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產業,最終目的是讓羣眾獲益。銅仁市通過採取“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户”等模式,引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及大户修建圈舍養生豬,並以全產業鏈思維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壯大養殖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農户增收、企業增效。
“以前家裏糧食少,除了人吃的就沒有餵豬的,養豬靠採野菜煮熟餵養,很耗費勞力,一家人一年只養得起一、兩頭過年豬。”回憶起20年前養豬的情況,松桃自治縣盤石鎮黃連村村民龍玉高説,當時不敢指望養豬能致富。
那時候,農村多數家庭每年都會養上兩頭豬。一頭賺點錢補貼家用,一頭留到過年時宰殺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養牛耕田,養豬過年,養雞換點鹽巴錢……”在銅仁廣大農村流傳着這樣一則順口溜,道盡了養殖畜禽的艱辛與無奈。
因此,在龍玉高看來,受勞力和糧食限制,過去養豬隻能是副業,只能解決生活所需,要想靠養豬致富幾乎是痴人説夢。
可誰知,現在卻正好相反,如今,龍玉高因為養豬真正富起來了。從2016年起,他家每年養豬的收入都超過了20萬元,成功摘掉了頭上的“貧困帽”。
9月23日,記者在龍玉高位於盤石鎮盤石村的生豬代養場見到,他的妻子田妹芝正在給圈中300多頭豬投放飼料,清掃圈舍。
“這個300頭規模的生豬代養場,有我妻子一個人照料就足夠了。”龍玉高説,因此今年他拉親戚入夥,投資100多萬元,再建一個2400頭規模的養殖場,預計10月就能建成投產。
今年51歲的龍玉高,家中4個孩子,曾經是典型的“因學致貧”的貧困户。過去為了供4個孩子上學,他們夫妻二人常年在周邊做泥水工,勉勉強強能維持開支。
幾年前,松桃自治縣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引進德康農牧、鐵騎力士等重點企業,採取“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户”等模式,引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及大户修建圈舍養生豬。
具體而言,即公司負責提供仔豬、飼料與技術,並按照協議價進行保底回收,合作社或大户只需負責建設場地與代殖,所得收益扣除仔豬及飼料後全歸合作社和代養護所有。
既有公司做後盾,又不用擔太大的風險,龍玉高動了心。2016年初,他主動跑到德康農牧有限公司諮詢,並東拼西湊籌備17萬元在盤石村建了一個300頭規模的代養場。
“那年每一分錢都投到了養殖場上,孩子們暑假想要回家,我連車費都給不起。”説到這裏,龍玉高几度哽咽,眼淚抹了一把又一把。
隨着養殖的生豬出欄,給他帶來可觀的收益,日子終於一天天好起來。今年7月6日,龍玉高的養殖場出欄335頭肥豬,減去水電費後的純收入9萬多元。
曾經的副業成了如今發家致富的“主業”,龍玉高説:“過去養豬是為吃而養,如今土豬變‘金豬’,為賣而養,是一條致富的好門路。”
在黔東大地上,像龍玉高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多年來,銅仁堅持把生豬產業作為支柱產業、致富產業、民心產業來發展,聚焦“12345”產業鏈推進模式,全力打造百億級生豬產業集羣。
發展產業,最終目的是讓羣眾獲益。龍玉高建代養場的盤石村,800多人口中曾有近一半是貧困人口,村集體經濟更是一無所有。
去年,該村建成2個生豬代養場。每一批豬出欄,村集體經濟可獲得10多萬元的收益,每年出欄兩批則收入達20多萬元。
“2017年之前,全村一米硬化路都沒有,如今村裏硬化的產業路都已四通八達。”盤石村村主任楊俊峯感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能有更多的能力為村民辦實事。
在盤石村的生豬代養場上班的田茂和,曾是村裏的低保户。生豬代養場建成,他成為養殖工人,月薪4000元。今年他建起了新房子,7月一家從狹窄的舊房搬進了新家。
銅仁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銅仁,生豬產業不僅是一項富民產業,更是一項強市產業。去年,該市年出欄生豬260萬頭、產值突破130億元。
特別是今年以來,銅仁市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以全產業鏈思維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壯大養殖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生豬穩產保供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該市已培育年出欄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1486個,出欄81.37萬頭,培育龍頭企業92家。並通過入股分紅、參與養殖、進入企業打工等多種方式共帶動農户1.8萬户近7萬人致富,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聰 江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