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當在城市規劃中居於核心位置
日前,雲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雲南省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羣眾體育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要求新建住宅小區至少要配建一塊非標準足球場地,同時引導建設羣眾身邊的中小型健身場地設施,重點支持小型、多樣化的球類場地、户外運動設施和健身步道、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冰雪運動場地、多功能運動場(健身廣場)等項目建設。“措施”出台,是大力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可以推進我們對如何健全城市功能、讓城市建設規劃更好地服務人們生活等問題的思考。
城市是人類社會的自然產物,由人的聚集而發展繁榮,也因此不斷產生新的矛盾和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40多年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數百年的工業化進程,時間和節奏上的緊迫,導致城市規劃建設的重心始終定位在生產效率上,城市人口快速膨脹、空間不斷擴張、功能日益增多。這一趨勢,讓居住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人們總會產生一種疏離感和壓迫感。這樣的城市,迫於發展目標,在以人為主體之外,不免要適應資本流動的需要,使得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個樊籬。隨着城鎮化不斷拓展和深入,解決城市宜居性與非宜居性矛盾,成為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最重要課題。
美國作家愛德華·格萊澤在《城市的勝利》中寫道,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和最美好的希望。事實也的確如此,城市的騰飛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更是很多人懷揣夢想致力於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載體。不過,儘管我們選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將宜居性放入城市發展的目標之中,但總難以避免在實用主義思維籠罩下,對城市進行搭積木做拼圖的外科手術式改造的衝動。換句話説,我們不斷創造好的建築、好的設施、好的街道,但這並不等於好的城市。
花費巨資建設地標式的廣場、公園、展館或者體育中心,但城市居民身邊的相應公共設施始終不足,廣場舞大媽與年輕人爭搶球場的新聞屢見不鮮;城區功能規劃過於單一,居住、生產、消費場地相距甚遠,大城市的通勤問題嚴重抬高了生產生活成本,同時促生很多社會矛盾;宜居標準單一,在追求精神和情感滿足的方向上仍然套用工業時代的批量生產方式……求大求全、千城一面、多頭管理,割裂的不僅是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還讓城市自己的歷史和未來缺少聯繫、文化的傳承與建構失去座標。
“人們為了活着聚集於城市,為了活得更好居留於城市”。在城市發展規劃中,“人”應當始終處於最核心的位置:以滿足“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以“人”的生活更美好作為發展目標,以“人”成為城市規劃參與主體作為改革方向。一座城市好不好、是否宜居,要依靠居住者的感受來評判,這些居住者不僅包括精英名流、中產階級,還應當有鰥寡孤獨等社會弱勢羣體,因為宜居不僅是一個不斷髮展的概念,同樣也是一個具有包容意味和人文情懷的詞彙。
(作者:趙明昊)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