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就得了近視,媽媽很後悔:家長的焦慮幫不上娃反而會毀娃
你擔心孩子的學習嗎?擔心孩子的未來嗎?面對這樣的問題,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長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無數家長恨不得從娃落地那一刻起,就將他們推上“戰場”,力求贏在起跑線。但是否想過,我們的子女,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高壓?
1歲寶寶近視一百度,醫生:都是他媽媽害的!
我有位朋友在醫院工作,昨天去配眼鏡時,她告訴我,前些天來了位小寶寶。他才1歲,雙眼就近視一百多度,是醫院接到的一位最小的近視患者。
我問:“這是遺傳性近視吧?”
朋友搖頭:“孩子父母視力都很好,這麼小就近視,都是她媽媽間接害得。雖然她媽媽很後悔,可是一旦近視是不可逆轉的,只能想辦法不讓近視更加嚴重!”
原來,孩子媽媽是一位外企白領,身邊都是精英,她深知教育的重要。她怕兒子落後,日後沒有競爭力,於是早早就給兒子在網上報名了早教課,需要每天視頻聽講互動。
然而沒多久,就發現孩子視力似乎出了問題,才帶來檢查。得知這個結果,這位媽媽後悔又自責,她這才明白,這種超出了孩子的生長規律的“搶跑”,勢必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在我看來,罪魁禍首是在當代父母身上,最為常見的“焦慮”!太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永遠着急、上火。結果孩子沒有一絲放鬆的時間,那都是浪費時間,而朋友之間交流最多的話題,是“你家孩子上什麼補習班了?”“那個老師不錯”……
誠然出發點是好,怕孩子落於人後,怕未來堪憂。卻不知這種焦慮,正讓我們的孩子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毀掉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你越焦慮,你的孩子越痛苦
在《急診科醫生》中,有一個小女生喝藥自殺,雖然搶救過來,生命卻只剩短短一個月。而自殺的緣由,只因期中考試沒考好被批評,實在荒謬又可悲。
她的母親情緒崩潰的哭着:“我幹嘛要説她?”是啊,只是一次考試失利,為什麼要如此苛責?人生本就起起落落,可焦慮,卻硬生生把一位位父母和孩子,變成“輸不起”的人生。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北京大學測過發佈過一篇《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表示:在我國每5箇中學生裏,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
我有位朋友做心理諮詢,平時,經常能收到一些學生的來信:
“我怎麼都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真的太累了,這個世界一點也不美好。”
“我媽快要逼死我了,每天都是學習、考試、別人家的誰誰誰!現在一看到卷子,腦袋裏面都是她的話。”
“我爸對我期望太高了,我就算成績沒有進步,只是原地踏步,他都板着臉不理我,現在馬上要中考了,我好崩潰。”
這些父母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焦慮,正蔓延到孩子身上,他們時刻不在擔心辜負父母的期盼,或在高壓而壓抑的氛圍中。不要説全心地投入學習,保持健康的心理,都很困難。
如果不希望與自己的孩子“兩敗俱傷”,放下焦慮就是我們目前最緊要的一件事。
別讓焦慮毀了自己的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
1.接受平凡
必須要承認,儘管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為最出色的人。但現實卻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長大後都只會是一個普通人,過着平淡的一生。
所以,我們要承認現實也要接受平凡,不要給孩子過高的期望。真正懂教育的父母會因材施教,會從實際出發替他們做規劃,而不是總以最高標準去逼迫孩子。
2.正視輸贏
許多焦慮的父母存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輸不起,也不接受孩子任何一次失敗。可白巖松有一句話説得很有道理:不要教孩子如何贏,要教會他們如何漂亮的輸。
因為,無論或輸或贏,都只是一種人生常態。贏一次不代表能贏一生,輸一次也不代表輸掉未來。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失敗,這並不丟人,只要能重新站起來,未來就有贏的機會。
3.放寬眼界
黃靜潔説過一句話:“用大視野育人,而不是用小視覺養兒”。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足夠寬廣的眼界與格局,不要將未來的未來,僅僅與試卷上的成績掛鈎。
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有不同,眼界過於侷限,就等於限制了孩子的未來。
所以,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過度的焦慮,不要再給孩子本就不平坦的人生路上,再去增添障礙。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