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各位同學大家好!

現在開始回答5個來自

往期「寅哥麼麼答」留言中的問題

Q1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後驅的CX-60呢?| 00:42-03:19

Q2 :北方冬天如果不換雪地胎,把四季胎放低胎壓開可以提升冰雪路面抓地力嗎?| 03:20-04:19

Q3 :為什麼軒逸e-POWER的起售價比卡羅拉雙擎還貴?而且還是三缸發動機?| 04:20-06:21

Q4 :現階段的電動車是提升續航重要,還是提升充電速度重要?| 06:22-09:22

Q5 :輔助駕駛系統,到底什麼最重要?| 09:23-15:38

Q1: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很喜歡這個車的設計。還有CX-60也曝光了,是後驅的,未來有可能引入國內嗎?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CX-50如果產線共存度和此前的CX-30、馬自達3很高的話,引入替換CX-5是肯定的。產品力上,設計和外觀肯定是最大賣點之一,至於其他產品力方面,目前還不清楚能否引入PHEV車型,如果定價合適可能是個翻身仗,但説不好;越野性能,此前馬自達SUV的四驅系統都主攻公路行駛,越野脱困基本算是墊底的表現,這一次北美車型着重強化了這一點,也有OFF-ROAD模式了,如果能做到和斯巴魯類似的效果,又能保持更好的動力和更低的價格,那麼還是值得期待的。未來的CX-60還有後驅馬6還有點遠……

Q2:北方冬天如果不換雪地胎,把四季胎放低胎壓開可以提升冰雪路面抓地力嗎?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其實不會,甚至有的時候越野脱困還需要打高胎壓,提高“破雪”能力。完全被冰雪覆蓋的道路上放低一點,增大接觸面積可能確實會好些,但還是遠比不上換雪地胎的抓地提升。以前冬季去過漠河海拉爾這類温度極低的城市,路面除了雪還有冰,摩擦係數真的非常非常低,如果長期在這類地方行駛,建議還是果斷雪地胎吧。

Q3:為什麼軒逸e-POWER的起售價比卡羅拉雙擎還貴?而且還是三缸發動機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e-POWER這個定價確實沒體現出簡潔系統的優勢……首先從車的角度來説,少個直驅功能對於大部分城市通勤的路況經濟性差異理論上不大,發動機工況的優化還能彌補一些。三缸也無所謂,反正容易抖的工況幾乎不可能出現,基本都是巡航中1600-2000轉充電,本來三缸發展路線的優勢就是在電驅化以後,而且三缸的成本真的有可能比四缸還高。

但對於廣大吃瓜羣眾來説,可能就又容易陷入類似之前奇駿的爭論了……

Q4:現階段的電動車是提升續航重要,還是提升充電速度重要?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北方冬季的話,至少500km以上的NEDC續航才可能會比較好用,如果沒有地庫每天上下班通勤還開暖風,打5折都不過分,這種前提下續航增加到700km是有意義的。但是南方,尤其是廣州深圳之類的,續航有個500km就夠了,充電速度這時候就更重要了。

至於直流快充速度的提升,對於特斯拉或者保時捷之類有專屬充電網絡的品牌來説提升很明顯(當然前提是不排隊,現在特斯拉賣得多了超充站也沒當年那麼好用了),但對於普通車系來説,自身的充電速度提升意義不大,畢竟大部分快充站的上限速度也就那樣。而且對於像是磷酸鐵鋰車型來説,極限快充的理論速度相比三元鋰也要慢,只不過現在快充到不了150-200kW的功率所以看不出來。

還有一點隱藏的,就是關於電驅效率和車體輕量化設計問題。特斯拉Model 3 五十多度的電池,和極星2 七十多度基本上續航差不多,主要原因之一當然是車重差異,另外電驅效率也有影響。這樣的差距當然也會影響充電速度和充電費用……

Q5:輔助駕駛系統,到底什麼最重要?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WEY品牌CEO 喬心昱

前段時間和開特斯拉的朋友有過一段爭論,而這一次車展在WEY的展台採訪CEO喬總,包括未來長城的HWA和NOH路線,也同樣爭論到了這一點,所以特別拿出來聊聊。即:到底目前的輔助駕駛系統,到底是應該全力追求完全自動駕駛的發展路線,還是更偏向於車機為輔人為主,人車互補?

顯然我是偏向後者的,大量國內外駕駛輔助的體驗經驗,讓我覺得從安全性角度和實用考慮,都可以容忍先進性差一些,但是做好交互和舒適性體驗,讓駕駛員能夠更迅速的瞭解輔助系統的容錯邊界;而開特斯拉的朋友認為這種思路會減速甚至禁錮自動駕駛的發展,尤其在一些北美升級FSD以後越來越好的自動駕駛表現視頻不斷流出的情況下,認為還堅持這種想法屬於守舊和拖後腿了。

車展上和WEY這邊聊起來,我質疑和爭論的點在於NOH和HWA到底意義大不大——從類似功能的NOA、NOP的實際體驗來看,都沒有預期的用處更大……而廠商這邊的説法也很務實,其實長城算是很謹慎的類型(坦克300的輔助系統對於安全性的偏執就是例子),而且注重AR-HUD之類互動系統的發展,也和大眾ID系的理念很類似,但從宣傳角度,又面臨特別多的矛盾。

其實,我也喜歡Space X,也讚歎科技前行的理念,我相信這也是很多特斯拉的車主或者潛在支持者的夢想;可是從各方面實際角度考慮,很多自動駕駛的期待又是不現實的。就像很久以前測試NOA和NOP對比得出的結論一樣,我也非常矛盾,一方面從試駕評測的專業角度,這些都不值得推薦;可是不去實踐不去發展,都是我這樣的務實主義,那又確實容易停滯不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2 字。

轉載請註明: 馬自達CX-50會國產嗎?丨寅哥麼麼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