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站在“風口”的核酸產業,該去往何方
正觀特約評論員 伍裏川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12月7日,澎湃新聞注意到,受近期疫情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全國多地核酸採樣、核酸檢測實驗室改造等採購項目宣佈終止或者暫停。有醫院直接表明,為響應防疫政策號召,我院現有核酸檢測實驗室可以滿足目前疫情檢測需求,核酸檢測實驗室改造緊急採購項目終止採購。
終止或者暫停相關項目,是動態調整防控政策帶來的必然結果,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去兩年來直抵“風口”的核酸產業,去往何方?
在二十條之後,12月7日出台的新十條讓人心為之一振。不再落地檢、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疫情政策的優化調整,喚回了城市和鄉村久違的煙火氣,也意味着核酸產業頓失龐大的“市場”。毫無疑問,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是核酸產業到達“頂端”的直接推力。在眾多城市週而復始進行的全員核酸檢測中,核酸檢測的規模極速膨脹,相應的數字十分可觀。如今,這種核酸檢測的忙碌局面戛然而止,核酸產業從社會面遽然後退回歸該去的地方,是不爭的趨勢。
核酸檢測項目,原本就是實驗室或者某些內部機構的專屬。隨着疫情爆發,這一項目得以進入到社會空間,成就了某種意義上龐大的核酸檢測市場。對不少企業來説,疫情改變了它們的業務結構和經營目標,有些醫療器械公司在將主業轉向資產試劑和耗材後,營收和淨利潤高速增長。是以,不久前有些“核酸檢測”概念企業提交了上市申請。當然,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新十條規定,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重要機關、大型企業及一些特定場所可由屬地自行確定防控措施。
據此,進入養老院、福利院、托幼機構、中小學和醫療機構需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也意味着“社會面”儘管縮小了,但仍有一定的核酸檢測空間。不過,再想像過往那樣出現業務繁忙、利潤爆發式增長的景象已經不可能。這是相關行業應該看到的事實。此外,開展抗原檢測,也給相關行業帶來新課題、新業務。不過,在病毒變異株毒性明顯減弱,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的大勢下,核酸產業的“新業務”能否支撐起其執着的增長邏輯,尚無法定論。
疫情發生以來,核酸行業配合防疫工作需要,走過了一段頗不簡單的路程。同時,其間出現的一些亂象,譬如超11家核酸檢測機構造假被查,也讓人難忘。不論如何,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常態化核酸檢測結束之時,也是一個行業或產業需要重新思考產業佈局和探索之時。核酸檢測不是永遠的“風口”,從市場規律、經營理念等角度出發,順時而動,作出自我的“動態調整”,是題中應有之義。實際上,觸覺靈敏的企業早已進入“調整節奏”——漸漸步入常態的社會生活,其實藴含着更大的商機。
對羣眾而言,街頭核酸檢測點的一一關停,也是正常現象,不必為此產生擔憂情緒。防疫的目的是讓生產生活進入正常狀態,是讓老百姓過上平安喜樂的日子。到處都是核酸檢測點、到處都要陰性證明,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應該為這一新變化感到欣慰,畢竟,三年戰“疫”,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王航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