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開門:警惕與呼籲

中新社福州7月17日電 (林春茵 陳思暢)“電影院開門,黑夜終於要過去。”國家電影局7月16日發出“解禁”通知後,中國電影自媒體“奇遇電影”發出了這樣標題的“賀信”。

不過,在影迷們的歡呼中,電影業者依然憂心忡忡。尤其是,尚未拿到明確上映片單的院線經理們,大多回避記者的熱情提問,“怎麼安排都不知道,所以回絕一切採訪”。

警惕“開業危機”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2003年起保持17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影業戛然剎車。2019年,中國影業狂攬650億元人民幣票房收入;而今年以來幾乎顆粒無收,堪為“斷崖式”跌落。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朱玉卿向記者表示,影業停擺、資本大部分離場、預估超過兩成的電影業界人士流失,再加上影院關門停業,“中國電影遭遇了改革開放以來巨大的打擊”。

在朱玉卿看來,影院復業是所有電影人7個月來“最大的利好消息”。他建議,電影人堅持“內容為王”,製作傳遞中國文化情感的優良影片,全方位提升影片質量,以應對流媒體的挑戰,“想把轉移到線上的人拉回到線下,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朱玉卿最為關注觀眾觀影行為的改變,“一開業,人工開支、門店租金成本都將翻倍增加,電影業者羣體對影院撐過開業初期3個月‘洗牌’的數量並不樂觀”。他表示,觀眾大量流失會讓影院的恢復期更長,“意味着影院復業初期入不敷出,將使很多影片不敢上映,更不敢貿然開機”。

朱玉卿呼籲,“開業危機”需引起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及業界警惕,出台扶持政策,鼓勵製作叫好又叫座的精品電影。

電影業復業消息放出,各大電影節落地聲音接踵而至。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7月25日開幕,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也有望近期宣佈啓幕時間。

朱玉卿表示,電影節順利舉辦,將是提振整個行業信心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燈,會鼓舞電影人的士氣,讓大家重新找回信心,再像之前20年那樣去拼搏。

呼籲“大片下場”

7月16日,大象點映媒體負責人肖副球在朋友圈發佈國產電影《第一次的離別》海報,以及一封由排片影院發出的《給觀眾的信》。

這部曾在柏林、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收穫所在競賽單元“最佳影片”大獎的兒童影片,將在7月20日上映。影院期許“在這個艱難時刻,有更多有勇氣有擔當的新片出現在觀眾面前”。

肖副球坦言,疫情管控對上座率有不超過30%的硬性要求,很多“大片”仍持觀望姿態,“暫時不敢第一時間入場”。

儘管如此,受訪的電影業者們表示“可以理解”。福州一家電影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影院還未收到正式的片單,所以無法確定影院恢復營業後會提供什麼電影給大家觀賞。

這位謹慎的電影業者説,很多鉅額投資製作的重量級影片不會在一個市場情況不明朗的環境下輕易上映,其中涉及到的利益方較多,各有自己的考量。

肖副球注意到,在今年2月、3月公佈的片單中,不乏商業大片及進口大片,“可以在第一時間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

前述影院工作者也認為,目前比較可行的做法是一部分新影片搭配一部分復映影片上映,其中一定數量的復映影片會採取公益性質,即儘量免除各種税費,票房收入全部留給影院,早日實現正常經營。

“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的是可持續性的科學合理的規劃,不是單純盲目的用愛發電。”他亦坦言,例如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願意儘早上映,幫助電影行業恢復人氣,吸引大眾迴歸影院。(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5 字。

轉載請註明: 影院開門:警惕與呼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