還不退走,就一小步一小步的向狼進逼,眼睛不要移開,狼會一步步後退,如果狼不溜掉,你就要小心了。
當你進逼到三米的距離就要做好準備,這時候狼會因為你進入了它的進攻範圍,馬上會躍起向你撲來,你要眼疾手快,拿着麻桿棍衝着撲過來的狼打去,由於麻桿棍的脆弱性,麻桿棍會“咔喳”一聲折斷,而狼聽到這聲會以為是自己的腰被打折了,立馬會跑掉。
不過人們也留下了俗語“麻桿打狼兩頭怕”。
這個方法是老輩子傳下來,很神奇的。
到了山西會聽到很多關於狼的可怕故事。
狼通常不跟人直接面對面的硬抗,它通常會偷偷的溜進豬圈,在豬睡覺的時候,用爪子輕輕的給豬撓癢癢,大肥豬舒服的直哼哼,渾身放鬆下來,警惕性也沒有了!然後慢慢的用牙叼住了豬的耳朵,輕輕的咬一下。豬正舒服的哼哼呢,這時候特別怕疼,被狼咬住耳朵就隨着狼的拉扯站起來,這時候狼就含着豬耳朵,用尾巴輕輕的拍打豬屁股,讓豬跟着它出門。豬還沒從舒服勁兒反映過來,就哼哼唧唧的被狼給牽走了等到離人遠了,狼就會加大力氣直到把豬趕到自己的“餐廳”,此時,豬再叫也沒有人來救了!
當然,如果人們防範的嚴密的話,狼如果無隙可乘,就有可能轉而在白天向小孩下手。
張嫂一家是住在山腳的農户,因為貧窮,成天在地裏忙碌,四歲的女兒沒人照看,只能帶到地裏,邊幹活邊照看,張嫂一家在地裏幹活,女兒在地頭玩,一家人誰也沒在意,等一會張嫂抬頭想休息一會時,發現女兒已經不見了。
全家都慌了,在地頭髮現了女兒的一隻小鞋,旁邊有幾個狼蹄印。
全村的人拿着鋤頭木棍四處尋找,可是已經晚了,找到的是肚子被掏開的女兒的屍體!全村以後再也沒人敢把孩子帶往地裏了!
不過,及時是在村裏,這樣類似的事情也無法避免。
趙家小兒子六歲的時候就出事了。
這天伴晚,趙媽忙着為幹活的人們忙活着晚飯,小兒子説要去解大手,趙媽隨口説去屋後邊去。小兒子來到屋後的草堆里正蹲着,就見眼前綠光一閃,一個狼頭從草叢裏冒了出來,小兒子嚇的大叫起來,結果那隻狼上前一撲,一口把小兒子的鼻子給咬了下來。
這時候趙媽聽到喊聲,拿着正燒着的灶火棍出來才把狼給趕跑了,可是,小兒子的鼻子再也長不出來了。
凡是被狼給破了相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稱呼“狼抓臉”,而“狼抓臉”每年都會再多幾個!。狼患,一直不絕!
被狼欺負的人,被狼整的家破人亡的人決定一舉杜絕狼患。
人們一旦發現狼在哺乳小狼就會聚集到一起商量根除狼害的事。
先派人觀察等老狼出洞尋食兒的時候,派幾個人去狼洞掏狼崽,這時候往往小狼的眼睛還沒有張開,大小和一條哈巴狗差不多。人們就一人分一隻小狼崽,用樹上長得尖刺扎瞎小狼的眼睛,按照管事的説法就是小狼轉生報復的時候認不出仇人。
管事的挑幾棵二十來米高的大榆樹讓人帶着瞎眼的小狼爬上去,用布條系在樹杈上,人用繩子捆住腰騎在樹上,手裏還要拿上一個手指粗的樹條當鞭子。
太陽落山,老狼打食兒回來見不到小狼會跑到高崗上嚎叫,這時候就正式開始了“打狼”的行動。
管事的按規矩會打第一下!用樹條狠狠的抽一下綁在樹上的小狼崽,小狼崽會疼的嗷嗷直叫,這時候老狼也恰好聞着氣味跟了過來。小狼一叫,老狼會急的在樹下直轉圈。
接着,百米開外的人接着會打自己身邊的狼崽,老狼會跑過來,第三個人又在百米開外打了小狼崽,老狼又不得不跑過去。就這樣,老狼會不停地在狼崽們之間奔跑不停,一刻不得休息。
“打狼崽”的關鍵就在於要銜接無痕,時機得當,一刻不能讓老狼休息。
就這樣,利用老狼的母性親情,一夜不停,往往把老狼活活跑死,而小狼經過一夜的折磨,也奄奄一息,大都被活活打死。
人們用這種及其殘忍的方法來為葬身狼腹的親人報仇。
後來,沒死的小狼會被帶回家扔進狗窩裏當狼狗養,不過由於是瞎眼,往往被當作種狗來配種,以孕育更好品質的犬種。
再後來,人把狼從生存地域擠了出去,慢慢的,狼從山西就絕了跡,只留下了“中山狼”的故事!
