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出行環境 人人為交通文明助力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出行需求的多樣化也不斷增加,城市交通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我們應以“新基建”為契機,以構建交通文明共同體為核心,提高全民交通參與度,強化交通宣傳教育,加強立法執法力度,開展交通文明評估,依託智慧交通技術,合理建設交通設施。
現有的交通法律法規中原則性規定較多,但是對行人和非機動車處罰標準不明確、力度小,法律威懾力不足。強制性的制度會強化交通參與者對規則的敬畏,增強其對行為結果預期的準確性,明確其對權利邊界的認識。應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為基礎,細化法律法規,明確行為標準,加大處罰力度,明確各管理部門職責,不斷推進城市交通治理法治化進程,為交通文明提供製度化與規範化保障。
另外,交通執法方面存在資源分配不合理、交警執法普遍存在“重管車,輕管人”等問題。應加強道路交通執法隊伍建設,按照“以點帶面,線面統籌”原則,將執法重點放在行人不文明行為多發路口。打破區域限制,靈活調警,以實現管理效果最大化。同時,加強交通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健全交通運輸關鍵崗位人員的職業標準體系,完善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交通運輸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體系,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交通技術技能人才隊伍。
現階段,有的城市,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設置、交通信號配時、城市交叉口渠化設計不夠規範合理,導致行人闖紅燈、不文明停車行為、非機動車佔用機動車道現象比較嚴重,且道路交通流不同時段表現出不同規律,導致交通參與者不文明行為頻發。
需應用智慧交通技術,建立人與交通擁堵的跟蹤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依據數據指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市交通管理與服務智能化,優化城市交通運行環境。規劃、設計、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城市交通信號控制、交通信息採集發佈、交通視頻監視、不文明行為監管、出行信息服務、互聯網+交通管理等職能交通系統,各系統間實現數據融合、資源共享,用流量數據支撐交通信號的控制和優化,實現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同時,利用交通流量數據指導全市交通設施建設工作,人性化設置過街天橋和人行通道,規範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設置,優化城市交叉口渠化設計等,改善出行環境,力爭最大限度上緩解交通擁堵。
最後,建議加大智慧交通技術創新的投入和推廣應用,在特定區域(社區)引進無人駕駛配送,採用無人系統完善物流網絡,有效提升效率、安全與流暢度,緩解交通壓力。加大智能立體停車庫建設力度,推出智能立體停車庫管理系統,實現停車資源的科學統籌和精細化、智慧化管理。
(作者:葉 龍 郭 名,分別系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副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