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60年中國氣候變化:毛毛雨變少了,大暴雨變多了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王景曦)《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於8月4日發佈。書中介紹,目前氣候變暖仍在持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進一步加劇,近20年中國正處在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現在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更大、影響更重。”《藍皮書》副主編、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今年夏天,國內多地突破高温歷史極值,從氣候變化的角度看,高温是氣候變暖的集中呈現。在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未來高温熱浪發生的頻率會越來越頻繁,破紀錄情況也會更多。

氣候變化對中國總體影響是負面的

新京報:《藍皮書》提到,2020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為10.8,這意味着什麼?

巢清塵:中國氣候風險指數是我們國家氣候中心研製的。它主要是基於歷史氣候資料,通過判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致災閾值,結合社會經濟數據、實際的災害損失數據,對影響我國的主要的災害風險進行綜合、定量評價,是一個判斷災害風險的指標。

以1961-2010年為基準期,風險指數的數值範圍根據其間的歷史氣象數據劃定。在這50年間,沒有氣候風險的年份,將其風險指數定為0,氣候風險最大的年份,將其風險指數定為10。

2020年的氣候風險指數為10.8,就是説去年的氣候風險已經超過了之前50年的最大值。這也説明,現在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更大、影響更重。

新京報:氣候變化已經為我國帶來了什麼影響?

巢清塵:比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和強發、水資源變化、冰川退縮、積雪消融、海平面上升以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這些大部分是物理方面的影響。《藍皮書》提到,過去60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增加,但平均年降水日數顯著減少,這就説明降水的強度增加了。實際上老百姓的感覺是毛毛雨少了,但是大雨暴雨多了。

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還會蔓延多個系統,也會對經濟社會產生不利影響。比如高温天氣對人體健康、疫情防控、水電供應等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另外,氣候變化在不同地區、領域裏都有表現,程度不一樣,對有些地區未必完全是負面影響,但對中國總體影響是負面的。

新京報:《藍皮書》提到,去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1993-2011年平均值高73mm,這對我國沿海地區有什麼影響?

巢清塵:我國的大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和人口居住地都在沿海,所以海平面升高肯定會對沿海地區居民的生活、生產造成很大影響。

這些年,沿海城市經常會出現大風、暴雨、天文潮、洪水“四碰頭”的現象。如果海平面上升和這些不利因素同時出現,會對整個沿海地區產生更不利的影響。2013年,浙江餘姚就碰到了“三碰頭”的現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城市內澇。

中國升温快不代表要承擔更多減排壓力

新京報:如何理解“中國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

巢清塵:我國地處在東亞的季風區,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區域差異較大,且氣候波動性強,容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以《藍皮書》中強調的温度指標為例,1961-2020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温、全球平均氣温上升速率為0.26℃/10年,0.15℃/10年,明顯高於全球同期水平,能看出中國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

正因為我國的氣候特點,隨着氣候變暖的加劇,我國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受到的影響就會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青藏高原和東北地區的生態系統更脆弱;南方地區,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社會更容易受到影響。

因此,整個中國,無論生態系統還是經濟社會,都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

新京報:中國升温速率明顯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對我國達成“雙碳”目標有影響嗎?

巢清塵:總體來看,全球中高緯度地區升温更明顯,陸地升温比海洋表面的升温更明顯。

中國大部分處在中高緯度,《藍皮書》中是以中國大陸的温度來表現的。所以客觀上數據的選取,會得出中國的升温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判斷。但是實際上,中國陸地升温速率也高於全球陸地平均速率,大概要高三分之一。

但是,中國的升温並不全部是由中國的排放直接造成的,這取決於全球所有國家的排放、工業革命以來歷史累積的排放。歷史累積排放裏頭,發達國家排放更多,自然要承擔更多。所以不能説中國升温更快,就要承擔更多的減排壓力。

冰川消融可使部分地區水位回升,但不利於長期補給水資源

新京報:《藍皮書》提到青海湖水位回升等是局部生態氣候變好的例子,如何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理解這些現象?

巢清塵: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川退縮、積雪消融,1961-2020年,全球山地冰川處於消融退縮狀態,1985年以來消融加速,所以部分地區會有水位回升、生態植被變好的現象。《藍皮書》提到,2016-2020年,是我國2000年以來植被覆蓋狀況最好的五年。

冰川積雪融化雖然短期內有利於當地水資源增加,但是長期來看,一旦冰雪融化程度達到某個閾值,就難以再恢復。西部是我國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冰雪是持續補給水資源非常重要的源頭,冰川積雪難以恢復會對我國長遠使用水資源產生不利影響。

但是也要承認,水位回升、植被增多等生態變好的現象是這些年國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的成果。

新京報:極端天氣頻次增加,氣象部門如何應對?

巢清塵:預測一段時期的氣候狀況,天氣預報是不夠的,需要進行氣候趨勢預測。在農業生產、能源調度、物資儲備、期貨交易、經濟生產等方面,氣候趨勢預測可以説是生產要素般的存在。

氣候預測的週期長,準確率相比天氣預報要稍微差一點,所以原來氣候預測結果不對公眾發佈。隨着這些年氣候預測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長期預報預測需求的增加,從今年3月開始,氣象部門首次面向公眾發佈了氣候預測結果。

同時,氣象部門近年也在探索發佈氣象災害風險的預報預測。舉個例子,同樣的降水量可能對一個地方的影響不大,但是對另一個地方的影響會非常大,影響和風險就取決於地區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所以做基於影響風險的氣象預報和預測十分必要。

去年開始,國家啓動了自然災害的風險普查工作,除了要了解災害本身的信息,也要做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暴露度和脆弱性信息的調查。

結合這些工作,氣象部門會不斷提高預測、預報能力,在氣象災害增加的複雜背景下更好地服務社會。

新京報見習記者 王景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8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談60年中國氣候變化:毛毛雨變少了,大暴雨變多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