其實,人通常比狼更可怕!
(2017-10-03)
本報訊 近日,滎陽市豫龍鎮焦寨村十多位村民被一種類似毛毛蟲的小東西痛疼難忍。據瞭解,其為刺蛾的幼蟲,滎陽南部山區稱之為“狼來”(音)。
這小東西,滎陽有人叫它“狼來”
小東西扎得一村民哭一晚上
昨日10時,焦寨村60歲的村民趙喜鳳在家裏正逮“狼來”。“狼來”趴在核桃樹葉上,她先是用小樹枝抽打枝葉,把“狼來”給震下來。“狼來”類似毛毛蟲,黃綠相間,但身上不是令人毛骨肅然的毛,而是硬邦邦的刺。
“這小東西扎着人太痛了。”趙喜鳳説,前幾天,她女兒回孃家,一個“狼來”落在肩膀上,扎得她痛了兩三天。
75歲的張淑梅已被“狼來”紮了兩次。一二十天前,她見家門口的核桃樹葉上趴着只“狼來”,把樹葉啃去不少。她想把樹葉折下來,“狼來”卻滑落下來,把她兩隻手的手背都扎着了,傷口周邊當即紅腫,痛得她當天晚上都沒有睡着覺。她找醫生查看,打麻藥,可是麻藥勁兒過後,疼痛迅速蔓延開來。醫生説沒有好辦法,多用肥皂水洗就行了。但她把手伸進涼肥皂水中,像觸了電似的。本想着不再招惹“狼來”,可三天前,一不小心,還是被紮了。
正是害怕被扎痛,65歲的村民董美榮家的核桃樹上有幾十個“狼來”,也不管它們。董美榮説,她的十多位鄰居被紮了,一位70多歲的女鄰居還痛得哭了一晚上。
“狼來”是咋來的?焦寨村民説,往年沒有遇到過,只是最近才注意到,更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刺娥幼蟲身體上有毒刺毛
家在滎陽南部山區的環翠峪景區東溝村村民崔銀良告訴記者,他們那兒的核桃樹上特別常見。由於它扎人特別痛,令人害怕,叫它“狼來”。皮膚厚的手掌碰到“狼來”沒有事,但手背皮膚薄,碰到就痛、紅腫。崔銀良還用手指摸了一下“狼來”,沒有任何反映。即使這,焦寨村民也不願用手去碰“狼來”。
據河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教授蔣金瑋介紹,這種小東西的成蟲叫刺蛾,刺蛾的幼蟲體色鮮豔,多數身體上有毒刺毛,人碰到蟲身上的有毒刺毛就會被蟄,並引起皮疹,被扎後有疼、癢、辛、辣、麻、熱等感覺,可伴隨長時間腫脹。傷口被碰到時仍會引發疼痛。小鳥不會輕易接近。“現在已經進入秋季,刺蛾的幼蟲也會很快結繭,這樣的蟲害也會隨着天氣漸冷而消失。”
蔣金瑋還介紹説,刺蛾幼蟲啃食樹葉和糧食作物的枝葉,晝伏夜出。如果被其毒刺所蟄到會非常疼痛,由於毒液呈酸性,可以用食用鹼或者是小蘇打稀釋後塗抹,也可使用風油精。如果條件所限可以用肥皂水塗抹,都有利於治療毒液帶來的皮疹、水泡或者疼痛。
鄭報融媒記者 姚輝常 文/圖
(2017-08-30)
「狼與小羊:Wolves and Wool」是很經典的射擊遊戲,有點類似於前段時間很火爆的憤怒的小鳥~所以玩法上就不一一贅述了。你要射擊狼,把狼炸死,但是不要傷害小羊,一旦不小心把炸藥包扔到了小羊身上,遊戲就結束了。
整個畫風是這樣的:
面目猙獰的狼是很頑強的,即使你把它打下來還不會死,除非你用炸藥炸死。越到後面,炸藥包的類型就愈發豐富,煙火,手榴彈,多個火焰噴射器等。玩起來根本停不下來~
由於此處不能放 APP 下載鏈接,大家可以在愛應用助手中搜索下載~ 如果大家下載遇到什麼問題,可以在“愛應用助手”裏詢問小編和網友們~ 微信登錄就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 www.iapps.im
(2017-08-25)
窗外暴雨傾盆,伴隨着陣陣雷聲,魔都終於要進入降温模式了。俗話説“一陣秋雨一陣寒”,不久的幾天,天氣或許將不再炎熱,小T也終於不用終日大汗淋漓了。
想到魔都近幾天來的天氣,小T心中便一陣恐懼,連續多天的高温預警,還真是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所以,在這樣讓人着急的天氣裏,小T更是懷念在呼倫貝爾的那些日子。
前幾天寫了幾篇關於呼倫貝爾的文章,但是也僅僅是旅途中的一抹亮點而已,而今天,小T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呼倫貝爾的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景點——巴爾虎狼島。
