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南亞友好非外人能比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最近再次訪問東南亞,一些外媒評論此訪是中國製約美國在該地區影響力之舉,並稱東南亞已成中美角力重要戰場。這些説法顯然低估了中國的大國胸懷以及對東南亞外交的戰略定力。

東南亞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作為近鄰,中國與東南亞領導人和高官像“走親戚”一樣經常走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種鄰里之間友好交往綿延數千年,是任何域外大國難以比擬的。當前,抗疫是中國與東南亞合作的優先領域。面對新一輪疫情在東南亞的集中暴發,挽救生命、控制疫情是當務之急,中國第一時間提供該地區亟需的醫療物質和疫苗,為緩解當地疫情和挽救生命做出重要貢獻。

發展是中國與東南亞合作的主要動力。中國與東南亞大都屬於發展中國家,發展是主要任務。現在東南亞大部分國家處在工業化初期和中期,而中國處在工業化後期階段,雙方工業化水平的落差催生了資源整合、產業互補的共同發展機遇。

對接雙方發展戰略是落實共同發展的頂層設計。中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即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個新發展格局不是國內的封閉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這一發展戰略基於中國供給和需求的新變化,具有重要的實踐基礎。作為近鄰,東南亞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前沿,也是新發展格局首要惠及的地區。雙方通過不同層次的對話與協商,推動新發展格局與東南亞發展戰略對接,不僅能夠有效配置資源與產業,還能相互擴大對方市場,實現合作共贏。

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是共同發展的重要平台。東南亞是“一帶一路”首倡地之一,所有東南亞國家都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一些重大項目正在穩步推進,比如中老鐵路、雅萬鐵路、中泰鐵路、金邊西港高速公路等。這些項目的建成將有助於推進當地互聯互通,促進地區經濟繁榮發展。

共建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的戰略目標。在具體實踐方面,柬埔寨和老撾是最早簽署共建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的國家,這是雙方在深刻把握國際和地區形勢以及着眼兩國關係長遠發展基礎上作出的重要戰略抉擇,表明雙方擁有共同的價值追求、突出的政治紐帶、特殊的友好感情。

毫不諱言,中國與東南亞個別國家存在一些矛盾,但這沒有超出“鄰里之間矛盾”範疇。這些矛盾大部分是歷史積累形成,難以立即徹底解決。比如南海問題,中國與東南亞部分國家存在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重疊爭議。中國作為南海周邊最大國家,保持最大耐心與剋制,與相關國家通過雙邊渠道和平解決爭議。中國現在正與東南亞商談“南海行為準則”,這體現了雙方在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方面具有堅定共識,雙方有信心和決心管控南海分歧,推動南海合作向前發展。

總之,中國對東南亞外交既是從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出發,也是立足於中國與東南亞雙邊長遠共同利益,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東方大國,中國奉行“和為貴”思想,早已超越“國強必霸”的叢林法則,一貫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努力構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許利平,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與東南亞友好非外人能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