▲狼島大門
狼島位於呼倫貝爾陳巴爾虎旗境內,總面積3000餘畝飼養區內共有野生草原狼 60餘隻。在小T第一次聽到這個介紹時,心裏很是激動,如此大的地域有如此多的狼,景色一定相當壯觀。
狼島的出現,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6年前,狼島的主人 偶然收養了一隻被遺棄的小狼崽,家中母狗妞妞的乳汁養大了島上的第一隻狼,主人也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養殖狼 繁殖狼,每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有着特定的意義,維持着生態的平衡,純種的草原狼越來越少,而狼島主人的心願 就是要為草原留下狼種,喚起人們對野性的認知,對自然的詮釋,對生命的理解,讓草原的子弟不缺少狼性滋養,讓馬背民族上的英勇和剛強得到延續!
小T聽完故事,也佩服狼島主人的高尚情操,所以最終還是成行了此次的狼島之旅。
然而現實還是給小T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首先狼島沒有看上去那麼的霸氣,因為飼養的是狼,一種相對比較危險的物種,所以身處荒郊野外也無可厚非。但是門口類似於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售票處讓小T隱隱不安,這種建築物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商業化,當時小T的感覺就是——狼島,應該沒有故事那樣讓人無法忘懷。而這裏的所謂門票,也的確夠商業化——80元/人。
進入到養殖區以內,才會發現所謂的狼島與動物園也沒什麼兩樣,所有的動物都分籠而居,在這裏完全感受不到狼性的氣息,也感受不到絲毫的野生氣息。
▲鷹
▲雕
上述兩圖是狼島若干鐵籠中的一籠,圖中雕和鷹同處一室,這時很可怕的一件事,雕和鷹都是空中的霸主,原本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空。而如今兩者同處一室,高傲的鷹甚至這能待在地面之上。
這,是人性磨滅了該有的獸性。
▲狼崽
圖中是剛出生不久的兩頭狼崽,小T在現場觀看,沒覺出其與普通的草狗有任何不同之處。都説狼有傲性,不會乞食,然而小T看到的是狼崽會時不時的搖搖尾巴,或者需它們覺得自己不是狼。
▲野生放養區圖一
▲野生放養區圖二
可能是為了滿足遊客的獵奇心理(或者出於其他目的?),在狼島內有野生放養區,放養區內設有觀景台,可供遊客觀賞。也許是小T到達的時間不對,在現場守了半天才見到2只所謂的野生狼,併成功的拍攝到了一隻。實話説,這裏的“野生狼”也是懶得夠可以,夜間的景象小T是見識不到了,但是白天的情況小T比較清楚——吃飯、睡覺、搶雞吃。為了活躍氣氛,景區內可購買飼養雞餵食“野生狼”,所以“野生狼”,你懂的。
▲兇猛的草原狼
▲温順的草原狼
狼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在狼島內可以看到大部分籠子裏都是兩匹狼,可以安靜的生活。但也有特殊的,上圖中獨處的草原狼性格就較為暴躁,也只能在它的身上可以看到野生草原狼的一絲影子。
▲新剝的狼皮
▲已曬好的狼皮
或許有人會問,狼島的狼,終點在哪裏呢?上圖可以一定程度上説明了部分狼的終點——成為狼皮的提供者。
圖中的狼皮,可能是從老死的狼身體上獲得,但小T相信,這裏的狼有很大一部分的狼生就是為了最後的這一張皮。當地的老牧民告訴小T,一張狼皮能夠賣到你想象不到的價格……
做為景點,小T的介紹可以結束了,其實這個地方真的不是很適合遊玩,因為確實沒什麼好玩的。
但是從其他方面,小T還有很多話要講。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地區、景區等已經脱離了最初的想法,一步步的走向以商業為最終目標的道路。
狼島的傳説很美,可能建立狼島之初也懷有美好的夢想,但從小T這次的觀賞過程來看,這裏已經沒有了傳説中的美好,只有濃濃的商業氣息,只不過換了一身狼皮而已。
(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